[e类综合应用能力考试题库]新版太空三人行题库1~50题

事业单位考试网(sydw.cn)最新考试信息:[e类综合应用能力考试题库]新版太空三人行题库1~50题,包含报名时间及入口、考试时间、笔试内容等信息,更多综合应用能力请查看:综合应用能力

  

1.“漏警”指____了空间物体的交会风险,使航天器或航天员处于极度危险之中。
A.低估

B.高估
2.“虚警”,即____了两空间物体的交会风险,引发不必要的避碰工作,既浪费航天器的燃料,又影响正常的卫星观测任务等工作开展。
A.低估

B.高估

3.长征二号F火箭“T”系列用于发射____。
A.神舟飞船

B.目标飞行器

(记忆方法:看到“T”,联想“TEAM”=T+目,选择“目标”开头的)
4.长征二号F火箭“Y”系列用于发射____。
A.神舟飞船

B.目标飞行器

5.神舟十四号首次利用____进行出舱活动。
A.推进舱

B.气闸舱

6.问天实验船由工作舱、____和资源舱组成,起飞重量约23吨。
A.核心舱
B.睡眠舱

C.气闸舱

7.中国载人空间站建设过程中,首先发射的第一个舱段是____。
A.实验舱

B.核心舱
8.天宫一号在轨航天器属两舱结构,两个舱分别是资源舱和____。
A.生活舱

B.实验舱

9.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由轨道舱、返回舱和推进舱三个舱组成。____是航天员的座舱,也是飞船唯一可以再入大气层返回着陆的舱段。
A.返回舱

B.推进舱
C.轨道舱

10.神舟飞船发射时,航天员都坐在火箭的____内,其位置很好辨认,在火箭的整流罩外面有一面国旗,国旗的上面就是它所处的位置。
A.返回舱

B.逃逸塔

11.载人飞船____起保障和服务作用,即为飞船提供动力和电源,进行姿态控制、变轨和制动,并为航天员提供氧气。
A.返回舱

B.推进舱

12.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采用实验舱和资源舱两舱构型。其中,配置推进系统、太阳电池翼等,为空间飞行提供动力和能源的是____。
A.资源舱

B.实验舱

13.《2021中国的航天》白皮书指出,未来五年,中国将继续实施月球探测工程,发射嫦娥七号探测器、完成月球极区____和阴影坑飞跃探测。
A.软着陆

B.高精度着陆
14.《2021中国的航天》白皮书指出,未来五年,中国将继续实施月球探测工程,发射嫦娥六号探测器、完成月球____采样返回。
A.背面

B.极区
15.《2021中国的航天》白皮书指出,未来五年,中国将继续实施月球探测工程,完成嫦娥八号任务关键技术攻关,与相关国家、国际组织和国际合作伙伴共同开展____建设。
A.国际月球科研站

B.探测器
16.《2021年中国的航天》白皮书指出,未来五年,中国将利用天宫空间站、嫦娥系列探测器、天问一号探测器等空间实验平台,开展空间环境下的生物、生命、医学、材料等方面的实验和研究,持续深化人类对____的认知。

A.基础科学

B.应用科学
17.一个航天器与另一个航天器在同一时间、以相同速度到达空间同一位置的过程称为____。

A.交会

B.对接
18.一般来说,近地轨道运载能力范围在5~15吨,同步转移轨道运载能力在8吨以内的火箭都可以算作____.
A.小型火箭

B.中型火箭

C.重型火箭
19.三舱载人飞船承载与密封系统包含轨道舱、返回舱、推进舱三舱承力结构,其中____两舱为密封结构。

A.轨道舱、返回舱

B.返回舱、推进舱
C.轨道舱、推进舱
20.下列火箭中,采用“两级半”构型的火箭是____。
A.长征五号B火箭

B.长征七号火箭

C.长征十一号固体运载火箭
21.下列选项中,____被称为“最佳育种实验室”,那里同时具备微重力、弱地磁、强辐射、高真空、超低温、极洁净等极端条件。
A.海底

B.太空
22.下列选项中,“____”是对种子的基因发生改变最凶猛、最迅速、最关键的空间因素。
A.强辐射

B.弱地磁
23.与常规的火箭发动机相比,液氧煤油发动机的优点不包括____。
A.性能高
B.推力大
C.无污染

D.不可重复使用
24.世界民用业务气象卫星家族中首颗工作在晨昏轨道的____卫星,主要用于获取数值预报应用需要的大气温度、湿度等气象参数。
A.天链一号

B.风云三号E星
25.东方红一号卫星最重要的任务是____。
A.技术验证

B.播放音乐
26.东风-4号(DF-4)远程地地战略导弹的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攻克了两级火箭的级间连接和分离技术、发动机高空点火技术。____

A.正确

B.错误
27.中国已经具备建设卫星互联网巨型星座所必需的卫星低成本、批量研制能力。____

A.正确

B.错误
28.中国建设最早、规模最大的综合性航天发射中心是____,组建于1958年。

A.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B.太原卫星发射中心
C.西昌卫星发射中心
29.中国很注重通过技术手段保护太空环境。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的末级火箭加装了剩余推进剂____系统,使用完毕后不会发生爆炸产生碎片。

A.排放

B.转化
30.中国是第一个让航天员在太空用上____的国家。

A.微波炉

B.健身器械
31.中国气象卫星以“____”命名。
A.风雨
B.北斗

C.风云
32.中国的运载火箭最早是由远程战略导弹改进、发展而来的。____
A.正确

B.错误
33.中国空间站任务启动时,____被列为空间站关键技术之一,为航天员长期驻留太空执行相关任务提供稳固保障。
A.蒸馏废气处理装置

B.再生式环控生保
34.中国空间站命名为“天宫”(TG),基本构型由核心舱、实验舱I和实验舱II三个舱段组成。其中,____以应用实验任务为主,具备独立飞行功能,与核心舱对接后形成组合体,可开展长期在轨驻留的空间应用和新技术试验,并对核心舱平台功能予以备份和增强。
A.实验舱I

B.实验舱II
35.中国空间站实验舱I名为“____”主要任务是开展舱内和舱外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也是航天员的工作生活场所和应急避难场所。
A.问天

B.梦天
36.中国航天史上首次太空授课于2013年6月20日10时4分至55分进行,女航天员____在指令长聂海胜的配合下做了5个有趣的物理实验,并通过天地对话给中小学生进行了答疑。
A.刘洋

B.王亚平
37.中国航天员回归地球后的恢复疗养期,时间大约为____个月。通过疗养,航天员各项生理参数恢复到飞行前的状态。
A.1
B.2

C.3
38.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承担了北京冬奥会开闭幕式超大尺寸LED屏幕____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A.控制

B.制造
39.中国风云二号气象卫星构形是采用____发动系统提供变轨动力的。

A.固体

B.液体
40.中继卫星可以观测在____轨道运行的航天器,为其提供天基测控服务,并将获得的数据实时回传到地面。

A.中低

B.中高
41.中继卫星的全称是____,被称为“卫星的卫星”,它观测近地空间内运行的航天器,井将获得的数据实时回传到地面。
A.航空通信卫星

B.跟踪与数据中继卫星
42.为了使人造卫星从地球同步转移轨道进入地球同步轨道,不但要提高它的飞行速度,还要改变其飞行方向。____
A.正确

B.错误
43.为了保证卫星在基本相同的光照条件下获取地面目标的图像,卫星通过同一纬度时太阳高度角应大致相同,须采用____轨道。

A.太阳同步

B.地球同步
44.为了减小飞行偏差,使探测器沿着预定的轨道飞行而进行的轨道控制称作____。

A.修正

B.机动
45.为了增加逃逸飞行器的飞行稳定性,其尾部中增加了____。

A.栅格翼

B.整流罩
46.为了实现冬奥国产雪车的整体制造,负责此项工作的科研项目组采用了航天的____技术。

A.热压罐

B.结构设计
47.为了实现冬奥国产雪车舵面车身的流线化,负责该项工作的科研项目组采用了航天的____和结构设计技术。
A.遥感监测

B.风洞实验
48.为了将船箭组合体安全平稳地转运至发射区,一般垂直转运需要保持每分钟200米左右的速度。____
A.正确

B.错误
49.为了打造出货物上行效率高、综合任务能力强的货运飞船,天舟二号货运飞船研制团队提出了货物装载/结构/热控一体化设计、高效率能量传输及立体信息网络互联技术方案,解决了多功能要求下平台轻量化设计难题。____
A.正确

B.错误
50.为了提高航天员对航天飞行环境的耐力与适应能力,以及返回地面后的再适应能力,航天员需进行航天环境适应性训练,其中____包括超重耐力适应性训练失重适应性训练。
A.心理训练

B.前庭功能训练


 

标签:航天   中国   卫星   火箭   实验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皆为本站原创文章。

转载注明出处:http://www.sydw.cn/zhyynl/634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