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国考中心理解题核心考点解析!你知道吗?
对策类文段一直是中心理解题中的高频核心考点,无论是国考、省考还是事业单位考试都是必考的题目,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同时对策类文段也是众多考生问题比较多的一个知识点,最典型的就是:文段中给了对策表述但是识别不了;选项中看到对策就想选。所以针对这两个问题贵州东汇达教育小编将给大家做一个详细讲解。
问题一:识别不了对策表述
【知识点】
通常大家识别对策主要通过对策标志词,比如:应该、应当、需要……,对于这一类典型的标志词,大家可以熟练掌握和应用。但是一旦遇到非典型或者没有标志词引导对策句时,大家就很容易出错。根本原因就在于没有对知识点理解透彻:问题表述一般感情色彩偏消极,但是对策得感情色彩一定是非消极,所以我们一定要学会通过感情色彩变化来把握对策,也就可以有效避免记不住标志词而识别不了对策表述。比方说下面这个文段:
例1:
【问题】近年来跨境电商以30%左右的增速在持续高速发展,但进口商品增值税等税收占全国总税收比重却持续下降,2015年进口商品税收比2014年下降了近2000亿元。进口商品税收不仅未能伴随跨境电商的发展而同步增长,反而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降。
【对策】跨境电商税收新政有助于促进跨境电商与一般贸易税收体制的接轨,也有助于形成相关税收正常的增长机制。
技法链接
在这个题干我们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部分:问题+对策。对于问题部分:税收比重下降,感情色彩偏消极;对于对策部分:通过有助于看出感情色彩积极。前后感情色彩不一致,而且跨境电商税收新政可以增加税收,所以这就是典型的感情色彩变化提对策。
问题二:选项中看到对策就想选
【知识点】
在“文段只有问题没有对策”部分,知识点要求“文段没有对策,通常需要到选项中选择对策项”,因此很多同学就产生一个误区—看到对策就想选,但是忽略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点:对策一定要能解决问题事业单位主要考什么的提,也就是一直强调的有针对性。具体如何做到有针对性,抓三个字—主题词。当文段给了问题或者问题产生的原因时,那么问题本身或者原因本身就是主题词,只需拎着主题词到选项中对比,有主题词留着,没有主题词直接排掉;如果纠结那就对比找对策,优先选择对策表述。比方说下面这个例子
例2:
文段:事业单位主要考什么的提现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濒临灭绝,据统计每年都有将近20种文化遗产灭绝,而且灭绝速度也在逐年加快······
选项:
A.非物质文化遗产濒临灭绝
B.要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技法链接】
在题干中提出问题—非物质文化濒临灭绝,主题词是非物质文化,对比选项AB均包含主题词,那么优先选择对策项,B选项“要”提出对策,符合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