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事考试一般几天
人事考试一般几天
事业单位招聘从考试到录用上班一般都要五个月左右。
事业单位考试又称事业编制考试,这项工作由各用人单位的人事部门委托省级和地级市的人事厅局所属人事考试中心(事业单位,考试中心命题和组织报名、考试并交用人单位成绩名单,部分单位自行命题组织实施)。
尚无全国和全省、市统一招考,最多县级各个单位统一招考。
个人报名
报名人员登陆指定的报名网站(各地人事考试信息网),如实填写、提交相关个人信息资料。应聘人员在资格初审前多次登录填交报名信息的,后一次填报自动替换前一次填报信息。
报名资格一经招聘单位初审通过,不能更改。报考人员不能用新、旧两个身份证号同时报名,报名与考试时使用的身份证必须一致。
具体要看各招考的单位,招考的规模比较大的话,出公告的时间会提早一个月左右,如果是招录的人比较少或是急招岗位的话,可能时间会比较短,三五天左右。可查看天星事业单位招考网了解相关招考信息,祝顺利!
人事考试审核一般几天
成都人事考试网照片审核在24小时内。根据查询相关公开信息显示,公务员考试照片审核要几个小时,最多不超过一天,人事考试网是由北京知鸟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倾力打造的国内权威专业公务员考试辅导网校。
中国人事考试网资格考试审核时间3个月左右就可以出成绩了
人事考试证书邮寄一般几天
邮寄流程
(1)证书邮寄采取自愿原则。
(2)登陆证书邮寄系统流程:陕西人事考试网→证书发放→点击陕西人事考试中心证书邮寄系统的图片→填写姓名、身份证号码及网页登录验证码→进入系统点击证书查询→填写邮寄地址、手机号码→获取手机验证码进行登记。
(3)系统提示操作完成后,将根据考生填写的相关信息,把证书和《陕西省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合格人员登记表》(邮寄系统自动生成)一并委托给邮局进行邮寄。
邮寄费用标准
邮局以EMS的形式邮寄证书:西安市资费标准14元(邮寄费12元+包装袋2元),陕西省其他市(区)22元(邮寄费20元+包装袋2元);西藏26元(邮寄费24元+包装袋2元),其他省(市)资费标准23元(邮寄费21元+包装袋2元)。
邮寄及付款要求
(1)考生在电脑上完成邮寄信息填报,手机扫码后(只支持微信或支付宝)。证书将在7个工作日内送达,7日后未收到或其它证书邮寄过程中的问题,请拨打咨询打电话:,工作时间08:00—18:00。
(2)地址、电话填写有误和未按流程操作等造成无法邮寄的问题,由本人承担。邮寄过程中出现其他无法邮寄等情况,邮政公司将证书退回我中心。
(3)本人持身份证签收快递并核对证书及登记表信息。委托他人代收的,代收人需核对证书及登记表信息。
证书的领取需要等到考试后6个月左右的时间。一般是在2个月左右会公布成绩。可以在中国人事考试网进行证书查验,但具体的领取时间、地点和方式,还是要登录自己所在地区的人事官网或者人社局查询。
人事考试一年一般考几次
事业单位考试一年有两次机会。
事业单位联考一年考两次。事业单位省直,市直,单位直招考试次数不限。事业单位考试跟公务员考试有一定的区别,它不是全国统一性的考试。分为全国联考,以及省统考,省直,市直,单位直招等几种省内组织的考试形式,考试内容也互不一样。
其中,第一次考试一般是春季在3月份,秋季在9月份,考试主要测试考生的政治理论,法律基础,社会经济学等知识。
第二次考试一般在春季在6月份,秋季在12月份,主要考察考生的文综,历史文化等知识,此外考生还需要准备一定数量的选考科目,比如政治学,社会学,法学等。
事业单位考试:
事业单位,是指国家为了社会公益目的。(《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国务院第252、411号令),事业单位不属于政府机构,一般情况下国家会对这些事业单位予以财政补助,分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差额拨款事业单位,还有一种是自主事业单位,是国家不拨款的事业单位。
事业单位考试又称事业编制考试,这项工作由各用人单位的人事部门委托省级和地级市的人事厅局所属人事考试中心(事业单位,考试中心命题和组织报名、考试并交用人单位成绩名单,部分单位自行命题组织实施)。
目前尚无全国和全省、市统一招考,最多县级各个单位统一招考,一般规模大的采取网络报名,人数少则现场报名。
事业编考试一年有两次及以上机会。
事业单位招考考试分为联考、统考和单独招聘。联考:全国事业单位联考:一年可以考两回,上半年一次,下半年一次。上半年基本在5月份或者6月份,下半年联考时间在11月份或者12月份。考试科目:《职业能力倾向测验》和《综合应用能力》。
省内考试:省内事业单位可分为统考、省直、市直等几种考试形式,省内考试一年一般只有一次,其他小型的事业单位统考则是由各单位自行组织,考试时间和考试次数同样是由各单位自行决定。考试科目:《职业能力测验》和《公共基础知识》。单独招聘:各省份单位自己发布招聘公告,符合条件者可以报考。几乎是全年都有。
事业单位考试介绍:
事业单位考试(事业编制考试),由各用人单位的人事部门委托省级和地级市的人事厅局所属人事考试中心实施的事业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考试。事业单位考试的时间各地不一,报名条件依据不同事业单位岗位要求也有所不同,报考条件以事业单位招聘公告中的报考条件或要求为准。
一般情况下事业单位主要是从事医学、教育和文化等方面工作的。事业单位的财政通常是由国家予以补助。但让补助也分两个方面,一是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如学校等,二是差额拨款事业单位,如医院等。
人事考试一般考几级
共设四个等级,分别为:四级人力资源管理师(国家职业资格四级)、三级人力资源管理师(国家职业资格三级)、二级人力资源管理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一级)高级人力资源管理师(国家职业资格一级)。
四级人力资源管理师报考(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1年以上。
(2)经本职业四级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三级人力资源管理师报考(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6年以上。
(2)取得本职业四级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4年以上。
(3)取得本职业四级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经本职业三级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4)取得大学专科学历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
(5)取得大学本科学历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1年以上。
(6)取得大学本科学历证书后,经本职业三级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7)具有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证书。
二级人力资源管理师(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13年以上。
(2)取得本职业三级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5年以上。
(3)取得本职业三级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4年以上,经本职业二级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4)取得大学本科学历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5年以上。
(5)具有大学本科学历证书,取得本职业三级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4年以上。
(6)具有大学本科学历证书,取得本职业三级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经本职业二级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7)取得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2年以上。
高级人力资源管理师(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19年以上。
(2)取得本职业二级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4年以上。
(3)取得本职业二级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经本职业一级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 。
(4)具有大专学历,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10年以上,经本职业人力资源师正规培训达到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5)具有本专业或相关专业学士学位,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8年以上;
(6)具有本专业或相关专业硕士学位,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6年以上。
人力资源管理师主要有四个级别一级是:高级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二级是:企业人能力资源管理师三级是:助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四级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员
一共分4个等级。
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员(国家职业资格四级)、助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国家职业资格三级)、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高级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国家职业资格一级)。
人力资源管理师在企业内部主要从事员工招聘选拔、绩效考核、薪酬福利管理、劳动关系协调等工作。
考试时间:
每年两次,5月和11月第三个星期日。
企业采用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最主要的原因是,期望借由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将人力资源运用到最佳经济效益,人力资本的重要性更不下于土地、厂房、设备与资金等,甚至超越。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人力资源考试
人力资源管理师证书共有四个等级:人力资源管理员(国家职业资格四级)、助理人力资源管理师(国家职业资格三级)、人力资源管理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高级人力资源师(国家职业资格一级),以后的就业方向主要有人力资源总监,人力资源经理、招聘主管、绩效主管等。人力资源师考试分为理论知识考试和专业能力考核。理论知识考试和专业能力考核均采用闭卷考试的方式。理论知识考试与专业能力考核均实行百分制,成绩皆达60分及以上者为合格。二级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还须进行综合评审。分为助理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人力资源管理师(二级)、高级人力资源管理师(一级),考试时间为每年5月和11月份,报名截止时间为考试前两个月。值得注意的是人力资源管理师证书于2020年9月30日退出职业资格目录。更多有关人力资源考试的信息建议去尚德机构咨询,尚德机构通过教研中心对课程本身进行改造,通过研发教辅、科学研究教学内容、开发案例、培训教师等方式,为学员尽力提供系统化、标准化的课程。给学员专业的课程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