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事考试网登记辅修证书
人事考试网登记辅修证书
我是大四学姐。。。辅修金融辅修证书在任何时候都是没有用的,亲身体会。。。唯一的用处是增长知识公务员连第二学位都不承认的,何况辅修,只有上海等地方会在附加条件里面会要求你第二专业而且学弟你考公务员为什么去辅修工商管理呢~关于公务员的问题来98的公务员板块吧,专业人士都会给你解答,不需要分数喔~
1.报考人员取得的大专及以上学历须在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简称学信网,)上可查询认证。招聘岗位有学位要求的,报考人员取得的学位须在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网(简称学位网,)上可查询认证。以中专学历报考的学历,因无法在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上查询,需提供人事(或教育)部门派发就业报到证和经教育主管部门批准的招生录取花名册。2.根据福建省教育厅、财政厅、物价局、人事厅、发改委《关于在全省高校毕业生中试行“双学位”“双专业”教育的意见》(闽教高〔2009〕9号),经修读达到毕业条件并获得“双学位”“双专业”证书的报考者,由省教育厅进行省内统一电子注册,在本省范围内承认其学历、学位。此类报考者的“双学位”、“双专业”所对应的学历学位,须在福建省“双学位”“双专业”毕业生学位证书毕业证书信息查询平台上电子注册并可进行查验,或按规定经过学历(位)认证。3.“辅修专业”不能视同相应学历学位使用。对取得福建省“辅修专业”学历学位证书的,不能作为报考岗位所需专业的依据。福建省教育厅网站“辅修专业”便捷查询窗口电子注册的《辅修专业证书》,不作为报考岗位所需专业对应的学历和学位的查询依据。
在国考招录中,报考人员具有双学位的,其辅修专业与招考职位要求资格条件一致的,可视为符合专业要求。如果以第二学位专业报考,需以第二学位相关条件选择职位。同时在报名登记表中,需填写清楚双学位情况。根据《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14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告》报考条件第七条的规定,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可以报考公务员,因此报考公务员是需要有学历证书的,对于双学位的考生有如下两种情况:1、辅修的第二学位只有学位证书,没有毕业证书的,不能以辅修第二学位所学的专业报考。2、具有高校、国家承认学历及学位的双专业毕业证书、双学位证书的,其中一个专业符合招考职位要求的,可以报考。严格意义上来说,双学位只是一种辅修性质的学历,不属于全日制本科,是不应该允许报考的。和第二学位(六年)是两个概念。参加国家公务员考试中的专业要以毕业证上的专业为准。
按最高学历报考。另外看下职位中有没有对学位证等要求,只要符合职位要求,哪个专业合适,填哪个专业。
辅修人事考试网
您好,中公教育为您服务。
2016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暂未发布,相关考试请参考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
相关辅修专业不能作为学历教育专业来报考公务员,若考生具备双学位证书,第二学位所学专业可以报考。
江西中公教育总部
地 址:江西省南昌市阳明路310号江西省出版大厦5、6楼?公交路线: 2路、7路、18路、25路、28路到八一桥下
更多其他相关问题请关注:江西人事考试网。
如有疑问,欢迎向中公教育企业知道提问。
招录职位所要求的专业应如何理解?
招录职位在大学专科、大学本科、研究生3个高等学历教育层次分别明确了对报考者的专业要求,一般报考者符合一个高等学历教育层次的专业要求,即可报考该职位。招录职位另有规定的,须从其规定。其中,职位专业要求为不限的,即报考者在该学历教育层次的任何专业均符合要求;专业要求为学科大类、门类的,即该大类、门类所包含的专业和一级学科均符合要求;专业要求为类、一级学科的,即该类、一级学科所包含的专业和一级学科各方向领域均符合要求。
报名时,报考者须已取得专业要求所对应的学历学位证书,并依据招录职位要求的相应高等学历教育层次所包含的专业和专业对应的学历学位报考。其中,2021年国内普通高等学历教育的应届毕业生和留学回国的应届毕业生,也可依据于2021年7月31日前取得的普通高等学历教育和国(境)外留学学历(学位)及相应专业报考。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统筹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管理工作的通知》(教研厅〔2016〕2号)和《教育部办公厅等五部门关于进一步做好非全日制研究生就业工作的通知》(教研厅函〔2019〕1号)规定,自2016年12月1日后录取的非全日制研究生,由国家统一下达招生计划,与全日制研究生考试招生执行相同的政策和标准,培养质量坚持同一要求,学历学位证书具有同等法律地位和相同效力,享有平等就业机会。符合上述规定的,报名时与全日制研究生同等对待。
招录职位的专业要求,主要参考教育部制定的现行高等教育专业目录设置,以报考者所获国家承认的学历教育证书上注明的专业为准。其中,报考者在普通全日制高等学历教育阶段取得国家承认的辅修专业证书、双学位证书的,可与相应的毕业证书配合使用,依据辅修专业证书、双学位证书注明的专业报考。
报考者在报名时应如实填写学历证书上的专业名称。其中,招录职位对专业方向领域有要求,学历证书的专业名称不能体现专业方向领域的,则应当补充填写专业方向领域,并在面试前资格审查时提供相应证明。
特别提醒:鉴于设置专业要求时招录机关参考的专业目录未能完全涵盖旧专业、新兴学科、国外学科等,请报考者及时查阅教育部制定的现行高等教育专业目录,核实是否属于参考专业目录中的专业。对于教育部制定的现行高等教育专业目录中没有的自设学科(专业)和国(境)外专业,考生在报名时需在备注栏中注明主要课程、研究方向和学习内容等情况,必要时可主动联系招录机关介绍有关情况,招录机关将根据职位专业需求进行审核。
注:以上内容为2021年公务员考试报考指南部分内容
公务员考试笔试模拟练习题
下列研究课题与其查阅的主要参考文献对应错误的是:
A. 商周时代的艺术成就——《中国青铜时代》
B. 明末中西文化交流史——《利玛窦与中国》
C. 晚清的政治改良运动——《从甲午到戊戌》
D. 南宋都城的城市建设——《从平城到洛阳》
【答案】D
【解析】《从平城到洛阳》是以拓跋魏建立的首都平城及孝文帝迁都后的洛阳为基点,讨论拓跋魏进入长城后近一个世纪文化变迁的历程,没有讨论南宋都城的城市建设。因此,选择
D 选项。
【拓展】
A 项:中国青铜时代指上古的夏商周三代。以青铜冠名,可见青铜器是贯穿三代文化艺术的核心内容。
B 项:利玛窦是明清之际中西交流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对中国社会影响“至深且巨”的西学东渐,就是从他开始的。因此,研究利玛窦在华活动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对于了解明清时 期的中外关系史、中国科技史、中国天主教史等都有重大的意义。
C 项:甲午战争失败后,日本逼迫中国签订《马关条约》,消息传到北京,康有为发动在北京应试的 1300 多名举人联名上书光绪皇帝,痛陈民族危亡的严峻形势,提出拒和、迁都、练兵、变法的主张,揭开了维新变法的序幕。在维新人士和帝党官员的积极推动下,1898 年,光绪皇帝颁布“明定国是诏”诏书,宣布变法。这一年是农历戊戌年,又称“戊戌变法”。 因此,从甲午到戊戌是晚清的政治改良运动的重要年份。
您好,中公教育为您服务。
陕西人事考试网提醒您:
只要您的第二学历是国家承认的,并且能在学信网上查询到相关的学历信息,就可以进行报考,当然部分职位会明确说明仅限第一学历所获得的专业。
陕西人事考试网祝您早日解决问题,生活愉快!
如有疑问,欢迎向中公教育企业知道提问。
中国人事考试网辅修
中国人事考试网重新提交工作证明的步骤:1、联系所报考省、市人事考试中心提出修改申请。2、考试中心工作人员对申请信息进行核查,允许修改的考生重新登录报名系统,进入修改。
不会。根据查询中国人事考试网信息显示,中国人事考试网学位日期审核,只是审核学位申请者是否符合标准,材料提交是否齐全,不会影响学位日期。中国人事考试网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人事考试中心(公务员考试测评中心)官方门户网站。
人事考试健康登记少登记
2022年湖南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委托考试将于9月17日进行,因为疫情原因,各大考试都有相关的疫情防控要求,那么这次湖南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的疫情防控要求是什么呢?下面是我整理的“2022年湖南事业单位考试疫情防控须知”,可供参考。 2022年湖南事业单位考试疫情防控须知 湖南省2022年下半年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委托考试将于9月17日进行。为保障广大考生和考务工作人员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确保考试平稳安全,根据湖南省疫情防控部署要求和湖南省疫情防控指挥部疫情防控组评估意见,现将本次考试疫情防控要求公告如下,请所有考生务必充分知晓理解并严格遵守。 一、考生应于考前及时申领本人湖南居民健康码(通过微信公众号“湖南省居民健康卡”申领)和通信大数据行程卡(通过微信小程序“通信行程卡”申领)。建议考生在无禁忌的情况下按“应接尽接”原则,提前完成新冠疫苗接种。 二、考前所有考生应按湖南疫情防控部门要求做好相关健康管理监测工作(可通过微信小程序国务院客户端“各地防控政策”、湖南省及各市州卫健委、疾控部门微信公众号、网站或咨询电话查阅了解),每日进行自我健康监测,持续关注本人湖南居民健康码和通信大数据行程卡状态,提前下载打印《湖南省2022年下半年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委托考试考生健康信息申报和疫情防控承诺书》(以下简称《考生健康信息申报和疫情防控承诺书》),按要求如实、完整填写相关信息并确认签字。 目前在湖南省外的考生,在严格遵守滞留地防疫要求前提下,建议提前入湘返湘备考。根据湖南疫情防控部门规定,外省入(返)湘人员抵湘前,应至少提前1天通过“湖南省居民健康卡”的“入湘报备”小程序或目的地的登记报备小程序报备,并持48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入湘,入湘后实行3天2检,即抵湘后在三站一场、交通健康服务卡点或社区及时进行落地检1次,入湘第三天开展第2次核酸检测,在第2次核酸检测阴性结果出来前,实行相对闭环管理,不参加聚集性活动。在湖南省外的考生未按湖南疫情防控部门规定提前入湘返湘并按规定完成“3天2检”前,不得进入考点参加考试。 目前在湖南省内的考生,考前不离开湖南,就地就近备考。 三、所有考生须提供本人考前48小时内湖南省内检测服务机构新冠肺炎病毒核酸检测阴性报告。 考前7天内从外省市入湘返湘的,须提供考前3天内2次核酸检测阴性报告(2次采样间隔至少24小时,两次采样均须在湖南省内检测服务机构进行)。 核酸检测报告时间以采样时间为准,非检测时间或报告打印时间。 四、湖南居民健康码为绿码、新冠肺炎病毒核酸检测阴性、现场体温测量正常、无新冠肺炎相关症状、按要求提交《考生健康信息申报和疫情防控承诺书》的考生,且无本公告第五条规定的不得参加考试情形的,方可进入考点参加考试。 五、有以下情况之一者不允许进入考点参加考试: (1)无准考证、有效参考证件的;不能提供湖南居民健康码、通信大数据行程卡的;不能按要求提供核酸检测阴性报告的;不能提供《考生健康信息申报和疫情防控承诺书》的; (2)湖南居民健康码为红码或者黄码的; (3)按照疫情防控部门规定和要求,正处隔离治疗、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居家隔离医学观察、居家健康监测期或闭环管理期的; (4)9月7日后有国(境)外或香港、台湾旅居史的; (5)9月10日后有国内中高风险区旅居史的,以及有国内中高风险区所在县(县级市、区、自治县、旗、自治旗等;直辖市、副省级市则为街道、镇)旅居史的; (6)9月10日后有严重本土疫情或外溢风险较大的地区、或按照湖南疫情防控部门规定参照中风险区管理的地区旅居史的(以上具体地区以湖南疫情防控部门确定的为准); (7)高风险岗位从业人员脱离岗位后,未完成7天集中或居家隔离的; (8)9月7日后被判定为新冠病毒感染者的密切接触者或与已公布的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活动轨迹有交集的;9月10日后被判定为新冠病毒感染者的密切接触者的密切接触者,或被判定为时空伴随者的;已治愈出院的确诊病例或已解除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的无症状感染者,且尚在居家健康监测期内的; (9)现场测量体温不正常(体温≥℃),在临时观察场所适当休息后使用水银体温计再次测量体温仍然不正常的;有发热、干咳、乏力、咽痛、嗅(味)觉减退、鼻塞、流涕、结膜炎、肌痛、腹泻等新冠肺炎相关症状且不能排除传染病风险的; (10)其他情形人员由防疫专家研判不得参加考试的。 六、考生须提前打印好本人考前24小时内的湖南居民健康码、通信大数据行程卡状态信息和彩色截图(包含个人相关信息和更新日期)、按本公告第二条规定的《考生健康信息申报和疫情防控承诺书》以及第三条规定的新冠肺炎病毒检测报告纸质版,确保打印的图片信息完整、清晰,确保《考生健康信息申报和疫情防控承诺书》相关信息填写完整真实并签字。 七、进入考点时,考生须接受防疫安全核查,出示本人有效参考证件、纸质准考证、核酸检测阴性纸质报告,扫场所码,查验健康码、通信大数据行程卡,提交《考生健康信息申报和疫情防控承诺书》,接受体温测量。 考试当日,建议考生提前90分钟到达考点,预留足够时间配合考点工作人员进行入场核验。考生进入考点时应有序排队,保持1米以上间距。 八、考试期间所有考生应注意个人防护,自备一次性医用口罩,除核验身份时按要求及时摘戴口罩外,进出考点及考试期间应当全程佩戴口罩。考试结束后按监考员的指令有序离场,不得拥挤,保持人员间距。 九、考试期间出现发热(体温≥℃)、干咳、乏力、咽痛、嗅(味)觉减退、鼻塞、流涕、结膜炎、肌痛、腹泻等异常症状的,应立即向监考人员报告,经现场医务人员研判,具备继续参加考试条件的,安排在备用隔离考场继续考试,不再追加考试时间。经研判不具备继续参加考试条件的,安排到隔离观察室休息,由驻点医务人员按应急处置流程处理。 十、所有考生应自觉遵守湖南省及所属考区疫情防控规定,自觉遵守考试防疫规定和要求,如实申报本人身体健康状况和旅居史、接触史,如实提供相关涉疫信息资料,如实填写《考生健康信息申报和疫情防控承诺书》。 考生凡有虚假或不实承诺、隐瞒病史、隐瞒旅居史和接触史、自行服药隐瞒症状、瞒报漏报健康情况、提供虚假防疫证明材料(信息)、逃避防疫措施的,一经发现,一律取消考试资格,并依法依规追究法律责任。 存在不得参加考试情形的考生不得进入考点,否则按违反疫情防控要求处理,一切后果由考生自行承担。 十一、考前考生应密切关注全国疫情情况,充分了解本次考试疫情防控规定要求,确认本人没有规定的不得参加考试情形。 全国中高风险疫情地区查询方法: 微信关注“国家政务服务平台”查询;或点击中国政府网()查询。 十二、其他疫情防控要求,按湖南省及属地疫情防控部门规定执行。考试疫情防控措施将根据疫情形势及国家和我省疫情防控总体部署和最新要求进行动态调整。请考生持续做好自我健康管理,持续关注湖南人事考试网()相关公告信息。 参加考试的考生,考后7天内应进行自我健康监测,若出现异常情况应第一时间报告属地疫情防控部门和所在考区。 疫情防控咨询联系方式: 湖南省人事考试院,。 附件: 湖南省2022年下半年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委托考试考生健康信息申报和疫情防控承诺书 本篇文章来源于湖南人事考试网。
会没有数据啊,能怎么样呢?有耽误考研的风险囖
湖北省国考防疫要求如下:
1.?应试人员应进行自我健康管理。应试人员健康码和通信大数据行程卡应为绿码且到访地无星号标志。考生凭疫苗接种证明(或健康码中接种记录)、考前48小时内(考三科考生从11月25日起算,考两科考生从11月26日起算)省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体温正常方可参加考试。
考前14天内有省外旅居史人员需持有武汉市医疗机构考前48小时内(考三科考生从11月25日起算,考两科考生从11月26日起算)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中高风险区所在市人员不参加考试。考前28天内有国内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和(国)境外旅居史的人员按要求完成集中隔离、居家隔离后方可参加考试。
2.?应试人员应接尽接新冠疫苗。
应试人员应尽量在考前接种新冠疫苗,因禁忌症等原因未接种新冠疫苗的应试人员需在湖北省人事考试网上下载并填写《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22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笔试(湖北考区)考生健康声明及安全考试承诺书》,并注明禁忌症类型等原因,进入考点(考场)时提交给工作人员。
3.应试人员在备考过程中,要做好自我防护,注意个人卫生,加强营养和合理休息,防止过度紧张和疲劳,以良好心态和身体素质参加考试,避免出现发热、咳嗽等异常症状。考试当天要采取合适的出行方式前往考点,与他人保持安全间距。
4.应试人员应至少提前1个半小时到达考点,并自备口罩做好个人防护工作。考试期间,应全程佩戴口罩,但接受身份验证时可临时摘除口罩。
5.应试人员入场前应主动配合接受体温检测,出示通信大数据卡绿码且到访地无星号标记、健康码绿码和考前48小时内(起算日期计算方法见前述)省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现场测量体温正常(<℃),方可进入考试区域。
体温测量若出现发热等可疑症状的人员,应至临时等候区复测体温。复测仍超过℃的,经考点现场医疗卫生专业人员评估后,具备参加考试条件的,在隔离考场参加考试;不具备相关条件的,按相关疾控部门要求采取防控措施。
6.应试人员在进入考场后及考试期间出现发热症状的,应主动告知监考人员,经考点现场医疗卫生专业人员评估后,具备参加考试条件的,在临时隔离考场继续考试;不具备相关条件的,按相关疾控部门要求采取防控措施。
7.考试期间,应试人员要自觉遵守考试纪律,在考前入场及考后离场等聚集环节,应服从考务工作人员安排有序进行。进出考场、如厕时须与他人保持1米以上距离,避免近距离接触交流。考试过程中,因个人原因需要接受健康检查或需要转移到隔离考场而耽误的考试时间不予补充延时。
8.疫情风险等级查询可使用“国务院客户端”微信小程序点击“疫情风险查询”,或在微信小程序中搜索“疫情风险等级查询”,选择查询地区即可了解该地的疫情风险等级。
9.凡隐瞒或谎报旅居史、接触史、健康状况等疫情防控重点信息,不配合工作人员进行防疫检测、询问、排查、送诊等工作的,按照疫情防控相关规定处理。
国考的考试性质:
中央公务员考试和地方考试性质一样,都属于招录考试,考生填报相应的职位进行考试,一旦被录取便成为该职位的工作人员。具体公务员政策可参看国家公务员网的相关政策。地方公务员考试有资格考试和招录考试两种,资格考试即成绩合格者发给公务员资格证书,考生可凭此资格证在市、区、县等国家机关求职,如北京市。
有的需要再参加具体部门的一些考试,有的直接面试考核。绝大多数地方公务员考试采用的是招录考试的方式,考生选择职位报名参加考试,考上后就直接录取为该部门的公务员,和中央公务员程序一样。
人事考试图书网卖的辅导书
你应输入内页贴的那个编码就行了!我也买了一本,就出现了你说的情况,用以上的方法就OK了!呵呵
悲催了,我年前买滴书到现在还没到,好像是月底才有。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我也一样,打了电话,好不容易才等到有人接的,说明情况后,第二天就能用扉页的序列号了。但是随书的光盘安装后只能看单词,其它选项均说找不到光盘上的文件,后来在这个网站上又下载了升级程序,还是不能用。打开光盘,发现只有157兆,根本就没有支持运行的文件。再打网站电话,已经打了一个星期了,就是没人接!!!我这个郁闷啊!!!这年头怎么各地考试报名网站推荐的购书网站,还是个冒牌的啊!!!还有没有人管这些胆大包天的人了啊!!!
发货慢是他们在等待统计购买人数,够一批之后才会去印刷装订,然后才会寄给你,发错书那是失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