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各位分享港航局公务员(港务局公务员)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港航局公务员(港务局公务员)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导读目录:
港航局公务员(港务局公务员) ♂
港航局公务员(港务局公务员)孩子今年7月份就要从武汉理工大学毕业了,目前不打算考研,签了中国铁建港航局驻武汉公司的工作。我们现在在陕西汉中生活,又想让他回来考个事业单位或者公务员,毕竟只有这一个孩子,还是想让他留在身边近一些,互相有个照应。有没有条友们帮我分析一下怎么定夺才好呢?
深圳老师收入减少六分之一,是网友发在某社区的,全年收入还是超过了20万,总体还可以。
六分之一,这个数字很有趣,我和多个城市的公务员,事业单位员工聊过,也问了地产及周边行业的从业人员,感觉1/6,是大家普遍感觉全年收入减少的幅度。而当前房地产新开工面积也减少了1/6左右,其他指标也在在这个附近……
以上不是正经统计,但结果都比较接近,有意思。但正增长的,去年是外贸和航运,今年好像一个行业都找不到。有点理解不了最近的统计数据
距离2022年高考还有251天
航海技术
这个专业说白了就是跑船的,毕业后在船上做三副、二副、大副直至船长。专业话来说就是培养从事船舶驾驶、营运管理的高级航海技术人才。整体来说航海技术的工作特点辛苦、生活单调、工资高。就业形式随国际航运形式变化,前几年有一些毕业生过剩。就业去向有80%以上是上船人员,剩下的可以在中石油、中海油工作,在近海也可以在港口,最后就是考公务员进海事局,交通运输直属单位如打捞局,这个专业全是男生,基本没女生,对视力、身高都有要求。比较好的院校大连海事、上海海事、武汉理工、集美大学 这四所院校都是原来交通部直属学校。
轮机工程
这个专业有两个方向,一个是偏向海上的轮机管理,负责船的维护和检修是船员,另一个是偏向陆上的制造业,主要在船厂、上下游制造企业,在海上的话,航海技术在甲板上工作,轮机工程在甲板下工作,收入、晋升都不如航海技术专业,唯一的优势在陆上好找工作。就业方面轮机工程就业很好,高薪水,本专业的前景也很好,我国是个海洋大国,进出口贸易与日俱增,对高级船员的需求还很旺。轮机工程只招男生不招女生 船员职业是个相对有风险的职业,报考要慎重。
最容易考上公务员的10个专业:法学类专业位居榜首,计算机类成”黑马“!
?
法学类专业:包括纪检、监察、公安、海关、海事、税务、民航、邮政。学生熟悉我国法律和党的相关政策,了解法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法学思维和法律实务的基本训练,具有运用法学理论和方法分析问题和运用法律管理事务与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
计算机类专业:指在开设学科是以软件和系统开发方向为主的计算机相关学科。计算机技术具有明显的综合特性,它与电子工程、应用物理、机械工程、现代通信技术和数学等紧密结合,发展迅速。包括审计、税务、民航、移民、航运、铁路、海关、海事。
?
一起来看看这份榜单,你的专业上榜了吗?欢迎留言评论!
星星之火,燎过荒原,民族觉醒,始于少年。
与容闳一样,唐廷枢也是一个很有追求的人。不同之处在于, 容闳渴望教育救国,而唐廷枢则是一个持实业救国论者。换句话说,他到外资企业上班,就是要“师夷长技以制夷”。
从外资企业出来,该是“学成文武艺,贷于帝王家”之时,唐廷枢的首要目标就是开拓外洋运输。
当时海洋上的轮船大多为洋人所有。某次,唐廷枢坐在轮船上,途中遇到大风浪,船只被迫躲到了一处避风带。
一船人饥渴不已,外国船主便给中国乘客分发淡水,不过每人只能分到一小壶,喝水洗脸都在里面了。
本来在发生意外的情况下,限制用水无可厚非,但仔细一看,船上除了乘客,还有羊,而且羊的待遇大大超过了中国乘客,因为在它们面前放着满满一桶水。中国人的地位还不如羊,这使唐 廷枢大受刺激。
假使我们自己有轮船,还会受这种侮辱吗?
唐廷枢辞职后,就任上海轮船招商局总办,这是洋务运动里官督商办的第一家民用企业。但在他到任之前,由于缺乏管理经验,该企业在经营上始终问题重重,毫无起色。
唐廷枢的到来,使轮船企业活力四射,不仅成功地将外国同行挤出了长江和沿海航运的部分市场,而且还在世界各地设立分局,与之进行全球性市场竞争。
除了轮船业务,洋务运动中的很多“第一”也都是由唐廷枢一手创造的:发行第一张股票、制造第一台火车头、开办第一家采煤企业、创办第一家水泥厂……
唐廷枢所取得的成就,连李鸿章本人都曾自叹弗如:“中国可无李鸿章,但不可无唐廷枢。”
作为领先于时代的急先锋,唐廷枢对于老同学容闳主持的幼童留学计划自然是一百个认同和支持,而他对整个唐氏家族的影响力也毋庸置疑。当很多人还在犹疑彷徨的时候,唐绍仪的母亲就认定出洋留学大有前途,遂力排众议,送儿子去上海报考。
这一考就考上了,位列赴美幼童中的第三批。
在美期间,唐绍仪就读于哥伦比亚大学文科,可惜由于留美幼童过早被撤,他没能拿到哥伦比亚大学的学士学位,甚是可惜。
从整体上来说,回国之后的留美幼童都很不幸,连那些拿到学位的也被耽误了许多年。不过相比较而言,唐绍仪还是算幸运的。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族叔唐廷枢的缘故,就在很多留美幼童工作生活无着时,唐绍仪被分配到了海关,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公务员,但还是比其他人强多了,而且还算专业对口。
更幸运的是,一年后,他就被推荐担任了德国领事穆麟德的秘书,有了出国的机会——去朝鲜。
从明朝开始,中朝两国就建立了宗藩关系,朝鲜国王要顺利登基,首先必须得到中国政府的册封,五百多年来一直如此。
在全盛时期,中国周边曾遍布藩属国,可是到了清末,藩属的数量已经越来越少,到中法战争之后,越南也从花名册上被除去,只剩一个朝鲜。
所谓难兄难弟,一方面是大清对外就靠朝鲜维系脸面;另一方面,却是朝鲜本身也衰弱不堪,对自己的宗主国也很依赖。
在唐绍仪跟着穆麟德去朝鲜之前,那里发生了兵变,朝鲜政府镇压不了,无奈只得请求中国帮助平叛。
这是最后一个重要的藩属国,李鸿章不能不重视,他立即调派淮军登陆朝鲜,叛乱很快就镇压下去了,朝鲜国王为此喜上眉梢。
惊喜之余,国王提出新要求,让李鸿章再给他派一个人才,要求是既能管理海关又能办理外交。
李鸿章身边的得力人手,大多也是聘请的洋人,德国领事穆麟德就这样带着唐绍仪到了朝鲜。
朝鲜还真不是一个太平地方,来了才不到两年,又出事了。
——关河五十州《一个民族的远航》
#历史##读书#
#阅读的温度#
公办二本牛校,四大就业方向,毕业就是公务员,你不可错过!
南京森林警察学院是长江以南唯一的公安部直属院校,前身为南京森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院设有治安学、侦查学、刑事科学技术、公安管理学、网络安全与执法、公安情报学、警务指挥与战术7个本科专业。
2021年全国招生1622人,都是公安类专业。招生计划与编制空缺和招警职位需求相适应,学生毕业时通过统一招录考试考察后入警。
根据培养方向,主要面向地方公安机关、海关缉私机关、民航公安机关、长江航运公安机关就业。
根据招生计划,可以看出,南京森林警察学院在黑龙江、江苏、广东和山东省,招生计划都在100人以上,而在宁夏、陕西、安徽等省招生10人左右,更惨的是辽宁,只有4个指标。
南森的招生计划,真的让人看不懂,请内行人赐教!
我是李老师,分享各种报考资讯,欢迎关注!在头条,搜高考,权威信息一手掌握。#我在大学等你# #高考志愿填报#
又是一年毕业季,有条件,有机会的,还是考公务员吧。
港资企业中层管理人员工资(港华燃气中层工资待遇) ♂
港资企业中层管理人员工资(港华燃气中层工资待遇)#中山头条#港资工厂那点事
一个认识十多年的朋友在中山一家港资工厂做中层管理,他们公司是做小家电的,最风光的时候也有一千几百号人,有四个老板合伙的,都是香港人,四个人分别负责后勤,生产,采购,销售,公司九几年到现在也有二十多年了,他们公司最成功的投资就是在一个很大的小区一次性买了二十多套房子,提供给里面的中层以上干部做宿舍用,有两室一厅的,还有三室一厅的,一套房住一两个人,有时候有客户过来也是住在里面,当时两千多买的,现在超过一万块了,基本上都是朝南的方位,算起来都是至少翻了三倍以上的。他们几个香港老板对这个投资是非常满意的,就算工厂关门了每个人分这些房产也够他们养老了,经常聚餐的时候拿这个事情吹水。
这些香港老板对待大陆的人相当不友好,我那朋友肚子里面窝了一大堆火,这其中有两个香港人最变态,一个要是下面的人做得不好,动不动就在他办公室罚酒,让人一口气干一瓶啤酒甚至是半瓶没有喝完的洋酒,喝完找人直接背走回宿舍。还有一个香港人因为外面有开了一家蛋糕店,经常办公室里面很多蛋糕,动不动罚人吃一整个蛋糕,当然,这些都是十多年前的事情了,后面收敛多了,至少表面上还是对大陆人客客气气的了。
我那朋友一直干到2015年才自己辞职走的,那时候工厂生意一落千丈,一千多人到那时只有两三百人了,基本上工厂都是只走不招了,加班减少很多人包括一些管理人员工资少了很多,慢慢的人就越来越少了。
现在这家公司还在要死不活的存在着,我好希望看到它倒闭哪天啊。
今天终于找到工作了,港资企业,每月六七千的工资,包吃包住,五险一金,来面试的人还不少。
早些年,港币比人民币值钱,有些香港人,对内地人讲话,言语间,充满了傲慢,不知道他们凭什么?
在深圳,有一家大型港资厂,聘请了大量的香港职员。
香港职员有一些待遇,是内地职员没法比的。
工资待遇差别大,即使做同样的职位,香港职员的工资是内地职员的数倍。
香港职员节假日多,圣诞节、复活节、重阳节、正月十六、七月一日等。
香港职员上下班,每天只打两次卡,早上班 ,晚下班各一次;而内地职员工,均是上下班都要打卡。
有了这些待遇,足以让一些低学历的香港人,自我感觉比内地人优越。
李志军是内地人,在这家港资厂做工程师,他的经理是香港人,叫蔡长发,六十年代初人。
按公司规定,李志军每年有15天的年休假,有效期至下年3月31日。
因李志军的小孩已上大学,平时没什么事,也没怎么休假。
到十一月份,工程经理问李志军,还有多少年假没休,让他尽快安排,在十二月份前把假休了。
李志军告诉蔡长发,他的年假的截止日期,是明年3月31日。
按公司规定,香港人的年休假,截止日期是12月31日。
所以,蔡长发不相信,大声地对李志军说:“不可能,我们香港人都没有这个待遇”。言下之意,你们内地人怎么可以有。
蔡长发的言语中,“我们香港人”,充满了傲慢和无知。
李志军不想跟蔡长发争辩,让他可以找人事部了解一下。
蔡长发真的打电话,找人事部了解内地职员的年假有效期,结果让他很沮丧。
六十年代前的香港人,很多人受教育程度低下,很多是小学毕业,还有小学没毕业的。
七十年代后的香港人,受教育的程度,有了很大提高,个人素养也得到提高,多数人对内地人平等看待。
其实,在内地人眼里,香港人也没什么,有些人,在香港过得并不咋地,到了内地,却想装大尾巴狼,真的是愚昧无知。
教育能改变一个人的认知,没有文化,真的有点可怕。
有个港籍经理,他以为,港人的所有待遇,都比内地职员好,因此,他为自己是香港人,感到自豪,跟下属谈事情,总是说:“我们香港人,怎么怎么的……”,因为他是上司,下属给他面子,没人怼他,让他自我感觉良好。实际上,公司有规定,内地职员的年假有效期,比港籍职员的年假有效期,要多三个月,他不知道,有这个规定,当内地职员说,准备将上年的年假,放到过年休时,他提出了异议,结果,被人怼了,从此,他明白,并非港人的所有待遇,都比内地职员的好。
李松辉是六十年代人,出生在内地,后来跟着父母,去了香港,成了一名香港人。
读完初中后,李松辉进了一家公司,做模具学徒。
李松辉很好学,在工作中,他自学一些相关知识。
改革开放后,公司搬到内地发展,李松辉随着公司,来到内地。
那时,内地的经济很落后,内地人很穷,让李松辉有了强烈的自豪感。
在港资公司,港籍职员有很待遇,比内地职员好,如工资高,假期多(东西方的假),考勤(只要一个上班,一个下班卡)等等。
李松辉认为,港资公司,就是香港人的公司,港籍职员的所以有待遇,都比内地职员的好。
经过多年的努力,李松辉被提拔为五金部的工程经理,手下有十几个内地工程师。
面对内地的工程师,李松辉的心里,有说不出的优越感,他跟下属谈话,总是一口一个“我们香港人,怎么这么……”。
李松辉说话的语气,让工程师很难接受,不过,他是上司,要给他面子,所以,大家都一笑置之,没人怼他。
李松辉的办公桌隔壁,是物料计划主管,叫刘玉莹,工作能力强,部门经理很喜欢她。
十二月中旬,一个下午,部门经理问刘玉莹,还有多少年假没休?准备什么时候休?
对于职员的年休假,公司有规定,港籍职员的年休假,有效期为当年的十二月底;内地职员的年休假,有效期为第二年的三月底。
刘玉莹告诉经理,她还剩九天年假,准备过春节时,一起休。
没等经理发表意见,隔壁的李松辉,抢着大声说:“不可能!我们香港人的年休假,有效期到十二月底,你们内地职员的年休假,怎么可能……”。
听李松辉的口气,他不相信,内地职员的年休假有效期,会比香港人的有效期长。
刘玉莹的办公桌,就在李松辉的隔壁,平时,早就听烦了,他常说的那句话:“我们香港人……”。
没等李松辉讲完,刘玉莹语气重重地说:“你们香港人怎么了! 年休假的有效期,是公司规定的,不是你说了算”!
话还没说完,冷不丁地被人怼了,从来没有人这么怼过他,让李松辉感觉,很没面子,脸涨得通红。
过了一会,李松辉尴尬地笑了笑说:“嗨嗨,香港人没怎么,没怎么”。
从那以后,李松辉明白,并不是所有的内地人,都会惯着他。
从那以后,李松辉再也不说:“我们香港人,怎么这么……”。
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前进,有些港人,还拿八九十年代的水平,来看内地的经济,显然是太滞后了。
其实,到内地来工作的一些港人,回到香港,可能过得很一般。
相反,内地职员来发达地区工作,回到家乡,可能过得不错。
作为香港籍职员,没必要那么自以为豪,平淡地做一份工作,拿自己那份工资,就好了。
在公司上班,除了老板,大家都是打工人员,只是职位有别,待遇有别,谁也没必要看轻谁。
事实上,当你看轻别人时,不但没有抬高自己,而且,别人也不会把你当回事,大家说,是不是这个道理?
网友投稿:今年开始进体制躺平了。按理说,我应该选择奋斗的,毕竟前十年混的也不差。
我去过很多公司,做过很多工作。
去过韩资、欧美和港资外企,去过民营10强,也去过互联网top1,或者2,也去过初创小企业……做过客服,审计,做过销售,做过老师,搞过管理,最高带过50人的管理团队,级别最高是分公司一把手。
还去过银行业做了快一年的咨询,教四大银行管理银行,教他们做营销,可能因为读了个研究生的原因。
三年前,我做到了分公司一把手,我知道职业瓶颈了,毕竟我是不会去北京总部任职的。那就索性考个研,今年研究生毕业,发现,这世界变了!
内卷的不行,就业压力非常大,当我准备跳槽时,面试管理咨询师,和某知名咨询公司老板面试后,老板加了我微信,我以为我面试成功了,没想到老板说:
“谢谢你的面试,你很优秀,但是你的薪资需求比另外一个27岁的硕士略高(其实就多了2K底薪),同等情况下,我们更愿意培养年轻的那位!”
那一刻,我知道,职场已经不欢迎我了!我也不想回我当分公司总经理的那个行业了,太累了!加班,开会,总部老板一个电话就得到,996福报搞死你,我还年轻啊,我还有诗和远方!
所以,我决定,要卷进体制!
索性报名了考试,以研究生身份,可是,30进1啊,8个留学生,剩下22个,看复审大学的名字不用查,你都知道这些家伙保底211毕业的。废寝忘食苦读书,我拿出了考研的头悬梁精神
但是招聘1个,我刚好第3!
那还有什么意义?死翘翘了!不过,不过我还是相信“乾坤未定,你我皆是黑马”,准备再努力下复试。
我想我一个工作十年,历经风雨的青年在复试这种逻辑和口才的场合,怎么着也有点优势才对吧
不出所料,我赢了!
对不起笔试第一名的小姐姐了,你很优秀,我也没办法,你还可以继续考,我相信你下次一定成功,别遇到我这种本科辩论赛最佳辩手,研究生演讲比赛冠军就行。
过去十年,比不过大佬,一套房150万,月供1000还有10年,一辆2年车30万无贷,一个老公大我6岁,相濡以沫,也是研究生读书认识的。
现在的生活,就是躺平,奋斗个啥,感觉一切不过吃喝拉撒,开心就好。
现在每天的工作量,和我在外企比,不过5分之一,和我在互联网996比,10分之一都不到。当然工资也低,一年估计10来个。好在隐形福利多。
每天不工作,就写写文章画个画,学习强国看看新闻。当然月初月末,也会加班一下,很少,基本周末双休,定点下班。一到周五,100人的单位,每个办公室最多一个1个人…..
35岁后我还能干啥?
每天按点上班,准点下班,偶尔加班。
写写文章,一周写一篇,靠运气投个稿,
画画陶冶情操,一周一个商业插画单,
周末开个车去摄影,朋友结婚了去帮忙主持下婚礼,隔壁邻居小朋友成绩差,有偿辅导一下,
当然早上07.07分准时起床,运动三十分! #金粉社区#
马斯克,世界首富,每天工作17个小时。
由收购推特之前的每周78小时,增加到120小时。
评论区大都说,打死我不信。
我95年在深圳,进一家港资厂,每天工作应该超过19小时。
第一个月没下班,顶多睡两三个小时。
第一年没有休息一天。
第二年好像休了三四天吧。
反正一个月只有两天休息。
我们是做PCB的,大致可以理解为芯片的低配版。
我初中毕业考师范,完全是一个小白。
3个月搞懂一个车间,从见习生直升主管,管100多人。
一年后做副经理,管1000多人。
工资连加班,超过10000块。
当时员工大概三四百,我在家里教书100多。
我们厂长,香港人,初中生,进厂时是普工。
他每天9点多钟上班,晚上11点多钟下班。
中间全部在办公室,饿了就吃几片饼干。
凌晨2点,准时和夜班开电话会议,开一个多两个小时。
那么现在呢?
雷军,说他中午吃饭就5分钟。
我们当时吃饭时间是15分钟。
排队打卡来回要三五分钟。
然后起飞,去二楼食堂。
抢完饭,再出去抽支烟。
在草地上躺一下,看云卷云舒。
幸福!
朋友女儿,在美国大学刚毕业,进了德勤。
洛杉矶,年薪8万美金。
办公桌上三四块电脑屏,像炒股的大户。
周末也上班。
日夜思念伟大的祖国。
可能吧,优哉游哉的只是北欧几个小国家。
觉得吧,我们现在没怎么富裕,过于追求轻松享受。
近日东莞虎门一家企业发岀结业通告:由于全球疫情、欧洲战乱及香港银行突然收紧信贷融资,导致公司资金链断裂......最终无法挽救,公司不得不宣布于2022年3月21日正式结业。早在1988年,东莞虎门南栅国际文具制造有限公司在大陆成立,经过20年的飞速发展,迅速成长为全球最大专业从事活页夹生产、经营的港资企业。公司园区面积约十二万平方米,设有数十个车间,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先进的生产设备及现代化的管理水平。此外,国际文具对员工结业前工资已安排会计部核算,将于2022年3月27日24时前全额发放至员工银行账户。经济补偿金等人事部将协助员工走法律程序解决,社会保险问题由人事部与相关政府对接处理。#东莞头条#
“饿死不打计件工!”现在的老板越来越会精打细算了,随着深圳的底薪涨到了2360元,不少的小老板感叹劳动力成本越来越高了,开始改变薪酬制度,变计时为计件。
我在深圳一家港资厂做经理,人还蛮多的,有近六百人,光生产部就有五百人,他们各种资质很全,做了二十多年了,看起来蛮正规的。
对于这种行业,我是很了解的,所以出任这个职位,当时觉得没有任何问题,头三个月也确实顺风顺水,我只管安排生产,不用管其它的,其间还动员老板给干部们调了一次薪,所以他们对我比较信服。
然而,第四个月发薪的时候,计件部门的员工当天下午全都停工了,他们还派了四个代表,和他们主管一起来找我,当时我火气还蛮大的,在外工作,基本的职业操守还是要遵守的,怎么可以随意停工呢?
结果听完他们的汇报,我无语了,这还真怪不了他们,原来他们这个月的计件单价统计中,全部被调低了5个百分点,这就好比你本来可以拿六千的工资,凭空就少了300块,整个计件部门差不多有一百五十人。
我以前管理工厂,很少有计件的,基本上都是计时,偶尔有,单价也不会随便调整,如果要动,通常是拟定好之后,给所有员工签字确认,这样员工心里有底,做事也更卖力,效率自然提升,虽然偶有争议,但基本上还是能统一起来,当然,IE不是白学的,动作分解做得很细。
可这家公司并不这样,事前啥都不说,事后一刀切,搞得鸡飞狗跳,员工士气低落,都不想干了。安抚好员工,我表示会去找老板,还有人事,财务,让他们先回去。
单独留下他们的主管,问具体是怎么回事,主管在这做了好几年,摇摇头和我讲,这是公司的一惯做法,如果员工的效率提升上来,老板娘一看员工的工资超过某个数,就会在单价上砍一刀,理由很简单,效率提升了,当然得降价,而且事前都不会说。
我问他,那不是留不住员工?主管点点头,说这三个月,老板娘可能是看在我新来的面子上,一直没动单价,员工的工资都不错,高的能拿近七千,少的也有五千多,所以员工干活很卖力,都是抢着事情做。
然而,估计是上个月的工资太高了,老板娘通知人事,财务降了单价,事前没做说明,所以就这样了。我找来人事的大姐,确认了主管所说是事实,发工资前临时调整的。
让他们回去,这事涉及到老板娘,我就有些不好做了,但还是去找了她,老板娘的回答让我很无语,公司要控制成本,所以在核算时,工资做为重要的一项,特别是在计件上,如果超出一定标准,她是会减单价的。
我问为什么事前不通知,她笑着说,说了谁还会这么卖力呢?你应该明白的。明白个锤锤,不就是薅羊毛要看准时机嘛。
我很无语,最后也没谈妥,反而被老板娘将了一军,以后这个单价控制的事就交给我来审。我只能去安抚员工,并保证下个月不会调单价,即使调,也会事前通知。
过了没几天,新的单价送到我这,我见没有异动,便签了,还通知员工说本月不会变,员工表示理解,回去好好干活。
出乎我意料的是,第五个月发工资前,另一版本单价又送到我桌上,说是老板娘要求,批量最大的几个产品,单价还得调,我问不是月初定过,不会动了吗?人事的大姐笑笑说,那怎么可能呢?
我咧个去,那我前面给员工讲的不就是一个屁了吗?看着放在桌上的核价表,没有办法,内心是知道的,找老板娘也没用,找老板更没用,他除了喝酒,完全不管事。
试着每个调低了一个点,叫人事拿走,结果下午又送回来,说老板娘要求最少调五个点。没办法,做了五个点调整,签完,人事拿走,这次没再送回来。
结果也可想而知,员工又停工了,来了二十多个,我办公室都站不下。找人去买了点饮料,给他们做思想工作,表示再去找公司谈一个方案,等方案下来,通知他们。
员工真的很单纯,虽然不高兴,还是回去了。我长吁一口气,字是我签的,虽然只减了部分单价,但算了一下,员工平均要少二百块一个,觉得蛮对不起他们,当时就有想走的想法,这怎么做吗?谁想做谁来。
又去找老板娘,躲着我,不见人,隔了几天,事情平息了,终于见到她,还是老配方,只要计件员工工资超过某个数,就要降,这就是她的信条。
我提出事前公告,让员工知晓,她也同意,我还是太单纯了,第六个月发工资的时候,我没有签过调整单,但还是有几个大批量的价格降下来,一刀就是十个点。
当时我脸都气绿了,员工当天就有十多人离职,主管跑我这诉苦,一起抽了根烟,召集所有计件员工开了个会,把我所知道的开诚布公地跟他们讲清楚,出乎意料的是,员工居然给我鼓了掌。
我觉得没脸面对他们,第二天就急辞,老板和老板娘不同意,居然还给我加工资,我是缺那三五千的人吗?当然,有也可以。但是在单价调整这事上没得商量,提出计时,老板娘说他们磨洋工,效率上不去,不同意。
僵持了两天,没有答复,下完班,收拾好东西,给老板打个电话,当晚就走了。这种事如果再干,我觉得职业生涯都是个污点,那是员工努力的血汗钱,所以我也当不了老板,心太软。
为什么不信呢? 二十年前,因女友在坑梓西铁城公司工作,我参加了震雄厂的第一批招聘,层层筛选后,有幸进入前十并到公司作最后的面筛,因此对该企业有些了解,该企业系港资,规模很大,首期投资二十六亿 美金,是亚洲最大的注塑机制造企业。 能进入该企业很不容易,相信此女生综合素质不错,月薪一万二是正常的薪资水平。 震雄厂处在深圳和惠州淡水交界处,交通十分方便,人口并不密集,电动车骑行五公里足够,没有什么好置疑的。 我的企业也在这附近,所以我知道。//@成熟山雀Y:说的好像很简单刚毕业做电商运营,然后又做计划,坪山计划不可能12000,没有任何经验人家会要?有点不信
我,湖北女孩,在深圳上班,花18万在惠州全款买房,如今毫无压力
港资工厂的招聘也来这一套,综合工资5500-9000,看了企业简介,这家工厂的来头不小:越南有5家工厂,深圳也有4家工厂,员工人数达到了4万多人,还是全球最大的女士内衣创新设计制造商。
这个工厂的特色就是长白班,没有违反人类自然规律的夜班,这一点上,应该会受到一部分求职者的青睐。但是,一个月5500,你没有说明上多少天班?一天工作几个小时?记时还是计件?这不跟一些企业招工时说“工资面议”差不多吗?
这个工厂说吃饭3元/餐,伙食还好,现在吃个早餐都不止3元,这个标准不知道能好到哪里去?
单从招工简章上看,和华为、三星的宣传是差远了,人家的招工简章上写得明明白白。这个工厂的简章,让求职者看了之后一头雾水,虽说是港企,给人的感觉却很像国内的私企。不过,薪资待遇没有广东制衣厂喊的猛,那里直接喊8000-10000。
在深圳和越南的工友,有没有进过这个厂的?真实待遇怎么样?欢迎和广大网友们分享,交流!
世界四大模架制造商之一的龙记集团也顶不住了,开始减薪调休了!龙记高管和高层职员减薪,基层员工周六不上班,收入也大大减少了!
龙记模架在珠三角一带享有非常高的声誉,曾是辉煌无比。众多港资台资厂模具多采用龙记制造。龙记模具的质量杠杠的,当然价格也是死贵的。
想当年,龙记工资和福利待遇都很好,想进入龙记公司是很难的。30年河东30年河西,如今的龙记模具已经风光不再了。
大环境之下,上市公司都出现经营困难的情况,小微企业的日子更是艰难了。
这是我今年的年终奖,大家觉得算高吗????12年毕业,干了8、9的会计了。刚毕业的时候工资只有2500,在一家1000人以上的港资做出纳。说实话当时还挺满足的,海量投的简历,好多都是石沉大海,能有一家公司愿意要我已经觉得很不错了。
出纳干了2年跳到一家民营上市公司干会计,从应收干到税务,从税务干到总账,再到后来的成本。接着又跳到了现在得公司,一家央企控股的上市公司,面试只用了10分钟,工资比刚毕业的时候翻了好几倍,压力却翻了几十倍………………
港资企业中层管理待遇(内陆港公司待遇) ♂
港资企业中层管理待遇(内陆港公司待遇)3000万的光棍是怎么造成的呢?从我身边所经历过的现实,说一下我的看法,我是在2019年以前一直从事实体业制造行业管理工作,以前不管是电子厂,服务行业,还是传统行业的机械制造行业,都是基本上都是女多男少,而现在,有几个女人的工厂,也基本是结了婚。
不是现在男人不努力,而是在面对僧多肉少的现实社会状况,几乎都是要凭实力才能娶到老婆,2016年时,我在劳动密集型的广东省东莞市一家港资工厂做经理,下面好些小伙子长的是一表人才,谈吐,待人接物,为人处世都很好的中层管理,都没法找到对象,记得在工厂招工时,很多技术人员面试过程中“说了当时感觉很好笑的话问:厂里有女孩多吗?工资低一点都可以接受”听起来很搞笑,现实却是很残酷,全厂300多人的机械制造工厂总共女性不到40人,还大部分是已经结婚了的大姐,就办公室,有几个未婚女孩,而且都是高学历,平时面对车间人员,虽然表面看起来很和气,但从她们的内心根本就不接受他们,当然也不是绝对在实体工厂上班就没有谈女朋友的机会了,车间有一小伙长的也一般般,170的样子,好像还是初中学历。老家是四川内江什么地方的,但是这小子,脑子活,还能吃苦,在刚进工厂时,什么都不懂,但这一点都不影响他对事情的热情和积极求进的精神……
由于时间的问题后续完成后面的内容!敬请关注和说出你们的看法…
港航局公务员(港务局公务员)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港航局公务员(港务局公务员)、港航局公务员(港务局公务员)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