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各位分享公务员处级待遇(国家公务员处级干部工资待遇)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公务员处级待遇(国家公务员处级干部工资待遇)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导读目录:
公务员处级干部遴选(正科级干部遴选) ♂
公务员处级干部遴选(正科级干部遴选)级别高的弱势单位和级别低的强势单位,如何选择?
肯定选择级别高的弱势单位。
表弟今年即将毕业于某985高校,前段时间参加了我省专门面向985高校毕业生的公务员定向选调考试,这几天准备选岗了,由于表弟考试成绩不理想,只能在比较弱势的市医保局和县委办、县委组织部中选岗。表弟征求我的意见,我建议表弟选择市医保局,理由如下:
一是市直单位级别高:市医保局为正处级单位,只要个人能力突出,几年间就有可能晋升到正科级,而县直单位都才正科级,不说晋升正科级,想要在县直单位晋升副科实职都比较难,一般下乡镇才能解决副科。而且市医保局才成立两年,容易做出成绩,机会比较多。
二是单位强势只是领导强势:强势单位和小兵其实没太大关系,强势单位主要体现在领导强势,虽然在强势单位晋升的机会大,晋升的也只是少数,不能保证就一定是你晋升。而且作为强势单位的小兵,只是面子上好听,实际并没有比其它单位的小兵地位高多少。
三是在市区能享受到更优质的资源:其它资源不说,单单教育和医疗资源优势就很大,在市区上学,至少让自己的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医疗资源就不说了,看病比较方便,不用经常到处奔波。
“我要考遴选,我不想在县城待了”!
这是我身边的一个朋友昨天和我说的,昨天市里遴选公告出了,很多县城公务员符合条件的都开始跃跃欲试,都想往市里走,县城为什么留不住人了?
我认识一个多年前从乡镇直接遴选考到市里某单位的人,他曾经这么说:
1.都市生活
现在的年轻人都想往灯红酒绿的城市生活,这种需求是县城满足不了的,市里却能满足年轻人的需求,大型商场,各种美食,况且还有有更好的医疗、教育、娱乐等便利。
2.工资待遇
市里的工资肯定比县里高,而且每年的年终奖也比县里多,而且是真真实实的朝九晚五,几乎没有加班的情况。
公务员处级待遇(国家公务员处级干部工资待遇) ♂
公务员处级待遇(国家公务员处级干部工资待遇)有两个老战友,去年底都是正处级退休,街道的退休工资是9800多元,企业的退休工资是5400多元,为国家和社会做的贡献基本上就没有差别,但退休待遇确实差距有点大。
他们都是在部队干了20年,正营退役,安置在同一个城市,一个转业被安置到街道,属公务员编;另一个转业被安置到企业,属于企业编;他们退休时工龄也是一样的,不一样的是街道上班的战友是公务员,企业上班的战友是企业编制,所以退休待遇也不一样。
为了社会和谐发展,缩小贫富差距,建立穷人少,富人少,中产多的仿垂形理想社会,听说以后工资方面可能要限高保低,机关事业单位养老金并轨,企业退休人员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养老金计算标准和方式一样,这样对我们企业和灵活就业人员好处可能就会多一点。
可以享受处级待遇退休
今年事业单位改制,工勤岗是不是可以安30-50的政策退休,大家可以探讨一下。
七十年代,工资八十元,处级以上的干部待遇了。再就是,那个年代也不是只有男人挣钱,妇女顶半边天的!
你啥工作一个月能赚到1万2.我们东北的正处级退休都开不了这个多工资
他完全是局外人,不见怪! 他只说1.2万,还没说2.2万,3.2万,已经非常善良了! 没把公务员气死,已算是善良之辈了!//@平凡:我退休是付处级,工资不到6000,退休不到三年,你们说的那个工资,说话的人给我补吗?不知道的事,不要乱说话!
70年代80元工资是处级领导、一般职工38、45、3就不错了、那有80元工资啊
算什么算,你自己都算糊涂了,正处级退休工资,正常情况下都在一万五六千,你既然要晒,就要实事求是,不要隐瞒!
县处级公务员退休后能领多少养老金
一九七八年,事业单位最高工资的每月也是五十元左右,没听说有一月八十元的,除非是处级以上干部或高级科研人员。
公务员处级晋升副厅(正处级晋升副厅条件) ♂
公务员处级晋升副厅(正处级晋升副厅条件)【科员】到【省部级干部】路有多远?
副科—正科—副处—正处—副厅—正厅—副部—正部。
看似只有八个台阶,但是里面有几十种平调,明升暗降,每走错一步你都没有绝对优势。
升迁之路必须具备以下自身条件:
1、学历优势:985明牌大学或者研究生学历
2、年龄优势:处级35岁和处级40岁完全不一样。
3、组织能力和协调能力强
4、有基层工作经验,有群众基础。
25岁副科
28岁正科
30岁副处
35岁正处
40岁副厅
45岁正厅
50岁副部
55岁正部
只有这样的升迁速度你才有一定机会达到正部级。
#吐槽# #职场# #公务员# #铁饭碗# #体制内#
从一个普通的科员一路晋升到省部级要经过副科、正科、副处、正处、副厅、正厅、副部、正部,八级台阶。大约需要25年。如果你不能在35岁升到正处,45岁升到正厅,那么你的仕途很可能将从此止步。所以要看清自己,定位好自己!
所以,如果35岁了,还没到正处级,就不要想仕途各种相关信息和技能了,大家都心知肚明的,往上冲越往上资源越稀缺,高手越多,能力得越强,望周知。
【省里给个处长竟然不干?副处级的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四年直升副厅?】
人往高处走。在体制内,有机会调任上级单位,一般人都乐见其成,毕竟上级部门机会多、晋升快。我这位老哥却反其道行之,不仅拒绝了上级部门的邀请留在了单位,还用四年时间实现了从副处到副厅的跨越,牛逼的一批,熟悉他的人无不“拍案惊起”。
老哥74年的,此前在市委组织部任副部长。他是从县委副书记调整上来的,按照资历,当时部里已经准备给他解决正处。正在这时,省里一位老领导给他来了电话,表示办公厅信息处空出了一个处长位子,厅里委托他物色人选,领导综合考虑各方面条件,觉得老哥很适合,询问老哥是否愿意过去,如愿意,他向厅里提出人选,八九不离十可以搞定。老领导是基于对他的信任,把底都露给他了。
按说省里要人,老哥应该没什么可犹豫的。一来上去级别升了一级,从副处变正处,看得到的实惠;二来去的不是一般的厅局,是省里的核心部门,在里面当处长,过不了几年大概率能提拔副厅,更上一层楼,而且还有老领导的关照。相反留在市委组织部,虽说马上可以提正处,可毕竟没到手存在变数,而且还不知道以后会怎么样,副厅看起来更是遥远,从现实考虑,当时身边的人都鼓动他去省里。
但是最后他婉言拒绝了。也不知道他是怎么和领导沟通的,后来这位老哥的人生就像开挂了一样。三个月后,提拔人社局局长仍兼任副部长。不到一年时间,调任县里任县长,之后转岗县委书记,最后赶着换届节点,依靠出色的政绩、自身年龄优势以及领导的信任提拔进担任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一职,短短四年多时间,从副处完成了到副厅的华丽转身。
身边人吃惊于他是怎么做到的。他自己倒好像很镇定,仿佛一切都在他掌握之中似的。有身边人问他,为什么当初他不选择去省委办公厅,那样不是更好?他坦诚,当时他不是不想去,而是觉得不适合。他是做实事的人,到了省里虽然可以有更好的平台,但里面过于压抑,程序太复杂琐碎,以他的性格不一定适应的了,说不定还干出了岔子。而在市里不一样,他有基础有人脉,可以有机会到基层干点实事,更重要的是他算过了,以他的年龄上了正处走得好刚好可以在换届的时候,以班子年龄结构优化的方式进入考察范围卡位,无形中增大了更进一步的机会,基于这些因素考虑,最后他选择了留下,因此创作了一个“传说”。
听了他的解释,朋友不禁感叹他到底是组织部出身,想问题看事情立意、格局就是高,也难怪能这么快提拔,不得不服啊……
#职场微头条#
#我要上微头条#
单位总工办李主任45岁,正值壮年,副教授级高工,副处级岗位,从哪个角度看前途都一片光明。
从管理上讲,年富力强,副处级好几年了,以后正处、副厅不是没有可能。
从技术上来讲,副教授级高工拿的工资相当于正县级干部的工资,再奋斗两年,完全可以聘到教授级,甚至可能向院士冲击。
他一直是按技术职称在拿工资。聘止高工时,他的工资相当于副县级,现在又聘上了副教授级高工,工资很快调到了相当正县级,以后聘上教授级,他就是厅级干部的工资待遇了。至于管理上,他照当他的官不误。
但他有些担心。现在事业单位也在推行管理岗位职级晋升制度,相当于公务员的职务与职级并行。到时候,不管是工资待遇,还是工作岗位,不会叫他管理岗、技术岗二选一吧?
我爸是一名乡镇党委书记(正处级),54岁,在正处的岗位待了快5年,前不久,组织找他谈话,打算提他为一级调研员(正处与副厅之间),他一点高兴不起来!大家如何看?
@官场小吏 卸掉了领导职务,能开心得起来吗?
根据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规定,一级调研员属于处级干部序列,职级比正处高半级,但它不是实职,不是领导职务,没有签字权,不能参加党组会,属于“明升暗降”吧!
对此,大家觉得呢?#有话职说# #职场达人说# #直言职场#
48岁大学教授转到市委机关当副处公务员,去吗?
教授按处级安排是有政策规定的。但按教授的工资可套到到副厅或正厅甚至更高,这也是有政策的[呲牙]学而优则仕成功例子不在少数,但是工作习惯和行事作风都要做出相当的改变,而且副处级公务员级别不低了!自己权衡好利弊,也审视自己的性格适合不适合到党政机关工作!教授远不止上课,或者说上课是副业,科研是主业,每年量化的科研考核压力不是公务员能比的。
县委书记和市局局长提拔起来谁速度要快?
县委书记是正处级,市局局长除公安局局长外都是正处级,谁提拔得快我们来分析一下。
县委书记是省管干部,一方大员。权力非常大位置也很重要,县委书记一般提拔副厅级是没有任何悬念的,副市长或者市委常委。年龄偏大会到人大或者政协任副职解决副厅级。
而市局局长除了公安市副市长兼任外,其他的局长想升副厅级非常难,最多也是解决副厅待遇,到市人大或者政协副职已经是最好的去处了。
因此县委书记比市局局长机会更多,升迁之路比市局要快。
#体制内# #铁饭碗# #公务员的# #吐槽# #职场#
正团5年转业到省直机关,一个是省直副处长,一个是二级调研员,应该怎么选?
一位朋友,在县武装部当了5年的部长,今年已报转业,即将进入安置阶段。他转业的省往年安置情况是,正团5年转业到省直机关,可以安置副处实职,或者是二级调研员。这位朋友咨询这两个岗位如何选择?
正团转业安置,能够给副处实职或二级调研员,说明这个省安置形势非常不错。至于这两个岗位如何选择?我的建议是选择副处实职,理由有三点:
①无论是选择二级调研员,还是副处实职,个人享受的工资待遇都是正处级待遇,不会因为选择副处实职就享受不到正处级工资待遇。
②选择副处实职后,有可能提拔为正处实职,说不定副厅实职也有可能。选择二级调研员,提拔正处实职的可能性比较小。
③选择副处实职,不影响个人晋升二级调研员,这是迟早的事,晋升一级调研员也占据优势(毕竟担任过副处实职)。#致敬平凡的你#
#落马副厅花百万公款买茅台酒搞接待# 中国纪检监察报这篇文章,让我们从被判处18年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二百万元的江西省宜春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原副书记、管委会原主任邓寄鹏身上,除了贪官拥有的共性,如“腐化堕落”等之外,还看到了太多令人难以理解但却时常发生的怪现象,我略微罗列几点:
一是邓寄鹏是“亦官亦商”的典型代表。他连续十多年任职企业负责人,先后担任江西省樟树起重机械厂党总支副书记;江西省樟树起重机械厂厂长、党委书记;樟树市四特酒厂厂长、党委书记,甚至同时担任樟树市政府市长助理(副县级),四特集团总经理、党委书记,樟树四特酒厂厂长;樟树市委常委、市长助理,四特集团总经理、党委书记、四特酒厂长;樟树市委常委,四特集团总经理、党委书记;樟树市委常委、副市长,四特集团总经理、党委书记。
看了以上任职,你是不是目瞪口呆?身为市委市政府领导,同时又是企业老总,这种安排是不是“怪胎”?
二是邓寄鹏是典型的“问题干部”。邓寄鹏1991年就开始收钱,而且一次被纪委调查,一次被检察院带走,两次都侥幸逃脱了。正常人的思维,也知道责任不干净,可这样的人不但没有离开官场,而且官还越做越大。
公务员处级考试(处级干部考试) ♂
公务员处级考试(处级干部考试)如果是公务员工资也不可能一万二,处级退休也就八到九千吧,局级差不多!
68是出生年非68岁//@YW206804528:一会儿68,一会儿可以60再退,前后矛盾//@美丽的清清小溪:我也68的,公务员,处级,可以选择今年退休,也可以60再退,正纠结呢,内心想早点退,过自由自在的生活,但又考虑退后收入的差距,看来还没到舍得的境界。
55岁了,春节后上班第一天被调离分公司总经理岗位。要不要和原来的合作关系们道个别?我选择:不! 和客户道别?毕竟15年了。 还是不要吧!与公,不需要。新任接替后,自然会通过业务人员通知他们。与私,更不需要。本来大家就是单纯的业务关系,虽然人与人之间通过业务建立起了感情,但撇开业务,谁还乐意和你有过多的联系?况且,近200个国内外客户呢,不回复你不礼貌,回复你也浪费人家的时间不是! 和供应商道别?本就很生疏。 说起来令人笑话!虽然每年采购物料超1亿元、业务繁忙的年份达2个亿,但我和供应商平时几乎不联系,除非在价格谈判、供应出现问题时。至于日常下单,均交由采购人员完成。现在被调离了,和供应商道别,多此一举! 和原来的同事们来个告别宴?煽情没必要。 当通知我被调离的时候,大家都很意外,有人在群里留言:“有幸在您的领导下工作,以后如有需要,随叫随到!” 这已经足够让我感动了。平时公私分明,自家的或者该自己做的事从不麻烦下属。这次调离,除了搬办公桌时请几个原来的男同事帮忙,其他就再没烦过他们。他们现在要做的是尽快配合新领导的工作,如果再搞个告别宴,多余! 因此,不道别、不打扰,也许是不礼貌,也许是最大的礼貌! #我的生活也是头条# #职场下半场##职场五味瓶#
头条上卖惨的人太多,养家糊口都做不到,问题是你老婆不工作,处级公务员各项补贴不算。
公务员处级待遇(国家公务员处级干部工资待遇)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公务员处级待遇(国家公务员处级干部工资待遇)、公务员处级待遇(国家公务员处级干部工资待遇)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