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各位分享公务员电大(公务员制度讲座电大考试)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公务员电大(公务员制度讲座电大考试)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导读目录:
公务员电力类专业(电力考公务员) ♂
公务员电力类专业(电力考公务员)楼主只说对了一半,大多数灵活就业者的家庭成员往往也是灵活就业者,这就好比大多数公务员、烟草、电力、铁路等行业的家庭成员也都是公务员和在垄断行业一样,如果一个家庭里有不止一个灵活就业者,想按时足额交社保,肯定是非常困难的。
不单单是教师,现在的电力行业,烟草行业,金融系统,公务员,事业编制人员的退休人员月养老金比一般的人都多高很多,相互之间的差距也很悬殊!
退休养老金的发放,因人而异,具体的从600~20000元/人不等,是不是体现了某一种所谓的公平,平等。 我们也知道,这个差额的出现是有多种原因的,其中有一个是职称决定的。 我就纳闷了,社会的分工不同,造成的工资待遇不同,这无可非议,你是造导弹的,在职每月拿2万,我是食品厂里卖卤蛋的,每个月拿3千,大家也没有太多的看法,毕竟人人有一份工作,也有一份收入,能养家糊口也行了。 但是有一个职业,不算很特殊,但是和普通的企业职工收入相比,是立见高低了。 这个职业就是教师,任职二十几年,可以评选的职称可谓是五花八门了,只要你有才华,可能还需要点关系,工作几十年,不是在教书,就是在考级,造成了职业相同,但收入却显著不同的局面。 说好的平等呢,嗯,你可以说说吧。 那么退休后,教师的退休金比企业职工高了两三倍,又怎么解释? 这还用解释吗,人家没偷又没抢,是政策的红利。 既然是一种职业,为什么企业职工却没有类似的职称评级呢,实际上,你连一个念头都不需要有,为啥,因为你这种类型的群体太大,如果也可以考级,还不把有关部门的工作人员得累死。 也许投胎也是一门技术,更可能是一种绝活。
能上211和985大学的必须学习好专业,最好是学理工科,毕业后到东南沿海城市去,考研的话去全国排名前10的大学上一个好专业,二本院校就考取公务员或者事业单位,去上军校和警察学院也不错,学习一般就去电力,铁路职业技术学院等学习一门技术,好好干工作!
今天科室跟同事在探讨是先选专业还是选学校,他女儿可以考上浙大,但是没有好专业,如果选择其他的985会有好的专业,究竟应该怎么选?
科室有个老资历的护士最近很忧愁,她女儿今年就要高考了,但是我们在浙江,其实已经考过一次了,考了4门,浙江的家长估计就很清楚了,浙江高考有几门科目是考2次的。
现在纠结就是这个报志愿的问题了,她女儿的成绩还是不错的,浙大的分数线肯定是够的,但是想要进入现在比较热门的计算机、电气工程及自动化这些专业是不够的。
家里人还想让她进法学,但是浙大法学的分数也不够,学法学的原因也是考公务员好考,这也是实话法学毕业考出来了法律执业证,公务员非常好考。
由于是个女孩子,对她的期望就是安安稳稳过日子,家里的底子也不错,除了一线城市都可以帮助她全款买房。
因此就希望她以后考个公务员或者进入电力公司等国企岗位,不求她赚大钱,只要稳妥、工作不要太累就好了。
但家里人又舍不得浙大这个光环,总感觉浙大是个执念,觉得能上浙大但是不上很可惜。
最近就一直在纠结,也在咨询我们的意见,我的意见是很明确的选专业,专业是最重要的,我的理由是2点:
1.浙大光环并不代表未来:我自己有很多浙大同学,我读书的时候考浙大的农学是提前批,分数比一般的专业都要低,但是也明确要求进去之后不能转专业,这点浙大以前的学生应该知道。我有3个浙大农学毕业的同学,1个转行去当文秘了,另2个都去县里面的农业局了。
如果进入浙大不好的专业毕业之后也非常难找工作,这点光我身边就有多个同学证明了。很多浙大差专业的同学毕业之后远不如普通211学校好专业的学生。
浙大确实很吸引人,但并不代表浙大毕业之后就能找到满意的工作,专业是极为重要的。
2.父母的要求是找到一个稳妥的工作,不管大家承不承认,现在能被称为稳妥工作的就是公务员、事业单位、大型国企(最好是垄断国企)。
而她现在的分数如果选择浙大难以进到这些大型国企需要的专业,至于公务员跟事业单位其实也很看专业,有些专业是很好考的。
但如果专业不好其实考公务员竞争是很激烈的,很多人甚至只能考三不限,三不限岗位有多难考大家应该都有数。
因此我个人会放弃浙大,选择其他985的好专业,或者像华北电力的电气,华中科技大学的核电(这是个宝藏专业,但是了解的人估计不多,工作很好找,其实风险也不高,工资很高)。
专业还是学校是很多家长及考生的难题,我个人会坚决选择专业,专业是最重要的。
公务员电大(公务员制度讲座电大考试) ♂
2018公务员电大(公务员制度讲座电大考试)长得漂亮爹妈给,打扮精致没有罪。点读发言稿,不善言辞不影响工作就行。而巧言令色、能说会道未必是好干部。作为国家干部,能努力认真为百姓办事,能廉洁奉公就好。
看李少莉副局长的履历,很励志。66年出生的人,比我小2岁,读小学时交白卷的是英雄,读初中时教师青黄不接。李少莉从一个普通工人到中医学徒,到中医大专班毕业,再到电大法学班学习,到现在担任副处级领导。
不断学习,不断进步,一步一个脚印,没有坐飞机,没有一步登天!她还先后获得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人民满意公务员等称号。静待呼和浩特纪检的调查结果。
耳环是假的,丝巾是仿的,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劳模、全国人民最满意公务员李少莉真的被冤枉了。
闹得沸沸扬扬的李少莉耳环、丝巾、点读事件可以画上句号了。作为一个副处级干部,想要买一副昂贵耳环和丝巾绝对买得起,但她没有,她只是因为爱美才买了假的耳环和仿的丝巾,只为了给大众一个美好的印象;至于点读是因为李少莉同志是老花眼,当天正好没有戴眼镜,所以才用这种方式向大众解读;她是正宗的电大本科生,所以不要怀疑她的能力。
请相信祖国给予她的荣誉,她可是全国劳模、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人民最满意公务员。
李少莉副局长,因为戴疑似“三万耳钉”和围疑似“四千元丝巾”被网暴,网民根据官方回应“纪委已介入调查”,就认定有她有罪了!看着自媒体一篇篇对李副局长的抨击、讽刺、声讨、审判,让人感到冷汗直流!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网络环境!一个法治社会,就凭几个所谓细心网民的“疑似”认定,便可推断李副局长可能是一个贪官,凭官方回应“纪委已介入调查”就认为李副局长已经有罪出事了。这也太荒谬了吧!
官员就不能打扮漂亮吗?何况从网上传播的照片看,李副局长一直都是这么打扮漂亮的。至于是否端庄得体,见仁见智,起码打扮精致漂亮并没有影响到李副局长一直以来的工作,看她所获得的荣誉便知道。
纪委介入并非就说明她有问题,也可以是为了证明她的清白!在还没有官宣结果之前,希望大家别急着为她定罪!
耳钉和丝巾只是个別细心网友的疑似认定,就算是,她是工作了几十年的公务员,丈夫也有不错的职业,以她家庭的收入,完全买的起,不值得大惊小怪!
读稿用手指点着读,也很正常!50多岁,有老花眼担心看怕不清,作为发言人,可能有点紧张或确实不很熟悉这项业务,从她现在的职位看,本来就不应是她负责的范畴,这不排除领导认为她形象好,安排她上的。
她从纺织女工做到副处级干部,你只要是50后、60后生人,在体制内(含国企)工作过,就应该知道这是非常普遍不过的事情。上世纪80年代,国营工厂的工人,是可以调动的。那时全日制大学毕业生极少,电大毕业的大专生是很受重视的!连中专生毕业也是国家干部。在我们当地,50、60年代生人中,高中毕业,后来通过在职学习,取得大专以上文凭的,从普通工人一直做处级的比比皆是,当厅级也不少。何况李副局长是一个民主党派,这更正常不过。只是现在很多网民太年轻,不了解那段特别历史而已!
我知道说这个可能会被喷,但还是忍不住要说出来,那怕这声音很小!
李少莉三万元的耳钉刺痛了疫情下困苦的我
李少莉的法国名牌耳钉已经被网友热议了几天,大家在等待当地纪委的调查结果。
讲真,一个副处级干部的收入和三万元的耳钉消费是很匹配的。我不是仇富,我心里的不舒服,来自副局长的奢华装扮和我的生活现状之间巨大的反差。
这些年,我不是不努力,因为突如其来的疫情,投资失败,负债累累,和副局长的生活天壤之别,决定人与人差距的不是辛劳和努力。我看了一下她的履历,她比我大几岁,1966年出生,1984年进内蒙古棉纺织厂工作,那年她18岁。19岁至24岁在卫生局中医学徒班学习。2004--2006年上电大,即38岁到40岁上的电大,发布会上用手指着稿子一句一句地念也就不足为奇了。这一路走来,官至呼和浩特市审批局副局长,副处级干部,有可能和学历、能力无关,而是和其他隐性的因素有关。不知她的多项荣誉:地区模范、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是怎么得来的?和她比,我刻苦求学,通过高考进入大学,本科学历,辛苦多年,艰难求生。这副耳钉,不由人一声叹息:我等的天花板只是人家的地板。
我们老百姓厌烦这种包装出来的奢华气质,不愿意看这种过于讲究的打扮。我们需要的是踏实认真的官员,切实解决实际问题。别再出现因为孩子没有奶粉喝,父亲不得不持刀闯关;因为老人急需救治,家属在大门口苦苦哀求的情况。
公务员电大(公务员制度讲座电大考试)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公务员电大(公务员制度讲座电大考试)、公务员电大(公务员制度讲座电大考试)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