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能否重新报考(公务员还能再报考公务员吗)

事业单位考试网(sydw.cn)最新考试信息:公务员能否重新报考(公务员还能再报考公务员吗),包含报名时间及入口、考试时间、笔试内容等信息,更多事业单位考试内容请查看:事业单位考试内容

  今天给各位分享公务员能否重新报考(公务员还能再报考公务员吗)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公务员能否重新报考(公务员还能再报考公务员吗)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导读目录:

1、公务员能否考公务员(能考公务员吗)

2、公务员能否逆向调动(公务员怎么能调动)

3、公务员能否重复奖励(公务员不再发奖励性奖金)

4、公务员能否重新报考(公务员还能再报考公务员吗)

公务员能否考公务员(能考公务员吗)

公务员能否考公务员(能考公务员吗)

2023新趋势,

怪不得大家都考公务员,

?今年仍然有很多人考公务员的,

支持死刑,三代人不得进入国家公务员机关及事业编制。

张教授说科普重庆交通大学教授

有网友说:如果中国刑法针对贪腐这样规定,贪污受贿一万元以上判十年;贪污受贿十万以上判无期;贪污受贿百万以上判终生监禁且不得减刑也不能假释;贪污受贿一千万以上判死刑,立即执行。这样可能就不会有贪污腐败了。 或许这个标准也太严厉了点,一万就判十年。但个人感觉思路或许没有问题,尤其是贪污受贿,基本上就没有被执行死刑的,确实欠缺震慑力。至少保留某种标准就判处死刑,我个人还是赞同的。不知道大家觉得怎么样呢?

最大的问题是没有学会考试,公务员年年招,为什么不好好考试。 关键是没有考试的准备,只顾上学,没有想到就业。 加油,去努力学习,工作可以不找,把考公务员放第一位。

周少说优质教育领域创作者

“太气人了!”陕西一位家长说,女儿中国地质大学地质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没想到这个专业投简历都投不出去,目前干了个自媒体的外包。听女儿说过完年公司就解散了,真愁人,不到6岁就上学,感觉20多年书白读了。 看完之后,不得不说从该家长的话语中,都能感受到内心的焦虑与担心,觉得女儿堂堂中国地质大学研究生毕业,没想到竟然毕业之后连简历都投不出来,好不容易找到一份工作,过年年公司就解散了,内心真是难以接受。 对于这样的情况,作为过来人,其实非常能理解这样的心情,每一位做父母的,看见孩子这样的现状,都会感到非常担心。 不过,不管怎么说,既来之则安之。就目前而言,地质专业确实在走下坡路,而且本身这个专业就业 面就非常的狭窄,需求的岗位非常少。 当然,也不要这么悲观,可以让女儿选择参加考事业编,比如国土局、地质队、研究院等等,都是一种可行的办法,我相信你女儿堂堂中国地质大学硕士研究生,学术知识还是在的,只要用心努力学习,还是有很大的机会考取。 从长远来说,做自媒体外包,真的没有前途,只能解决当下的工作问题,让孩子最好找地质专业相关的工作,这样才能学有所长,发挥自己地质专业的价值。 所以,还是放好心态,不要过于焦虑与担心,甚至觉得女儿白读了20多年书,实际上并不是如此,刚毕业都会面临这样的问题,而且目前工作也只是暂时的。 对于这样的情况,大家怎么看?该女儿读了20多年书,真的白读了吗?#家长百问百答# #大有学问#

好问题[赞]纳入公务员考试题如何?[灵光一闪]

人生旅程的散文诗

躺平干部问题很严重 我就让大家回答一个小问题。比如放烟花,上级领导让你签订责任书,并提出两点要求: 一禁止燃放,但不许与群众发生冲突,要尊重民意,发生冲突追究责任。 二不管怎样,大气污染指数不合格就必须一票否决,追究责任。 就这两点要求,你回答我,怎么办,回答清楚了,你就不用躺平。

发财的捷径就是考公务员

海上调音师杭州市公务员

2023年1月,吉林2名省管干部被开,1人已经退休3年,1人撑起家业

公务员备考路上三“大坑”,避开就能跑赢大半对手

不要浪费珍贵的“身份”

从省考岗位条件中要求应往届人数占比看,近三年要求应届生身份岗位占比均超50%,对于高校毕业生提升就业率方面依然是一个利好政策。今年应届岗位占比达到了52%,应届生逐渐在考公道路上变为最大的群体之一。所以有志报考公务员等单位的同学,一定要抓住这一两年的黄金时间,多关注考试信息,多参加几场考试,充分利用应届生身份的宝贵机会,上岸的机会也就比别人更大。

不要被一时备考压力击垮

辽宁本次省考备考时间较短,且中间跨年,家人团聚的同时多多少少会感受到来自外界的压力,千万不要被一时的备考压力击垮,如果一时居家静不下心学习,不妨找到共同备考的小伙伴一起努力,共同创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小编建议你如果自学能力较差,自控力不理想,还是尽快找到专业的机构和老师提前制定学习计划,与同道中人一起奋斗,心里的压力也会小一些。

不要一味追求刷题数量

不可否认,题海战术对于公考类考试肯定是有作用的,但是一味的追求刷题量就本末倒置,相信很多同学应该都有买了很多考试用书,结果上岸书做完一半就算不错了,所以说刷题不能光求量,更要求“质”和“效”,在科学的课程体系下学习往往会事半功倍!

#头条创作挑战赛#一百年前的中国人从小就知道,有一技之长不如考公务员当官。

说是说“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但是读书就是为了考科举做官,所以还“万般皆下品,唯有做官高”。

在以前,还真是有钱人才能读的起书。

读不起书的普通人只能老老实实当学徒学手艺。

公务员能否逆向调动(公务员怎么能调动)

公务员能否逆向调动(公务员怎么能调动)

经常看到有网友咨询,说有机会从乡镇、县级部门调省市两级单位,问去不去。这简直是脱裤子放屁,多此一举,有这样的机会还有什么好说的。省市两级单位比县乡两级平台高太多,平台是什么,那是机会,你在县乡辛辛苦苦一辈子得不到的级别,在上面轻轻松松就可以拿到,人往高处走,有什么好犹豫的?再说了,能够这样逆向调动,要么能力超强,要么背后有人,两个条件放在哪里都可以吃得开,还用左顾右盼担心这担心那,怕没前途吗?有选择就有可能,只要方向正确,线路朝上,勇往直前错不了。

#职场微头条# #直言职场#

每一步恰到好处朝中有人好做官。

君临天下121语文高级教师

看了李少莉的履历,才知道什么是恰到好处的华丽转身!差一步,她转不了事业编制;差一步,她成不了公务员;差一步,她就要退休了;差一步,她晋升不到副局长。 她的人生,有许多巧合,有许多时间节点,让人感叹,让人佩服得五体投地。就好像,她的人生,是被设计好的一样。 第一步,工人身份转为事业人员身份。1984年,她进入纺织厂上班,成为工人,第二年她就一边上班一边参加卫生局中医学徒班学习,1990年4月取得中专学历后,李少莉调到医院上班,通过转干或者代干或者聘干,成为事业人员身份(现在叫事业编制),至此,李少莉的身份,成为了“干部”,为她进入机关,成为公务员打下了基础。 第二步,从事业人员到公务员。2003年7月,李少莉调到了卫生局工作,一直到2006年7月提拔。卫生局,是行政部门,至此,李少莉再一次转换身份,由事业编制人员成为了行政干部,即公务员。 这期间,有两个时间节点非常巧合。一、2003年推出了公务员“逢进必考”的做法,就在这一年,李少莉调进了政府机关,工作岗位成为了后来的公务员岗位,她正好踩在“逢进必考”的过渡点上,避免了考试。 二、2006年进行了全国范围内的公务员首次登记。登记要求,从2003年到2006年期间,从事业单位通过调动,进入行政单位的人员,定性为“逆向调动”,违反“凡进必考”程序,不能登记。但首次登记时,如果是副科级,可登记为公务员。而李少莉就在2006年7月,提拔为中蒙医科副科长,符合登记条件。 第三步、通过提拔避免55岁退休。根据相关规定,55周岁是女性公务员和事业编制的法定退休年龄,但在2021年3月1日起,国家实施了正副处级女干部退休年龄的新规,新规规定,正副处级女干部退休年龄延至60周岁。按照规定要求2021年李少莉如果一直是正科级,就要退休。但是,在2020年8月被提拔为副处级,担任副局长,属于副处级干部。那么,按照规定,她自然而然要延长至60岁退休。

哈哈有意思

君临天下121语文高级教师

看了李少莉的履历,才知道什么是恰到好处的华丽转身!差一步,她转不了事业编制;差一步,她成不了公务员;差一步,她就要退休了;差一步,她晋升不到副局长。 她的人生,有许多巧合,有许多时间节点,让人感叹,让人佩服得五体投地。就好像,她的人生,是被设计好的一样。 第一步,工人身份转为事业人员身份。1984年,她进入纺织厂上班,成为工人,第二年她就一边上班一边参加卫生局中医学徒班学习,1990年4月取得中专学历后,李少莉调到医院上班,通过转干或者代干或者聘干,成为事业人员身份(现在叫事业编制),至此,李少莉的身份,成为了“干部”,为她进入机关,成为公务员打下了基础。 第二步,从事业人员到公务员。2003年7月,李少莉调到了卫生局工作,一直到2006年7月提拔。卫生局,是行政部门,至此,李少莉再一次转换身份,由事业编制人员成为了行政干部,即公务员。 这期间,有两个时间节点非常巧合。一、2003年推出了公务员“逢进必考”的做法,就在这一年,李少莉调进了政府机关,工作岗位成为了后来的公务员岗位,她正好踩在“逢进必考”的过渡点上,避免了考试。 二、2006年进行了全国范围内的公务员首次登记。登记要求,从2003年到2006年期间,从事业单位通过调动,进入行政单位的人员,定性为“逆向调动”,违反“凡进必考”程序,不能登记。但首次登记时,如果是副科级,可登记为公务员。而李少莉就在2006年7月,提拔为中蒙医科副科长,符合登记条件。 第三步、通过提拔避免55岁退休。根据相关规定,55周岁是女性公务员和事业编制的法定退休年龄,但在2021年3月1日起,国家实施了正副处级女干部退休年龄的新规,新规规定,正副处级女干部退休年龄延至60周岁。按照规定要求2021年李少莉如果一直是正科级,就要退休。但是,在2020年8月被提拔为副处级,担任副局长,属于副处级干部。那么,按照规定,她自然而然要延长至60岁退休。

绝绝子!!!

君临天下121语文高级教师

看了李少莉的履历,才知道什么是恰到好处的华丽转身!差一步,她转不了事业编制;差一步,她成不了公务员;差一步,她就要退休了;差一步,她晋升不到副局长。 她的人生,有许多巧合,有许多时间节点,让人感叹,让人佩服得五体投地。就好像,她的人生,是被设计好的一样。 第一步,工人身份转为事业人员身份。1984年,她进入纺织厂上班,成为工人,第二年她就一边上班一边参加卫生局中医学徒班学习,1990年4月取得中专学历后,李少莉调到医院上班,通过转干或者代干或者聘干,成为事业人员身份(现在叫事业编制),至此,李少莉的身份,成为了“干部”,为她进入机关,成为公务员打下了基础。 第二步,从事业人员到公务员。2003年7月,李少莉调到了卫生局工作,一直到2006年7月提拔。卫生局,是行政部门,至此,李少莉再一次转换身份,由事业编制人员成为了行政干部,即公务员。 这期间,有两个时间节点非常巧合。一、2003年推出了公务员“逢进必考”的做法,就在这一年,李少莉调进了政府机关,工作岗位成为了后来的公务员岗位,她正好踩在“逢进必考”的过渡点上,避免了考试。 二、2006年进行了全国范围内的公务员首次登记。登记要求,从2003年到2006年期间,从事业单位通过调动,进入行政单位的人员,定性为“逆向调动”,违反“凡进必考”程序,不能登记。但首次登记时,如果是副科级,可登记为公务员。而李少莉就在2006年7月,提拔为中蒙医科副科长,符合登记条件。 第三步、通过提拔避免55岁退休。根据相关规定,55周岁是女性公务员和事业编制的法定退休年龄,但在2021年3月1日起,国家实施了正副处级女干部退休年龄的新规,新规规定,正副处级女干部退休年龄延至60周岁。按照规定要求2021年李少莉如果一直是正科级,就要退休。但是,在2020年8月被提拔为副处级,担任副局长,属于副处级干部。那么,按照规定,她自然而然要延长至60岁退休。

体制内的人一般都会懂得!

君临天下121语文高级教师

看了李少莉的履历,才知道什么是恰到好处的华丽转身!差一步,她转不了事业编制;差一步,她成不了公务员;差一步,她就要退休了;差一步,她晋升不到副局长。 她的人生,有许多巧合,有许多时间节点,让人感叹,让人佩服得五体投地。就好像,她的人生,是被设计好的一样。 第一步,工人身份转为事业人员身份。1984年,她进入纺织厂上班,成为工人,第二年她就一边上班一边参加卫生局中医学徒班学习,1990年4月取得中专学历后,李少莉调到医院上班,通过转干或者代干或者聘干,成为事业人员身份(现在叫事业编制),至此,李少莉的身份,成为了“干部”,为她进入机关,成为公务员打下了基础。 第二步,从事业人员到公务员。2003年7月,李少莉调到了卫生局工作,一直到2006年7月提拔。卫生局,是行政部门,至此,李少莉再一次转换身份,由事业编制人员成为了行政干部,即公务员。 这期间,有两个时间节点非常巧合。一、2003年推出了公务员“逢进必考”的做法,就在这一年,李少莉调进了政府机关,工作岗位成为了后来的公务员岗位,她正好踩在“逢进必考”的过渡点上,避免了考试。 二、2006年进行了全国范围内的公务员首次登记。登记要求,从2003年到2006年期间,从事业单位通过调动,进入行政单位的人员,定性为“逆向调动”,违反“凡进必考”程序,不能登记。但首次登记时,如果是副科级,可登记为公务员。而李少莉就在2006年7月,提拔为中蒙医科副科长,符合登记条件。 第三步、通过提拔避免55岁退休。根据相关规定,55周岁是女性公务员和事业编制的法定退休年龄,但在2021年3月1日起,国家实施了正副处级女干部退休年龄的新规,新规规定,正副处级女干部退休年龄延至60周岁。按照规定要求2021年李少莉如果一直是正科级,就要退休。但是,在2020年8月被提拔为副处级,担任副局长,属于副处级干部。那么,按照规定,她自然而然要延长至60岁退休。

这种履历(颜值)好多事业单位都有,好奇怪啊。贴个评论[呲牙]

君临天下121语文高级教师

看了李少莉的履历,才知道什么是恰到好处的华丽转身!差一步,她转不了事业编制;差一步,她成不了公务员;差一步,她就要退休了;差一步,她晋升不到副局长。 她的人生,有许多巧合,有许多时间节点,让人感叹,让人佩服得五体投地。就好像,她的人生,是被设计好的一样。 第一步,工人身份转为事业人员身份。1984年,她进入纺织厂上班,成为工人,第二年她就一边上班一边参加卫生局中医学徒班学习,1990年4月取得中专学历后,李少莉调到医院上班,通过转干或者代干或者聘干,成为事业人员身份(现在叫事业编制),至此,李少莉的身份,成为了“干部”,为她进入机关,成为公务员打下了基础。 第二步,从事业人员到公务员。2003年7月,李少莉调到了卫生局工作,一直到2006年7月提拔。卫生局,是行政部门,至此,李少莉再一次转换身份,由事业编制人员成为了行政干部,即公务员。 这期间,有两个时间节点非常巧合。一、2003年推出了公务员“逢进必考”的做法,就在这一年,李少莉调进了政府机关,工作岗位成为了后来的公务员岗位,她正好踩在“逢进必考”的过渡点上,避免了考试。 二、2006年进行了全国范围内的公务员首次登记。登记要求,从2003年到2006年期间,从事业单位通过调动,进入行政单位的人员,定性为“逆向调动”,违反“凡进必考”程序,不能登记。但首次登记时,如果是副科级,可登记为公务员。而李少莉就在2006年7月,提拔为中蒙医科副科长,符合登记条件。 第三步、通过提拔避免55岁退休。根据相关规定,55周岁是女性公务员和事业编制的法定退休年龄,但在2021年3月1日起,国家实施了正副处级女干部退休年龄的新规,新规规定,正副处级女干部退休年龄延至60周岁。按照规定要求2021年李少莉如果一直是正科级,就要退休。但是,在2020年8月被提拔为副处级,担任副局长,属于副处级干部。那么,按照规定,她自然而然要延长至60岁退休。

这文章写的好

君临天下121语文高级教师

看了李少莉的履历,才知道什么是恰到好处的华丽转身!差一步,她转不了事业编制;差一步,她成不了公务员;差一步,她就要退休了;差一步,她晋升不到副局长。 她的人生,有许多巧合,有许多时间节点,让人感叹,让人佩服得五体投地。就好像,她的人生,是被设计好的一样。 第一步,工人身份转为事业人员身份。1984年,她进入纺织厂上班,成为工人,第二年她就一边上班一边参加卫生局中医学徒班学习,1990年4月取得中专学历后,李少莉调到医院上班,通过转干或者代干或者聘干,成为事业人员身份(现在叫事业编制),至此,李少莉的身份,成为了“干部”,为她进入机关,成为公务员打下了基础。 第二步,从事业人员到公务员。2003年7月,李少莉调到了卫生局工作,一直到2006年7月提拔。卫生局,是行政部门,至此,李少莉再一次转换身份,由事业编制人员成为了行政干部,即公务员。 这期间,有两个时间节点非常巧合。一、2003年推出了公务员“逢进必考”的做法,就在这一年,李少莉调进了政府机关,工作岗位成为了后来的公务员岗位,她正好踩在“逢进必考”的过渡点上,避免了考试。 二、2006年进行了全国范围内的公务员首次登记。登记要求,从2003年到2006年期间,从事业单位通过调动,进入行政单位的人员,定性为“逆向调动”,违反“凡进必考”程序,不能登记。但首次登记时,如果是副科级,可登记为公务员。而李少莉就在2006年7月,提拔为中蒙医科副科长,符合登记条件。 第三步、通过提拔避免55岁退休。根据相关规定,55周岁是女性公务员和事业编制的法定退休年龄,但在2021年3月1日起,国家实施了正副处级女干部退休年龄的新规,新规规定,正副处级女干部退休年龄延至60周岁。按照规定要求2021年李少莉如果一直是正科级,就要退休。但是,在2020年8月被提拔为副处级,担任副局长,属于副处级干部。那么,按照规定,她自然而然要延长至60岁退休。

公务员能否重复奖励(公务员不再发奖励性奖金)

公务员能否重复奖励(公务员不再发奖励性奖金)

提高投资回报率,减少政策性亏损,杜绝重复投资,公务员带头降薪,多管齐下,共克时坚!

第一财经第一财经官方账号

过紧日子!财政部盘活这些资产,涉及40万亿

一个体制内公务员的真实感受,奉劝那些想进入体制内的人三思而后行!

公务员,也就是我们俗称做官的。可能在中国这个社会,自古以来,人们就以官为本,至今有这种思想的人的大有人在。

因为官字两张口,掌握了权力,掌握了资源,比一般老百姓过得更舒服更滋润。自然而然,人人都想着去当官。

古代做官有禅让制,察举制,科举制等,而现代,在中国来说主要是考试。“凡进必考”是常态,当然也有少量其他方式可以进入体制内。

现代国家公务员的考试主要有国家举办的考试,有省举办的考试,还有一些比较大的城市也会举办考试,这是最主要的三种途径。

一般在考试前一个月左右,官方网站就会发布考试公告,把招录的详细内容讲清楚,指导考生如何报名,如何考试等。

等考试成绩出来后,官方网站会第一时间更新状态,发布进入面试的名单。这时候,就要关注网站发布的信息,看看自己有没有进入面试。

一般情况下是按照一比三的比例排列的。比如某单位招一个人,往往会排前三名的人。有可能这三个人的成绩有高有低,也有可能三个人的成绩一样。因为很多人专职考公务员,准备个一年半载的,参加各种培训班,自然而然就将成绩给拉高了。

前十年的总分一般在120分(行测加申论)左右,就比较有希望进入面试。而这几年,大量的人去考试,竞争白热化,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很多省考的岗位多在130分以上,甚至还有人能考140多分接近150分的,大有人在。

面试名单确定后,举办方就会统一组织面试考试。面试的方式有可能是单独地回答问题,也有可能是无领导小组考核等。

最后,考试举办方会根据笔试成绩和面试成绩的综合情况确定录取名单。后期还要进行体检,政审等环节。相对古代来说,多了不少麻烦。

如此,一场考试下来,就像古代的科举考试一样,几家欢喜几家愁。而事实上是,喜者少,愁者多。因为录取的比例实在太低了,竞争实在太激烈了。有些岗位的竞争比高达几万比一,几千比一,就算是几十比一,竞争也太大了。在大家实力都差不多的情况下,你不能保证你就是最幸运的那一个。能从千军万马杀出来的,估计都是祖坟冒青烟了。

我认为,公务员也就是一种职业而已。不管考没考上,都要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得之我幸,失之我命。公务员的编制数量就那么多,不可能所有的大学生都跑去当公务员吧?要是那样的话,谁去当农民?谁去当工人?整个社会怎么发展运转?

看看如今的各种公职考试的火爆场面,就很能说明一个问题,太多的大学生,硕士生,甚至博士生都想进入体制内。而我认为这种现象是极其不正常的。宝贵而优秀的人才理应更多地去发明和创造,用自己的所学专业知识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创造实打实的价值,而不仅仅是为了升官发财而努力奋斗一生。

其实,进入体制内又怎么样呢?公职无非就是一份稳定的工作,基本上不会失业。每天重复做着一些可能许多人并不喜欢的事情,端茶倒水,伺候领导,没日没夜地加班加点赶材料(尽管这些材料时效性很低,没有多大意义),或者就是去做做群众维稳工作。专技岗可能还好一点,因为可以做一些专业相关,自己擅长的事情。

体制内事情很琐碎很繁杂,一开始可能还能忍受,但是时间长了,人要么就会发疯要么就会麻木,对未来产生深深的迷惘。特别是受过了硕士,博士专业训练的人,本来可堪大用,结果偏偏外行指导内行,让你天天干没什么技术含量的活儿,大材小用的实在太多了。

人在这种环境下,不荒废专业知识才怪。如此,国家花高代价培养出来的这些人才真正的意义又何在呢?

而在待遇方面,很多人都会说公职旱涝保收,甚至还想着会有擦边球的灰色收入。我只想说“呵呵”。时代早已经不一样了。旱涝保收没有错,但是工资收入都是有国家标准的,很多地方拿那么点工资基本上就是养家糊口。至于奖金,那也得单位评上了什么先进再加上单位有钱才有的发。而且现在都在退,以后会怎么样谁也说不准。至于灰色收入嘛,呵呵,现在政策那么紧,你敢伸手吗?要知道出来混总是要还的!

而升职这个话题也是十分沉重的。中国是人情社会,很多时候并不是看你勤勤恳恳做事就会考虑提拔你的。左右升职的人为因素实在太多了。关系盘根错节,利益纠葛十分复杂。懂的自然能懂。想上位者多如牛毛,古人早就说过,想升官发财者多如过江之鲫。

我认为,体制内看着风光亮丽,其实并不适合每个人。尤其是那些喜欢自由的,喜欢闯荡的人。因为整个体制都在收紧,上层要加强各种管理嘛,因此制内的规矩是很多的。喜欢自由的,喜欢闯荡的,哪里受得了呢?

个人认为,进不进入体制内,先要考虑清楚,全面地分析自己的情况。如果觉得自己合适,那就勇敢地去追吧。如果认为自己不合适,那就换一种职业,也不会饿死。人生短短几十年,不要老是纠结,不要老是有围城的心理。快乐一点过一生不好吗?

【10月~12月份机关事业单位退休和在职人员收入迎来大变化!比企业要高很多吗?好几笔钱要涨了,快来看看有没有你?】四笔待遇有新动态,值得看看。[呲牙][呲牙][大笑][大笑][赞][赞]

10月到年底的这段时间,各位公务员,教师,事业单位的职工,还有已经退休的体制内的人员,要特别注意了,你们的待遇将会迎来重大变化。有的人会增加收入几万元。[赞][赞]

共分为四笔重要的待遇,我们一起来看一下。[玫瑰][玫瑰]

看看你能享受几笔呢?

公务员能否重新报考(公务员还能再报考公务员吗)

公务员能否重新报考(公务员还能再报考公务员吗)

【提醒!#国考考点今起开始重新选择确认# 】为便利报考者参考、减少人员流动,请已完成报名确认并缴费的报考者,于2022年12月19日0:00至12月21日24:00期间,登录“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23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专题网站”(网页链接),进入“考生考务入口”栏目,对考试地点进行重新选择(确认),根据个人情况就近就便参加考试;放弃参加本次笔试的,可于2022年12月19日0:00至12月21日24:00期间,在线提交退费申请(方法同上),经审核后退返已缴纳的考试费用。

未在规定时间内对考试地点进行重新选择(确认)或者提交退费申请的,视为在初始选择的考试地点参加考试。(国家公务员局官网)

【考生注意!#国考考点今日起重新选择确认#】为便利报考者参考、减少人员流动,请已完成报名确认并缴费的报考者,于2022年12月19日0:00至12月21日24:00期间,登录“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23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专题网站”(网页链接),进入“考生考务入口”栏目,对考试地点进行重新选择(确认),根据个人情况就近就便参加考试。(人民日报)

【考生注意!#国考考点今日起重新选择确认#】为便利报考者参考、减少人员流动,请已完成报名确认并缴费的报考者,于2022年12月19日0:00至12月21日24:00期间,登录“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23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专题网站”(网页链接),进入“考生考务入口”栏目,对考试地点进行重新选择(确认),根据个人情况就近就便参加考试。(人民日报)网页链接


公务员能否重新报考(公务员还能再报考公务员吗)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公务员能否重新报考(公务员还能再报考公务员吗)公务员能否重新报考(公务员还能再报考公务员吗)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标签: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皆为本站原创文章。

转载注明出处:http://www.sydw.cn/sydwksm/1833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