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中层管理者薪酬制度(国企管理层薪金)

事业单位考试网(sydw.cn)最新考试信息:国企中层管理者薪酬制度(国企管理层薪金),包含报名时间及入口、考试时间、笔试内容等信息,更多事业单位考试内容请查看:事业单位考试内容

  今天给各位分享国企中层管理者薪酬制度(国企管理层薪金)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国企中层管理者薪酬制度(国企管理层薪金)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导读目录:

1、国企中层管理者培训课件(企业中层管理者培训内容)

2、国企中层管理者薪酬制度(国企管理层薪金)

国企中层管理者培训课件(企业中层管理者培训内容)

国企中层管理者培训课件(企业中层管理者培训内容)

在国企,怎么和上司相处比较好?

1、无论何时何地,都要懂得尊敬上司,让上司有面子,有权威,有掌控感。

2、任何事项都要懂得先执行,不要当面拒绝,确实存在问题的时候,想好利他原因,在私底下去沟通。

3、以上司的利益为中心,凡事都能站在他的角度去思考利弊,出发点都是为了上司,如此可以让上司对你产生信任。

4、对于事情的进展,要做好事中的反馈及汇报,涉及超出你能力范畴的事项,要及时请示领导。

5、千万不要擅作主张,不能先斩后奏,哪怕你的做法再正确,都会让上司对你产生不满。

6、态度比做事更重要,让上司感受到你对他的敬意跟忠诚,会让你事半功倍,反之,就是让自己徒劳无功。

7、上司有想法的时候,你最好没想法,哪怕你的想法好上天,表现得比上司聪明,是最大的愚笨。

8、永远要有当绿叶的思维,要懂得衬托上司这朵红花,主角肯定是上司,你能领个奥斯卡最佳配角,就是成功。

9、跟上司要保持合适的距离,太远容易让上司忽视你,太近容易扎伤自己。距离有时候会产生美,特别遇到一些私密的事情,要懂得及时抽身。

10、要想进步,就得努力成为上司的嫡系,不然你肯定无法分口汤喝,聪明人懂得为上司鞍前马后,又愿意纳投名状,这样才能跟着上司吃香喝辣。

在国企,升职加薪,是能力重要,还是人际关系重要?

以小编多年的经验,能力仅是基础,人际关系则是命脉。

能力只能让你有一席生存之地,但是人际关系则会让你扶摇直上九万里。

这里举个实在的例子。

不是小编自夸,在所在公司,能力还是超出其他中层一筹,从担任部门经理助理至今,已经10多年,目前还是一个部门经理。

只因为我的人际关系欠缺,这一点指的是天线的力量。

而之前有一个女下属,通过人际关系的运作, 早已成为我仰望的存在。

3年多时间,换了好几个公司,目前已经是某个公司副总经理。

她的能力,说实话,我是看不到的,特别是做事的能力。

当然有个能力特别出色,那就是说“美丽的废话”的能力。

另外一个就是跟高层领导接洽的能力,天天就是往领导那边跑。

谁让我跟董宇辉一个级别的,而她跟刘亦菲一个档次的。

哪个领导会喜欢兵马俑的造型,又有哪个领导不喜欢仙女类型的。

当然我不是造谣她上面有人,而是人家关系出色。

以小编的实在例子, 你就该明白,能力根本无法决定你的升职加薪,而只有关系才可以。

这其实就是国企职场的晋升本质。

领导提拔某个人,绝对不是看能力,而是看他背后的因素,而是他的潜在价值。

不要以为我腹黑, 也不要以为我抹黑。

客观存在的事实,不因我的揭露而改变,也不因我的描述而消失。

智者,永远是在看清真相之后,去改变自己的思维,去弥补自己的不足,去营造自己的人际关系网。

愚者,才会批评他人的阿谀奉承、溜须拍马,甚至不惜牺牲某些因素。

国企中层管理者薪酬制度(国企管理层薪金)

国企中层管理者薪酬制度(国企管理层薪金)

马太效应

国企都是这样,典型利益群体的权力输送。本来在职时就享受远高于劳动者或一般员工的薪资和福利待遇。退出中高层职位(退二线)后,即使不上班,企业仍然给予全部岗位薪资(有的可能减小比例的绩效工资)。而一般员工则被要求内退,只发一定比例的岗位工资,显现出极不公开的阶级差别。某种程度讲,国企三项制度改革中,起码分配制度改革是失败的,也是造成国企效率低下、质量低下、发展动力不足的重要原因,也是造成基尼系数高居不下、二极分化严重的重要因素。由于国企基数大,有人认为,要实现共同富裕,得先从国企的分配制度失衡抓起。国企分配制度不公的问题不解决,不仅是国有资流失,还必然带来诸多社会问题,也与咱党的初心相背。

解决金融业高薪问题,不能只是发一纸“限薪令”了事关键要看实际执行效果,建议将限薪扩大到整个垄断行业的国企。

中金公司员工曝出8万月薪之后,金融业高得离谱的高薪成为舆论风口,金融业薪酬管理新规定重磅来袭。

前不久,财政部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国有金融企业财务管理的通知财金〔2022〕87号》。《通知》重点要求国有金融企业的工资加大对一线员工、基层员工的倾斜力度,同时要求金融企业建立健全薪酬分配递延支付和追责追薪机制。

实际上,金融业高薪一直是并不新鲜的老话题。今年以来,金融业高薪话题多次引发社会争议。其中,1月份中泰证券因分析师在网络平台晒出月均税前收入超过10万元。4月份,南京银行以人均62.78万元年薪居上市银行薪酬榜首上热搜。

近十年来,金融业也相继出台各类关于薪酬管理的规定,但实际效果并不如人意。早在2009年财政部就发过一次“限薪令”。当时就要求,国有金融企业负责人最高年薪为280万元人民币,且是税前收入,要依法缴纳个人所得税。显然当年这一规定执行效果差强人意。

前些时,中金公司员工妻子在社交平台上晒出丈夫月均收入8.25万元的收入证明,将“金融业高薪”这一话题推上舆论风口。

金融业的高新问题,集中表现为高管高薪。据同花顺iFinD数据,2021年人均薪酬最高的前两大行业均为金融业,分别是银行和非银金融,人均薪酬均超过35万元。相比人均薪酬最少的纺织服饰,银行业人均薪酬是其4倍多。

以中金公司为例,2021年中金公司员工人均年薪为98.3万元。其中,多名高管的薪酬超过800万元。而这还是降薪后的水平,2020年,中金公司共有4名高管薪酬超过1500万。

此外,也体现在高管与员工薪酬差距悬殊,基层一线员工收入过低。此次财政部的《通知》对于缩小内部差距进行重点改革。

金融业“限薪令”别只看文件说得怎么头头是道,关键还是要看落实效果如何。不管是限制薪酬也好,优化分配也好,都不能“有名无实”,更不能是一笔“糊涂账”。

限薪是走共同富裕道路的重要一环,以前的薪金制度太乱了,特别是企业高管的薪金制度很不合理,即使是股份制企业还是民营企业都要有限制措施,对企业员工的收入要有保障措施。

金融行业利润率高,行业整体收入高一些也可以理解,也是符合市场规律的。但是,既然是实体经济撑起了国家发展的基础,而发展的红利却大多数被金融从业者独占。中金公司2021年人均年薪98万元,位居券商行业第二,远超行业平均水平。相对于默默奉献在科研攻关的科研工作者和实体经济一线的劳动者,金融行业和某些垄断行业从业者,他们对社会进步和国家发展有多少实质性的贡献?凭什么金融行业和烟草等垄断行业从业者获得高薪,难道这就是社会公平?

即便是在金融行业内部,也存在收入分配极不公平的问题。往往工作量最大最辛苦的一线基层员工收入最低,而高层甚至不少中层高管收入高得离奇。金融行业的高薪其实是建立在对中高层管理层对基层员工的剥削和行业资源的垄断之上,实质不外乎行业垄断和剥削。

解决金融业高薪问题,不能只是发一纸“限薪令”了事,而要督促证券、银行等各行业机构将限薪令真正落实到位,要纳入金融行业巡视整改的范围,要“回头看”,适时公布各行业落实效果,对无视限薪令的机构要坚决查处。总之,不能只是发一纸“限薪令”了事,关键要看实际执行效果。

高薪问题不只是存在于金融行业,还存在于烟草等其他垄断性行业国企。建议对包括烟草等在内的所有垄断行业国企都制定和实施相应的限薪令,决不允许显示公平的分配不公问题继续重演。


国企中层管理者薪酬制度(国企管理层薪金)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国企中层管理者薪酬制度(国企管理层薪金)国企中层管理者薪酬制度(国企管理层薪金)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标签: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皆为本站原创文章。

转载注明出处:http://www.sydw.cn/sydwksm/1805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