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各位分享在职公务员可以可以辞职(在职公务员可以辞职参加国考吗)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在职公务员可以可以辞职(在职公务员可以辞职参加国考吗)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导读目录:
1、在职公务员参加国考(在职公务员参加国考进面后能被录用吗)
在职公务员参加国考(在职公务员参加国考进面后能被录用吗) ♂
在职公务员参加国考(在职公务员参加国考进面后能被录用吗)大后天就是公务员国考了,我一个在职备考的朋友,单位周六要正常上班不说,给领导请一天假还不给批,我看这种单位真是没啥待下去的必要了,真不知道这次国考他能不能去参加[鼾睡]。
#国考# 截止至2022年10月31日17:00,23国考广东考区已有100170人报名!其中审查通过人数为78134人,待审查人数为22036人,无人审查通过岗位为37个。 截至10月31日17:00,据统计,国考职位中工作地点在广州的职位总报名人数已达25039人,待审人数为4903人 ,审核通过总人数为20136人,最高竞争比38.11:1,8个岗位无人报考。
#2023国考##万人抢一岗 为什么国考爆火##2022国考# 不出意外的话,今年的国考应该又是一片红海,2022年计划招录31234人,实际考试142.2万人,平均招录比为45比1。一是今年的应届毕业生基数本身就大,二是前两年没考上公务员的考生继续参考,三是经济不景气,很多其他行业的在职人员要通过国考试试水。所以,今年国考一次过的机会并不大。 首先要明白一个血泪教训: 考得好不如报得好! 其次要明白一个中心思想: 今年最重要的不是考到哪,而是要考上。 最后要明白一个历史规律: 没有白费的功夫,也没有白得的馅饼。
国考上岸学姐给应届考公的一些肺腑之言!|||应届生考公,真的不要太香了好嘛!有应届身份加持,可选择的岗位相对较多,而且竞争压力也会更小;并且学习状态相对在职备考来说,会好很多!所以一定要抓住这个机会呀!#公考经验# #公考上岸指南# #公考备考# #备考计划# #如何准备公考呢#
在职人员考公国考省考备考思想指导
(一)效率为王
效率是备考者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对于在职备考者,简单地说就是两方面,一是学习的时间就专注学习,二是见缝插针地学习。
第一方面看似简单,但是真正能做到的人很少,我也做不到。要做到专注学习,第一是一次性学习时间不要太长。
我认为一次性学习2-3小时即可,那种周末从早学到晚的计划不现实,如果你是个中学生还可以试试,但是毕竟你已经工作几年了,你的肚子已经起来了,养生壶也用上了,你的青春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第二是别逼着自己学习,你要实在想打游戏,你就好好打游戏,瘾过足了再学习,你要想陪你女朋友或者男朋友,你就陪够了再学习。
我有时也会厌学,主要是英雄联盟太好玩了,解决方法就是瘾大的那两天索性晚上不学习,就打游戏,然后发现从黄金掉到白银了,非常之沮丧,就回去学习了。
当然如果你玩的瘾过不够、你女朋友或者男朋友陪不够,那说明你自制力太差,你不解决这个问题你就不适合考公。
第二方面,作为在职狗,供你支配的学习时间非常有限。
所以一定要学会见缝插针,我每天通勤时间大概三个小时,用这些时间在app上刷了一万多道题、听了很多常识课,午休少睡半个小时,读人民日报评论公众号的文章。
如果你白天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基础上还有时间,那也一定要用来学习,这样你晚上和周末的压力会小一些,你打游戏刷剧的负罪感也会少一些。
(二)打赢持久战
一旦你做了决定,你就要有必胜的决心,“只是牺牲会很大,要经过一个很痛苦的时期。”
我作为智商中等、工作又比较忙的备考者,前前后后准备了一年多,我相信绝大多数在职备考者也会花比较长的时间准备。要赢得这场持久战,一方面是要保持战略定力。
备考期间,你可能会碰到到各种不利于你备考的信息和压力,比如你家人不赞成,你朋友暗讽,你听说你想考的部门今年缩招,或者某段时间你做某类题的正确率会突然降低等等。
此时你的心态不能崩,你做考公这个决定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放弃是不可能放弃的,冷静应对和解决你遇到的问题即可。
另一方面还是要保证效率,但不一定是微观的每一天都持续高效(因为这几乎不可能),而是在一段较长的时期内保持相对高水平的较稳定的效率。
不稳定会带来不均衡,将使你的学习效果大打折扣,也有可能使你焦虑。
(三)平衡备考与生活
我认为在职准备公考其实是一个机会成本比较低的选择,你绝对不用为此放弃你的工作、你的女朋友男朋友、你的游戏或者别的爱好。
要在战略上兢视敌人,把备考当作你生活中新增的一个小目标,不要把自己想的很苦很惨。
在职人员国考省考备考计划分享
(一)结合自身情况合理制定计划
制定合理可行的学习计划至关重要。我在最开始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也看了很多谈学习计划的经验心得贴,但最终还是认识到适合自身情况的计划才是好计划。
一是要清楚地认识到自己有多少时间可用,晚上有多少时间、中午有多少时间、周末有多少时间、通勤有多少时间等等,根据时段特性确定学习内容。
比如通勤时间刷言语和判断题,午休时间读评论文章,晚上做资料分析、写申论小题、读书、练字,周末做模考等等。
二是要准确认知自己的弱项。如果你还不知道自己弱项是什么,可以做一些套题,哪些模块最费劲、最花时间、正确率最低,哪些就是你的弱项。
要把这些弱项作为主要矛盾猛攻,否则你刷再多题也没用。我自己是逻辑填空和图推比较菜,另外资料分析正确率不稳定,我做题时就侧重这三块。
这里顺便说一下,有不少人说行测要刷一万道题或者多少多少题,我认为没有参考价值,有人做3千道题就能考75甚至更高,有人3万道了还是60多。
我自己刷了2万道,但是再让我刷2万道我可能还是这个分,已经到我的上限。
(二)我的计划
下面简单说一说我的计划供大家参考。
首先是我的可用时间,我工作比较忙,天没有学习时间,正常情况下每天要工作到晚上7点才能下班,到家是8点,家里有个四脚吞金兽巡完再吃点东西就是9点。
每年会有2-3个月需要经常加班到很晚,除去这两三个月,平时偶尔加班到很晚,但是周末加班比较少。平均每个月出一次差,5天左右。
2019年我开始接触公考,做过一些题、听过一些课,但是准备不是很系统,真正开始系统准备是过了2019年春节。我把准备时间拆成4段,2-4月,5-7月,8-9月,10月-考试。
我不列出每个阶段的具体计划了,只说一下每个阶段的学习重点和每日的大概时间安排。
第一阶段不看申论(读书除外)只做行测,每天晚上所有题型基本都做,每周末做一套模考+复盘,同时把数学涉及的知识学了一遍,另外每周末听一节常识课。
第二阶段分了一些精力到申论上,晚上回家上申论网课、做作业,行测除了通勤时间刷题外,晚上只保留资料分析和数学,从这个阶段开始以后周中基本能坚持每天晚上做一到申论小题。
周末还是做行测模考和听常识课。第三阶段放了个年假有点飘了,复习不是很系统,这段时间打游戏比较多,但是坚持了几个事:
1.申论每周练4-5道题;
2每周一套行测模考加复盘;
3.攻克了自己的弱项逻辑填空和图推;
4.阅读没有断。
第四阶段我工作开始忙起来了,晚上经常没时间复习,出差频率也增多了,不过说实话进入十月我感觉自己学得差不多了,想要有再大的提升也难了,只要保持状态就可以了。
所以这段时间就是按部就班的做做题、参加一下模考。不过这段时间重点保证每天一套资料分析,最后基本稳定在27分钟正确率95%以上,另外这段时间由于出差多的缘故,利用路上的时间集中把常识课又听了一遍。
现在回想起来,考前那一周我还在外面组织会议累得半死,本来会议要组织到24号,就是考试那天,正好那周我家四脚吞金兽得趾间炎了,以此为借口和领导请了假跑回来的,到了北京是周五夜里了,周六缓了一天就上考场了,心里是做好状态不好考不进面试的准备时间安排方面大概是这样的:
1.早晨上班路上15道言语+15道判断。
2.工作日午休时间看人民日报评论公众号的文章
3.晚上下班路上读书
4.晚上9点-11点30学习,包括做行测题、申论小题、练字、读书等,不同阶段侧重点不同
5.每周末大概学习一天,其中半天行测模考+复盘,半天听常识课,此外还会读读书。我认为周末没必要坐那学两天,毕竟人已经老了受不了了,我剩下的那一天会打扫打扫家、和同学朋友聚聚、带狗出去玩玩、打打游戏什么的。
6.节假日会根据放假时间安排学习,不过也会留一些时间放松。
另外这只是我的纸面计划,实际我只执行了70%左右。之所以制定相对紧凑的计划,是因为求其上者得其中,我从来不认为自己有能力和毅力去100%完成它。
2022年国考人数将首次突破200万,为什么大学毕业生和其他在职人员这么热衷于国考,甚至愈演愈烈。因为现实疫情,教育培训、旅游、洗浴、旅店、饭店、游乐场等第三产业受到比较大的影响,相关从业人员收入降低甚至面临失业。公务员、事业单位是吃皇粮的,只要你正常工作,就是一辈子铁饭碗,疫情期间收入还是比较稳定的,社会地位也可以。特别好的企业,比如华为中兴百度阿里,收入高,发展好,但是需要好学校高学历。大部分大学生做不到,因此他们就将第一选择瞄准国考,先考国家公务员,省会公务员,不行就地级市,区域县。这就是现实决定了选择。[灵光一闪][灵光一闪]
2022国考来了!!!!!!
快来看看报考条件吧
一、报考条件
报考者应当具备下列资格条件:
(一)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二)年龄一般为18周岁以上、35周岁以下(1985年10月至2003年10月期间出生),对于2022年应届硕士、博士研究生(非在职人员),放宽到40周岁以下(1980年10月以后出生);
(三)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
(四)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行;
(五)具有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和心理素质;
(六)具有符合职位要求的工作能力;
(七)具有大学专科及以上文化程度;
(八)具备中央公务员主管部门规定的拟任职位所要求的其他资格条件。
中央机关及其省级直属机构除部分特殊职位和专业性较强的职位外,主要招录具有2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的人员。市(地)级及以下直属机构主要招录高校应届毕业生。基层工作经历,是指在县(市、区、旗)、乡(镇、街道)党政机关,村(社区)党组织或者村(居)委会,以及各类企业、事业单位工作过(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不在此列)。在军队团和相当团以下单位工作的经历,退役士兵在军队服现役的经历,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到高校毕业生实习见习基地(该基地为基层单位)参加见习或者到企事业单位参与项目研究的经历,可视为基层工作经历。报考中央机关的,曾在市(地、州、盟)直属机关工作的经历,也可视为基层工作经历。直辖市区(县)机关工作经历视同为基层工作经历。基层工作经历计算截止时间为2021年10月。
地处艰苦边远地区的县(区)级及以下直属机构,根据《关于做好艰苦边远地区基层公务员考试录用工作的意见》,可以采取降低学历要求、放宽专业条件、不限制工作年限和经历、单独划定笔试合格分数线等措施,适当降低进入门槛。对于通过降低进入门槛等倾斜政策录用的人员,应当在所报考市(地、州、盟)辖区内的艰苦边远县乡机关最低服务5年(含试用期);未满5年的,不得交流(含公开遴选)到本市(地、州、盟)内的上级机关和非艰苦边远地区的机关,也不得交流(含公开遴选)到本省(自治区、直辖市)内其他市(地、州、盟)和其他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机关(包括其中艰苦边远地区的机关)。
现役军人、在读的非应届毕业生、在职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机关(单位)工作人员,不能报考。
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的人员、被开除中国共产党党籍的人员、被开除公职的人员、被依法列为失信联合惩戒对象的人员,在各级公务员招考中被认定有舞弊等严重违反录用纪律行为的人员,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机关(单位)工作人员被辞退未满5年的,以及法律法规规定不得录用为公务员的其他情形的人员,不得报考。
报考者不得报考录用后即构成公务员法第七十四条第一款所列情形的职位,也不得报考与本人有夫妻关系、直系血亲关系、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以及近姻亲关系的人员担任领导成员的用人单位的职位。
二、报考程序
(一)职位查询
各招录机关的招考人数、具体职位、考试类别、资格条件、咨询电话等详见《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22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招考简章》(以下简称《招考简章》),有关报考政策规定、报名网络技术和考场考务安排等事宜详见《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22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报考指南》(以下简称《报考指南》)。《招考简章》、《报考指南》通过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22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专题网站(以下简称考录专题网站,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22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专题)公布。
报考者对《招考简章》中有关职位的专业、学历、学位、工作经历等资格条件有疑问需要咨询时,可直接与招录机关联系。
(二)网上报名
本次招考主要采取网上报名方式,按照以下程序进行:
在职公务员可以可以辞职(在职公务员可以辞职参加国考吗) ♂
在职公务员可以可以辞职(在职公务员可以辞职参加国考吗)服务基层项目人员什么意思(服务基层项目人员岗位怎么样)
在职公务员可以国考吗(在职公务员不能考国考) ♂
在职公务员可以国考吗(在职公务员不能考国考)全日制大专在职人员也能报考啦 #全日制
云南省自然资源厅下属单位招人了,省厅岗位,挺诱惑人的,但是居然规定在职在编人员不能报考。太可恶了,编制也有好坏,谁不想往高处走,凭什么堵住大家上升的通道呢?到底的谁发明在编人员不能报考的,现在这个单位,处于改企状态。每个月除了三千多工资,没有其他绩效工资,每天还加班加点到工作,还经常野外爬大山,真的想早点跑出去,在这里直接混不下去了。让我多干活,让我加班可以,但是得给钱。工资低也可以,但是请不要让我加班加点分干活。目前为止,就只有国庆放假几天,其他节假日和周末都没有放过 有时候休息时间,又叫出去爬山跑野外,直接受不了了。
在职公务员可以国考(在职公务员国考 考上再辞职) ♂
在职公务员可以国考(在职公务员国考 考上再辞职)1、在职人员考研报名条件:
(1)往届本科毕业生;
(2)大专毕业满两年并达到本科同等学力;
(3)其他同等学力考生,包括本科结业生等,在此基础上,有些学位,如工程硕士,MBA 等的报考还要求有一定的工作年限。
2、在职人员考取研究生的方式
(1)每年 12 月下旬的统一考研在职人员可以参加,通过后需要脱产学习,既可以拿学历又可以拿学位的方式;
(2)在职研究生班,免试入学,有学士学位并且学士学位满三年可以参加每年五月份的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考试,包括专业课程和一门外语,通过参加硕士论文答辩(要有近三年的论文发表不少于 3000 字)全部通过可以取得和一月份统一考研完全一样的硕士学位!
以上两种方式各有利弊:第一种难度比较大,脱产学习机会成本高。第二种进入容易,但申请硕士学位的考试是全国统考,有一定难度,但可以选择对自己比较实用的课程,即使没有申请下来学位,提升实际工作技能也不错。
3、在职人员报考时经常遇到关于同等学力问题
在职公务员可以可以辞职(在职公务员可以辞职参加国考吗)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在职公务员可以可以辞职(在职公务员可以辞职参加国考吗)、在职公务员可以可以辞职(在职公务员可以辞职参加国考吗)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