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应用能力对策汇总]现代教育技术运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策略

事业单位考试网(sydw.cn)最新考试信息:[综合应用能力对策汇总]现代教育技术运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策略,包含报名时间及入口、考试时间、笔试内容等信息,更多综合应用能力请查看:综合应用能力

  

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现代教育技术所需的硬件设备已初具 规模,而且,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已成为比较活跃的教学手段,取 得了明显的效果。 但教师经常在课堂上使用各种现代教学媒体的 比例还较低, 对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还没有转化为大多数教师的 自觉行为, 更没有形成自下而上的一种内在的驱动力。 所以利用 现代教育技术教学从广泛开展到深入学科、 深入教学、深入课堂, 进一步融入教学全过程,这中间还有一段较艰难的路要走。

一、目前教师在现代教育技术运用中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现代教育技术环境因素。 现代教育技术环境建设的投入力 度有待加大。虽然大多数学校现代教育技术硬件建设已初具规 模,为教师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创造了一定的条件, 但硬件投入还 不能满足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要求, 除部分条件较好的学校 外,不少学校现代教育技术的基础条件还很薄弱, 师生人均拥有 率较低, 大多以集中使用为主, 还不能为广大教师和学生创造便 利的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氛围。

教师具有的教育技术理论因素。 现代教育技术理论是指导 教师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行动指南。威尔伯 ?施拉姆曾经提到: “任何一个媒体, 在其自身的限度内, 都能完成一定的教育任务, 学生对所学知识内容掌握的程度似乎既有赖于使用什么媒体, 更 有赖于这个媒体如何被使用。 ”教师在使用现代教学媒体进行教 学的过程中, 或多或少有着一种或几种教学 (学习) 理论的支持, 这些理论影响着教师的整个教学活动和学生的学习活动。所以, 教师如果缺乏教育技术理论知识, 就不可能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 术,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在我们的调查中,只有 10%左右的教师 认为使用好现代教育技术的关键环节是教学设计。 可见, 部分教 师的教育技术理论基础还比较薄弱。 导致教师教育技术理论知识 缺乏的原因主要有三: 一是在职前教育中没有系统学习现代教育 技术基础理论; 二是在职培训注重对操作技能的培训, 忽视对教 育技术基础理论的培训; 三是由于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存在模糊 认识,片面地理解教育技术,认为现代教育技术就是指投影、计 算机等媒体, 学会操作这些媒体就可以达到优化教学的目的, 因 而忽视了对相应的基础理论的学习。 因此, 在强化教师的专业技 能的同时, 有必要系统了解现代教育技术知识, 使教师有完善的 教育技术理论知识,具备创新的教学设计能力,提高教学效果。

教师具有的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能力因素。 教师 了解了某种理论, 并不意味着这种理论就能自动地对教学活动产 生影响,还需要通过反复的实践和强化,使教师“所倡导的理 论”转化为“所采用的理论”,从而对教学活动真正产生影响。 部分教师虽然掌握了一定的现代教育技术知识, 但与学科教学整 合能力有待加强。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在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时,多 数教师还在凭以往的面授教学中积累的经验来完成教学设计, 在 教学过程中出现一些零散的教学策略, 并没有专业的、 系统的教 学设计理念和设计步骤。 更严重的是, 很多教师从思想上就不重 视教学设计理论, 在考虑教学中的因素时, 大多还是从“教”的 角度出发,如分析教学目的、分析教学内容等,而忽略从“学” 的角度进行考虑,例如分析学生特征、学习的需要、学习结果的 评价等。由此可知, 我们在加强教师教育技术理论知识培训的同 时,更要注重促进教师把所学理论运用于教学实践, 在教学中正 确使用各种现代教育技术媒体,达到优化教学的目的。

软件建设因素。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环境的不断成熟, 学校 对现代教育技术教学软件的种类和数量的需求越来越大, 教学软 件资源匮乏、 质量不高是各学校目前存在的通病。 教师普遍反映 教学软件不配套、数量不多、质量不高、适用性不强,教师在使 用一些课件时只能按固定程序进行, 无法根据教学需要临时修改 补充,缺乏灵活性;一些课件只呈现教学中某些知识点,只能作 为课堂教学形式下的一种补充,不能形成学科教学主体。

教学软件是推广教育技术的核心, 完善的软件是教育技术应 用的重要保证,没有充足的软件支撑,购买的设备、构建的环境 就等于是一种摆设。 而调查显示, 大多数教师能根据教学需要挑 选现有的教学媒体或软件,但在设计、开发、制作、收集、改编 或改制教学软件等方面感到力不从心,难度较大,可见,学校建 设自己的教学资源库势在必行。

二、解决策略

抓好现代教育技术软硬件建设, 创造良好的教育技术应用 环境。现代教育技术环境是指在教与学的实践活动中所涉及的系 统化的信息技术设施与条件。 要推广应用现代教育技术, 必须先 建设良好的教育技术应用环境,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没有必 要的硬件设施和软件建设, 教师是不能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展教 育教学的。由于软件环境的建设需要长期的积累,因此,学校可 以采取以下措施加强教学软件建设:( 1)可以建立一个教学软 件资料库,包括各个学科的各种教学软件,比如计算机软件、幻 灯片、投影片、录音带、录像带和多媒体课件等。学校由专人收 集和管理, 教师需要时就可以去资料库找, 这样可以减少教师的 劳动量,也能调动教师使用各种教育技术进行教学的积极性。 ( 2) 根据教师的教学需要购置由教育部门审定的优秀教学软件, 一些 “教学资源库”式的教学软件, 比较适合学科教师根据自己的教 学需要在课堂上选择使用。( 3)强化教师软件制作能力,克服 软件开发困难,提高软件质量。要加强教师的协作精神,把教师 收集、整理的各种教学资源整合加工并用于教学, 充实教学资源 库。鼓励学科教师和信息技术课教师合作,制作教学软件,提高 自制教学软件的使用率,减少重复劳动。( 4)调动学生参与, 教师把学科教学的资料检索要求告诉学生, 让学生在校外帮助收 集,在收集的过程中,学生既可丰富知识,又可积累教育资料。

转变教师观念,提高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重要性的认识。 教育观念是指教师在对教育工作本质了解的基础上形成的关于 教育的观念或理性信念。 教师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教 师有什么样的教育观念,不仅直接关系着他们自身的教育行为, 而且间接地影响未来教育的性质与发展。 因此,转变教师的教育 观念是促进教师使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前提条件。 可以采取以下措 施引导教师转变教育观念:( 1)开展专家讲座。不少教师已习 惯于传统的教学思想和教学观点, 对新的思想和观念以及教育理 论缺乏足够的敏感性。 所以, 要让教师尽可能地接受现代教育理 念熏陶,增强教师转变教育观念的自觉性。通过专家讲座,可以 使教师了解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教育技术支持下的新型教学理 念与教学模式, 达到让教师接受新的教育理念, 树立现代教育观 念的目的。( 2)通过对现代教育技术的学习和运用来促进教师 转变教育观念。 已有的经验表明, 现代教育理念不仅影响教师的 教学行为, 也影响教师的学习行为, 凡是能够激起教师对教育现 实产生思考的学习,教师的学习积极性就高,学习效果也好。另 外,学到的理论、观念并不能直接地自动形成个人的观念和理论。 只有经过学习者创造性的实践活动,以及不断地、自觉地反思, 学到的理论才能成为个人的观念和理论。 以现代教育技术来促进 教师观念转变,必须注意的是:首先,技术的学习要以应用为目 的。要使教师认识到学习现代教育技术的目的不是通过考试, 而 是掌握一门可以改进自己工作和学习的先进技术。 其次, 要完整 理解现代教育技术。 由于一些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解存在偏 差,妨碍了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使用。 教育技术是人类在教 育教学活动过程中所运用的一切物质、 方法技能和知识经验的综 合体,分为有形(物化形态)技术和无形(观念形态)技术两大 类。有形技术主要指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所运用的物质工具, 通过 黑板、粉笔等传统教具,或者幻灯、投影、电影、视听器材、计 算机、网络、卫星等各种教育教学媒体体现出来。无形技术既包 括在解决教育教学问题过程中所运用的技巧、策略、方法论,又 包括其中所蕴涵的教学思想、理论等。所以,教师学习现代教育 技术,既要把它理解为一种新的传播工具在教育中的运用, 又要 把它理解为一种新的智慧手段和思路的加入, 并意识到可能蕴涵 着一场新的学习革命,从而达到促进观念转变的目的。第三,要 将技术的学习与学科教学实践结合起来。 通过把技术运用到教学 实践中,促使教师体会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区 别,加深对学习技术意义的理解,达到促进观念转变的目的。

加强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培训, 提高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应 用能力。 要提高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 促使教师在教学 中经常使用各种现代教学媒体,除了通过教师自身的努力学习 外,还需要通过系统的培训。 A Nation at Risk ( National Commission on Excellence in Education,1983)指出学校需

要吸引更多有能力的人加入教师这个职业并构建出一套新的教 师培训方法, 在职教师的专业化教育应比师前教育更有深度、 更 注重细节。开展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可以采取以下方式: (1) 校本培训。 要整体提升教师现代教育技术水平, 主要还得依靠校

本培训。校本培训可以利用本校的信息、技术、师资和节假日等 空闲时间自行组织,形式灵活多样,可根据教师的实际情况,采 取自主学习与集中培训相结合、 主题辅导与研讨交流相结合、 专 家指导与外出观摩学习相结合、 课题研究与网络培训相结合等多 种形式,促进教师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2)远程培训。

这种培训有教学光盘播放模式、 卫星教学收视模式、 计算机网络 浏览模式三种模式,具有优秀教育资源充足、学习时间灵活、培 训成本低, 培训效果高等优点, 教师可以确定自己最佳的学习进 度,根据自己的“消化功能”去选择、去获取知识,远程培训支 持受训者按需学习、适时学习、弹性学习、终身学习。这个教学 观点既符合高速度进行教学的原则, 又符合使全体受训者都能够 得到发展的原则。

 

标签:教学   教师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皆为本站原创文章。

转载注明出处:http://www.sydw.cn/zhyynl/854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