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应用能力还复盘嘛]黄少波:市研率应用在选股要注意什么?

事业单位考试网(sydw.cn)最新考试信息:[综合应用能力还复盘嘛]黄少波:市研率应用在选股要注意什么?,包含报名时间及入口、考试时间、笔试内容等信息,更多综合应用能力请查看:综合应用能力

  

《投资每日一问第476期-20220907》

我的理解:市研率作为一个衡量股价和研发强度的指标,一定要结合行业特性、商业模式和竞争格局来看,同时要结合公司的营销能力和外部环境来综合分析。


复盘看看市场

早盘两市双双低开,低开后震荡向上,沪弱深强,创业板迅速翻红后加速上攻,早盘最高涨幅一度超过1.7%,午后继续保持高位震荡,最终收盘涨1.19%,上证微涨0.09%,科创板涨1.33%。个股涨跌参半,涨停67家,跌停12家,情绪正常。


板块方面:半导体、通用机械、电力等涨幅居前,传媒娱乐、互联网、农林牧渔等跌幅居前。


今日半导体涨幅第一,背后的原因是昨天国家领导人召开的会议。据新闻联播报道,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会议召开,健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


会议提出,要把政府、市场、社会有机结合起来,科学统筹、集中力量、优化机制、协同攻关。要加强战略谋划和系统布局,坚持国家战略目标导向,瞄准事关我国产业、经济和国家安全的若干重点领域及重大任务,明确主攻方向和核心技术突破口,重点研发具有先发优势的关键技术和引领未来发展的基础前沿技术。


而健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并非首次提出,在过去多个场合领导人都曾提到。比如2019年10月,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2020年10月,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决议再次强调“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举国体制”。


最近的一次是在2021年5月“中国科学院第二十次院士大会”上,“要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举国体制,充分发挥国家作为重大科技创新组织者的作用,支持周期长、风险大、难度高、前景好的战略性科学计划和科学工程,抓系统布局、系统组织、跨界集成,把政府、市场、社会等各方面力量拧成一股绳,形成未来的整体优势”。


那么,这背后的举国体制要攻克关键技术可能有哪些?


据清华大学魏杰教授的讲座,除了大家熟知的芯片半导体之外,他还提到发动机、数控机床、新材料和生物医药等。另外,个人认为高端工业软件和机器人等都非常重要,这些都是潜在投资方向。


这样的关键技术需要大量研发人员和资金及配套资源,且需要长期投入,非一般企业能负担。而政府下面的科研所市场化又不足,所以得国家统筹,把各方面力量结合起来,解决研发、效率和市场的问题。


昨天谈到市研率的概念和意义,今天我们探讨一个话题:

市研率应用在选股要注意什么?


PRR较低的原因一方面是分母的市值较低,背后原因是市场给的估值不高,可能是因为处于传统行业,缺乏想象力;另外一方面是商业模式不好,需要持续的研发投入来迭代产品,导致分子较高,或是研发的出来的产品商业化较难,实现大规模销售不容易。


如果说某公司处于一个非常有想象力且空间较大、景气度也较高的行业,其研发费用也很高,但是迟迟不能盈利,比如火热的半导体赛道的芯片设计公司和生物医药的创新药公司和创新医疗器械公司等。


举个例子,拿科创板的AI芯片独角兽寒武纪来说。成立于2016年的寒武纪顶着华为供应商和中科大天才少年和中科院的光环,上市前就受到众多投资机构青睐,其上市前估值即达到了221.6亿元,于2020年上市后其市值一度高达近1200亿元,这家成立仅4年公司上市速度之快、市值之高创造了一个神话。


但现在2年过去了,该公司市值最高缩水超过8成,市值大幅缩水的背后的是巨额的亏损和微小的营收。据统计近5年其研发费用超过28亿,累计亏损近30亿。2022年中报显示6.29亿的研发,是其营收的3.6倍。若按照市研率看,该公司PRR为30.9。


当然,公司把资金放在研发上一定是好事,这是用现在的钱换取未来的成长。但高额研发费用迟迟不能转为大额的营收,背后说明什么问题呢?


我的理解是问题可能出在营销和商业模式上。


首先看营销。研发的产品要市场化,需要营销来转换。


根据财报,过去三年寒武纪平均研发费用是8.15亿,营销费用是0.45亿,研发费用/营销费用=18.1,该数据远低于竞争对手英伟达,其过去3年平均研发费用40.07亿,营销费用17.33亿,研发费用/营销费用=2.31。这说明寒武纪可能是营销重视不够或者是市场尚未到收获期。


寒武纪提醒我们,高科技不是砸钱就能做的,寒武纪投入了高于营收3倍的钱给研发,在底层技术方面或许有积累,但反映到产品层面,就陷入了难以推向市场,无法变成营收的怪圈。这样的高科技,对于一家小公司来说是沉没成本。


如何在市场与技术间找到平衡?犹如苹果公司一样,推出的每一代iPhone都是行业标杆,引领手机技术发展的同时,苹果公司每年赚得上千亿的利润。


因此,脱离市场谈技术没有意义,投资首先还是看市场需求


当然,这可能需要一个过程。毕竟寒武纪所在AI芯片是一个快速发展的市场,同时面临的对手是类似于成立了近30年的英伟达这样的巨无霸。


其次看商业模式。寒武纪背后所在的AI芯片是属于数字芯片行业,本质上是摩尔定律推动。而巨头英伟达的产品经过近30年迭代已经建立了强大竞争壁垒,包括其领先一代的硬件和CUDA的软件生态等。


数字芯片可是一个赢家通吃的市场,如果性能一步落后,可能就步步落后。这点可能从CPU双雄INTEL和AMD的竞争历史可以看出,AMD被INTEL压制很多年,最近几年才得以抓住机会反超,背后付出巨大的努力和抓住了稍纵一逝的机遇。因此,要投入相当大的研发强度以跟上摩尔定律。


有的行业和公司天然不需要研发,比如消费品的白酒、食品饮料等,我们看到国酒茅台过过去3年的平均研发费用仅5300多万,其PRR高达42000。因为白酒配方稳定,无需过多研发。


图:A股上市公司市研率排名,来源:东方财富CHOICE金融终端


相反的是他们更重视营销,贵州茅台过去3年平均营销费用达28.54亿,是研发费用的53倍,这就是行业特性和商业模式决定的。


最近传出美国对高端GPU芯片的限制,英伟达的股价也应声大跌,年内股价腰斩市值缩水超过3000亿美金。不知道外部环境的变化能否给寒武纪带来机会?


回到主题,市研率作为一个衡量股价和研发强度的指标,一定要结合行业特性、商业模式和竞争格局来看,同时要结合公司的营销能力和外部环境来综合分析。

END


免责声明

以上内容归黄少波说十倍股所有,部分资料可能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本文仅供案例分析和交流使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和股票推荐,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标签:研发   公司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皆为本站原创文章。

转载注明出处:http://www.sydw.cn/zhyynl/847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