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应用能力论证分析错误]「管理类联考」中文论证有效性分析

事业单位考试网(sydw.cn)最新考试信息:[综合应用能力论证分析错误]「管理类联考」中文论证有效性分析,包含报名时间及入口、考试时间、笔试内容等信息,更多综合应用能力请查看:综合应用能力

  

论证有效性分析

论证有效性分析是管理类综合科目中的一篇作文,总分为30分,要求字数600字左右

论证有效性分析试题的题干为一篇有缺陷的论证,要求考生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选择若干要点,评论该论证的有效性。


在写这类作文之前,要求考生可以熟练掌握常见的谬误点,以求在读题干时精准定位谬误点并做出合理的有效性分析。

如论证中的概念是否明确,举例是否准确,推理是否严密,论证是否充分等。


常见的谬误有哪些?

本篇给大家总结,点收藏,随时学!



常见谬误解析


#1

概念混淆

01概念混淆

是在论证中把不同的概念当做同一概念来使用的错误。


敏感词:A就是B;


例:

另外,从本质上来说,权力平衡就是权力平等,因此这一制度本身蕴含着平等观念。平等观念一旦成为企业的管理理念,必将促成企业内部的和谐与稳定。


分析:

“权力平衡”与“权力平等”的概念不同,不能混淆。


02偷换概念

是将一些貌似一样的概念进行偷换,实际上改变了概念的修饰语、适用范围、所指对象等具体内涵。


敏感词:概念提及;


例:

“科学没有国界”是一个广为流传的谬误。如果科学真的没有国界,为什么外国制药公司会诉讼中国企业侵权其知识产权呢?


分析:

“科学”与“知识产权”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03概念界定不清

是对于概念的具体内容没有界定清楚;


例:

说“中国真正意义上的经济学家,最多不超过5个”,听起来刻薄,但只要去看一看国际上经济学界那些最重要的学术刊物,有多少文章是来自中国国内的经济学家,就会知道这还是比较客观和宽容的一种评价。


分析:

核心概念“真正的经济学家”界定不清。


#2

虚假论据

01虚假论据

是指得出结论的重要论据本身就不成立或存在怀疑。


敏感词:“因此”;


例:

MBA教育试图把管理传授给某个毫无实际经验的人不仅仅是浪费时间,更糟糕的是,它是对管理的一种贬低。因此,我们不需要MBA教育。


分析:

论据是“MBA教育试图把管理传授给某个毫无实际经验的人”,这显然是不符合事实的。


#3

不当推断

01论点与论据无关

论证者将毫无因果关系的论据与结论生拉硬拽在一起,强行关联并得出结论;


例:

美国是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国家,曝光的企业丑闻数量却比发展中国家多得多,这充分说明,经济的发展不一定带来道德的进步。


分析:

由“美国曝光的企业丑闻数量比发展中国家多得多”不能推断出“经济发展不一定带来道德的进步”。


02论据不充分

仅从一方面就推断出结论;


例:

现在人们常在谈论大学毕业就业难的问题,其实大学生的就业并不难。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2年我国劳动年龄人口比2011年减少了345万,这说明我国劳动力的供应从过剩变成了短缺。


分析:

由“2012年劳动年龄人口减少345万”不能推断出“劳动力的供应从过剩变成了短缺”。


03强置充分条件

认为有了A就一定有B,过于绝对。A并非是B的充分条件。


敏感词:“只要···就···”;


例:

我国部分行业出现生产过剩,并不是真正的生产过剩。道理很简单,在市场经济下,生产过剩实际上只是一种假象。只要生产企业开拓市场,刺激需要,就能扩大销售,生产过剩马上就可以化解。


分析:

认为“只要生产企业开拓市场,刺激需求,就能扩大销售”,过于绝对。


04强置必要条件

只有有A才会有B,过于绝对。A并非是B的必要条件。


敏感词:“只有···才···”、唯一、必须;


例:

经济学和物理学、数学一样,所讨论的都是非常专业化的问题。只有远离现实的诱惑,潜心于书斋,认真钻研学问,才可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经济学家,中国经济学家离这个境界太远了。


分析:

“只有远离现实的诱惑,潜心于书斋”,才可以成为“真正的经济学家”,未免太过绝对。


#4

逻辑谬误

01不当类比

把两个性质、环境、范畴各不相同的两个对象进行类比。


敏感词:两个对象比较;


例:

过去5年中,洋快餐在大城市中的网点数每年以40%的惊人速度增长,而在中国广大的中小城市和乡镇还有广阔的市场成长空间;照此速度发展下去,估计未来10年,洋快餐在中国饮食行业的市场占有率将超过20%,成为中国百姓饮食的重要选择。


分析:

“中小城市和乡镇”与“大城市”进行对比,显然犯了类比不当的错误。


02不当归纳(以偏概全)

所调查的对象,不一定代表所有人的想法。


敏感词:调查、统计,由小部分现象总结得出大部分现象;


例:

该公司去年在100家洋快餐内进行大量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超过90%的中国消费者认为食用洋快餐对于个人的营养均衡有所帮助。


分析:

在洋快餐店内进行的调查问卷所得出的结论未必恰当。


03非此即彼/非黑即白

只顾一点不及其余的情况,条件过于单薄无法支持论证。


敏感词:不是···就是···;


例: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企业经营首先要考虑的是如何战胜竞争对手,因为顾客不是选择你,就是选择你的竞争者,所以只要在满足顾客需求方面比竞争者快一点,你就能脱颖而出,战胜对手。


分析:

认为“顾客不是选择你,就是选择你的竞争对手”是有失偏颇的。


04自相矛盾

一方面肯定,一方面又否定;


例:

我们应该合理定位政府在经济运行中的作用。政府要有所为,有所不为,政府应该管好民生问题。至于生产过剩或生产不足,应该让市场自动调节,政府不必干预。


分析:

一方面说政府应该管民生问题,另一方面有说政府不必干预“生产过剩或生产不足”,而事实上,生产过剩和不足就是民生问题。


05数字陷阱

在没有基数的情况下,单纯的讨论数字是不能推出结论的。


敏感词:数字问题(比例、百分比);


例:

我们厂的电视机销售量去年增加50%以上,而我们的竞争对手只增加了不到25%。去年我们厂的电视机销售量一定比竞争对手高。


分析:

题干中的数据只能代表一个相对的比率,而无法说明该厂的电视机销售一定比竞争对手高。


06滑坡谬误

把“可能”当成了“必然”。


敏感词:A->B->C->D;


例:

一个人受教育程度越高,他的整体素质也就越高,适应能力就越强,当然也就越容易就业。大学生显然比其他社会群体更容易就业,再说大学生就业难就没有道理了。


分析:

受教育程度越高,不一定素质就高,适应能力也不一定强...


07诉诸问题

过于依赖于:权威、众人、无知,试图通过权威来让人信服其结论。


敏感词:某专家、某机构、某权威人士、名人名字;


论效文写作要点


建议答题安排

1.时间分配:25分钟


2.做题流程:

读题:3分钟

找出中心论点。


写句:4分钟

找出题干推理过程中的四个最重要的逻辑问题,每个逻辑问题用简单一句话来表达,写出四个关键句,明确自己四个攻击点。


成文:18分钟

在四到五个关键句的基础上扩充成文,写成600字的文章。


确定专属模板(标题、开头、过渡句、结尾)+秒杀谬误必对


写作框架

论证有效性分析是一篇充满“套路”的作文,有其既定的格式。在此基础上,需要同学们将正文每段的谬误点分析透彻。

按照“引”+“评”+“析”的结构成文,要求“评”与“析”相对应,且分析得精简有力。


写作要勤加练习且有人批改才能有明显提升,先自己动手写一篇吧!

 

标签:分析   概念   论证   生产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皆为本站原创文章。

转载注明出处:http://www.sydw.cn/zhyynl/761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