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评要素】
逻辑思维能力——能够运用逻辑方法,对自然科学领域的现象、数据、问题和观点等进行分析、判断、推理和论证。
【题目特点】
材料:材料字数跨度较大,1600-2700均有,一般在2000字左右。
主要考察 5 种题目:辨析(判断)、选择题(单选、多选、不定项)、填空(关键词、标题、图表补充)、匹配题、概括(内容摘要、观点、过程、机制等)。
分值:历年科技文献分值均为 50分。
选文专业性强:内容基本是人类关于生物、电子通讯、天文学等方面研究的新发现和发明创造,是人类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成果。
【方法精讲】
一、审题:
判断题:即对试题观点作出简单明白、准确无误的判断,或对或错,不能似是而非。判断题(19 年上,18 年下,17 年上,16 年上):只需判断正误,正确的涂“A”,错误的涂“B”。
辨析题:即对试题观点作出简单明白、准确无误的判断,或对或错,并对判断结果进行解释分析,说明理由。辨析题(19 年下,18 年上,16 年下、15 年上下):要求对所给句子作出正误判断,并进行简单解析。
二、找点:
明确判断/辨析对象:判断/辨析的本质是将题干描述与文献描述进行匹配,明确二者表述是否一致。常见的判断/辨析对象有:概念、范围、功能、条件、因果、性质等。
锁定题目材料范围:根据题目关键词锁定材料范围,常见能迅速锁定材料范围的关键词类型有:概念、日期、人名、地名、专有名词、数据等。
与原文进行比较并做出判断:①关键词比对法:找到题干句子在原文中的位置,一一比对关键词,看是否符合。适用于题干表述类似原文的题目。②概括提炼法:找到题干内容在原文中对应的段落,进行分析概括、提炼转换,然后进行比对,看意思是否相同。适用于题干表述对原文进行概括的题目三、加工整理理由,组织语言。
指出论证错误:由1不能得出2,犯了...逻辑错误。
说明错误理由:可根据错误类型,依据参考模板进行书写。
(责任编辑: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