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来盘点一下小学和初中究竟有哪些学科区别,针对这些转变家长应该如何做呢?
重点
全文主要讲了两个方面:
一是小初区别,主要从课程设置和要求不同、学习方式不同、教师教学方式不同、孩子身心状态不同四个方面展开;
二是家长应该如何应对。
一、课程设置和要求不同
英语学科
变化一:单词量增加
小学阶段
课本单词少,一课最多10个;单词特别短,一般都是五个字母以下的;单词都是生活中常见的,平时看到就能联想记忆。
初中阶段
单词量比较多,一课至少15个,多的有七八十个,而且都比较长;单词种类也比较多,很多日常生活中根本看不到。
变化二:句子变长
小学阶段
小学阶段学习的句子比较短,最多一行,而且都比较好念,朗朗上口。
初中阶段
初中句子比较长,念起来有点拗口,随着英语水平的提高,会越来越长,比较难读,比较难背。
变化三:课文内容的变化
小学阶段
小学课文大多数都是对话,有情景,比较好记忆,课本都是配图的,能够帮助记忆。
初中阶段
初中课文会过渡到比较长的文章,写一个故事,介绍一样东西,写心情 变化,对理解能力要求较高。
变化四:语言学习的变化
小学阶段
小学学的都是日常生活中会遇到的英语,不涉及文化。
初中阶段
初中不仅要学习基础的语法知识,还开始了中西文化的碰撞。
变化五:写作的变化
小学阶段
小学写作最多三五句话,用句子来衡量,严格来说,不能称之为写作。
初中阶段
初中写作要求能写一篇完整的短文,记叙文要有完整的开头结尾,判断好坏看的是句子式的多样化,以及句子组合的好坏。
数学学科
变化一:算术数和有理数
小学阶段
小学数学接触的是算术数(正整数、分数、小数、负数),这些数都是随学生的年龄特点从现实生活中得出的。
初中阶段
初中数学把数的范围扩大到了有理数域,同时数的运算也相应的从小学中的加、减、乘、除四则运算上升到了乘方、开方运算。
变化二:数与代数
小学阶段
学生所接触到的数都是从生活中来的,在学生的印象中,数是一个具体的、能代表多少的表示符号
初中阶段
在“有理数”知识中,引进了“式”的概念,从数字的具体运算到代数式的形式化运算的转变。
变化三:算术法则到方程解应用题
小学阶段
小学接触到的方程比较简单,受算术思维的影响,列出的这些方程,实质上还是以算术为主。
初中阶段
列方程过程中,重要的是未知数要参与运算,用等量关系列出方程。学生思维方式从算术思维逐步向代数思维转变,是中小学数学教学衔接的重要内容。
语文学科
变化一:数量增加、难度加大
整体来看
新的字、词的音、形、义依然要识记;
诗歌、文言文学习及背诵的数量增多;
对知识、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尤其是阅读和写作两方面要求提高,从过去注重句子基础知识和阅读基本理解转变为理解重点词句的含义,整体感知文章,把握文章中心,筛选信息,鉴赏评价文章,学习写作技巧等。
变化二:考查的重心发生变化
小学阶段
考试基础知识占的比重很大
初中阶段
阅读、写作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基础约10%,阅读约占40%-50%,作文约占50%-55%;主要是对阅读能力的实际运用进行考察。对文言文、诗歌名句、名篇的识记与默写比重较以前提高。
变化三:基本应对方法不同
整体来看
更加注重平时的积累,即对生字词、文言文、诗歌名句和名篇的背诵一定要落实;加大对文章阅读的自我训练,多读书、报、杂志,增强语感;养成观察身边人、事的习惯及多角度观察的方法——这是写好文章的大前提。
三、老师教学方式不同
小学阶段
小学目标是培养兴趣,课程内容量和难度都适中,所以老师侧重于讲解,会给学生逐步安排学习任务。小学老师就像父母一般把每一个孩子都关心爱护着,他们关注每一个孩子的学习上和生活上的问题,在管理上,老师会通过建立规则约束学生行为。
初中阶段
初中,在以择优和筛选为导向的教学过程中,最明显的就是老师越来越把注意力关注到教学课堂和教学内容上了。此时的老师更倾向于是个点评者,在教学方式上老师会更加注重于引导,他们会更多的指导和启发学生去寻找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初中的每堂课的教学内容远远大于小学,难度也呈上升趋势。因为择优和筛选,课堂内容变多了,能把知识讲到位就耗费了老师大量的精力,实在无暇关注太多学习以外的部分,所以我们说初中是靠孩子自主学习能力的开始。
四、孩子身心状态不同
进入初中,身体发育,孩子心理上会产生很多的变化,再加上外界干扰的增多,很多孩子在初中阶段思想波动大,情绪稳定性差,会对学习产生极大的影响。所以就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小学时品学兼优,到了初中就表现平平,或者是一时表现好,一时表现差。
应对
面对这些变化,作为家长,我们应该怎么帮助孩子去正确应对呢?
01
和孩子规划三年的学习目标。最了解孩子的永远是父母,父母要依据孩子的特点规划孩子三年的成长,比如初一的主要目标是养成运动和阅读的习惯;初二是在学业上更有方法,生活上更独立,并逐渐养成学习的目标,初步有自己的理想;初三则是中考冲刺,如何做好目标明确,知己知彼。
02
阅读和青春期有关的书籍,了解孩子在青春期生理和心理的变化,提前做到心中有数。可以阅读的书籍有《正面管教》《身体从未忘记》《爱的五种语言》《藏在书包里的玫瑰》《从出生到死亡》《父母做好这9件事,孩子从厌学变爱学》等,这些书籍都介绍孩子成长会经历什么,父母如何提供帮助,书中也介绍了家庭环境对孩子成长的影响。也需要阅读一些自我成长类的书籍,如《反思的爱》《过好一个你说了不算的人生》《难道一切都是我的错吗?》《婚姻的真相》等,这些书籍帮助父母做好自我成长。父母的自我成长给孩子提供了成长的榜样,孩子会相信自己的困难父母的确能够提供帮助。
03
调整自己的认知,初中孩子开始进入发育第二高峰期,一个重要的成长标志就是孩子不怎么听自己的话。当孩子和我们争执时,我们心里要窃喜孩子终于开始长大,开始有自己独立的意识。他们正在长成为我们希望的独立、自信、阳光,我们要学会和孩子平等沟通,尊重他们的人格,做好孩子成长的引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