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应用能力课件]综合与实践讲座ppt课件

事业单位考试网(sydw.cn)最新考试信息:[综合应用能力课件]综合与实践讲座ppt课件,包含报名时间及入口、考试时间、笔试内容等信息,更多综合应用能力请查看:综合应用能力

  

综合与实践讲座ppt课件下载是由PPT宝藏(www.pptbz.com)会员weishenhe上传推荐的培训教程PPT, 更新时间为2022-10-12,素材编号482586。

这是综合与实践讲座ppt课件下载,主要介绍了提高对综合与实践的认识;对人教版1至6年级编排的“综合与实践”内容的简析,“……我们老师务必要组织一些有意义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主动参与,让孩子们在活动中想问题 ,会想问题是一种经验的积累,不是教会的 。我们中国人总是发明创造不够,很多时候是因为我们在小学阶段就把孩子们教死了 。所以我希望从现在开始,教我们的孩子越来越聪明,而不是越来越傻。越来越聪明就是鼓励他们自己会想问题,敢于提出问题。这是很重要的 ,对我们老师是巨大的考验。”欢迎点击下载综合与实践讲座ppt课件。

  于都县池小学潘昌荣二O一二年十一月

  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内容分析

  今天讲座的主要内容

  一、提高对综合与实践的认识

  二、对人芥1至6年级编排的“综合与实践”内容的简析

  轻轻的我(课标2001版)走了正如我(课标2011版)轻轻的来我(课标2001版)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带走曾经的遗憾(2001版课标的不足)换她(课标2011版)轻盈课改舞台她(课标2011版)悄悄揭开神秘面纱彰显属于自己无尽的精彩

  引言(一)

  “……我们老师务必要组织一些有意义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主动参与,让孩子们在活动中想问题,会想问题是一种经验的积累,不是教会的。我们中国人总是发明创造不够,很多时候是因为我们在小学阶段就把孩子们教死了。所以我希望从现在开始,教我们的孩子越来越聪明,而不是越来越傻。越来越聪明就誓励他们自己会想问题,敢于提出问题。这是很重要的,对我们老师是巨的考验。”——史宁中教授

  引言(二)

  基础知识扎实实践能力不够

  解决书本问题能力强情感体验与自尊自信不足

  基本技能熟链造性缺乏

  ●中国教育的现状:

  ●以上现状造成我们的学生:“强于基础而弱于应用,强于计算而弱于实践,强于应试而弱于创新。”

  前言

  ●为了改变这种现状,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新《课标》增设了“综合与实践”版块,并将它和“数与代数”、“空间与几何”、“统计与概率”并列为数学学习内容的4领域,这是《数学课程标准》的一个特色!

  “综合与实践”的闪亮登场

  ●把“综合与实践”纳入教材的编排体系,成为教材的一道风景线。

  先把事情做对再把事情做好“先把事情做对”即我们必须结合新课标的理念,提高对“综合与实践”领域的再认识,这是我们教学之舟的航标”“再把事情做好”就是“面对新课标新课改,我们如何上好“综合与实践”的教学内容?又该有怎样的新行动?”

  1.为何要把“实践与综合应用”改成“综合与实践”?

  2.2011版数学课标对“综合与实践”的定义。

  3.“综合与实践”的设置目的与内涵。

  4.“综合与实践”的教育功能。

  5.“综合与实践”内容的特点。

  一、提高对综合与实践的认识

  6.“综合与实践”的内容编排体系

  两者从命名上来说没有本质上的变化,都突出了两点:一个是综合;一个是实践。那么现在改成了综合与实践,一是从领域的名称上比较对仗;二是把这部分领域的两个非常重要的特征(综合性与实践性)更加凸显了。首先强调综合性,因为我们知道在其他领域中,也有实践活动,但这里的实践活动往往是需要学生综合应用各数学知识及其能力、情况、情感等来解决。所以就把综合放在了前面,改为“综合与实践”。

  1.为何把“实践与综合应用”改成“综合与实践”?

  2.2011版数学课标对“综合与实践”的定义

  义务教育数学课标(2011年版)对“综合与实践”课程内容的解释:“综合与实践”是一类以问题为载体、以学生自主参与为主的学习活动;“综合与实践”是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的重要载体。“…..可以在课堂上完成,也可以课内外相结合。提倡把这种教学形式体现在日常教学活动中。”

  3、设置“综合与实践”内容的目的

  设置综合与实践内容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等知识与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积累学生的活动经验,提高学生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从“综合与实践”的内涵看来,要有两个“突出”,一是突出“综合”,二是突出“过程”。“综合”的涵义很广,包括数学几个问题各分支的综合、数学与其他学科的综合、数学与学生日常生活实际的综合;以及学生的各种能力、各种方法、各种工具的综合等等。这说明,综合与实践基于数学,却又超越数学,其目的是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突出“过程”的意思是要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从中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提升数学能力和素养。可知,综合与实践是为学生积累活动经验服务的,而这样的活动不局限于课内,活动的空间更为广阔,把活动的空间拓展到课外,可以增强学生对数学与生活密切联系的认识,使学生在积累活动经验的同时形成比较全面的数学能力。

  4、综合与实践的内涵

  5.综合与实践”的教育功能

  “综合与实践”的教育价值在于五个方面:有助于学生的发展(合作意识、应用意识,创新意识,模型思想、动手实践能力等);有助于学生对数学全面理解;有助于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有助于教师的发展;有助于课程的建设。换句话说,就是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教师的专业发展,以及课程的建设。

  6.“综合与实践”内容的特点

  ◆密切联系生活实际;

  ◆综合应用知识;

  ◆以探索为主线;

  ◆形式多样化;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

  ◆鼓励学生思考方法的多样化;

  三、“综合与实践”的现状分析

  【现状1】缺少实践活动的条件。部分小学都很难找到和新教材相配套的教学用具及可以借鉴学习的实践与综合应用教学的相关材料或者光盘。

  【现状2】不是主要考试内容。认为教与不教都没有关系。

  【现状3】实践活动课的教学方式无从选择。

  【现状4】安排的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有一定的差距。从人芥1—6年级的教材中我们可以看到,综合与实践的教学内容一般来自于现实生活,是其他三个知识领域的延伸,并通过活动进行拓展。但有些内容离学生的实际有差距。

  二、“综合与实践”内容的设计与教学要求

  力求达到“五味俱全”

  ●游戏味:把活动设计成游戏的摸样让它新鲜有趣。

  ●数学味:把活动过程看作是一个“数学化”过程

  ●探究味:通过活动让学生学会一些探究的方法。

  ●生活味:探究的问题要与孩子们的生活密切联系

  ●文化味:把活动过程看作是数学文化熏陶的过程!

  四、准确把握各学段中“综合与实践”内容教学目标

  第一学段的目标

  (1)通过实践活动,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体验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问题的过程,获得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2)在实践活动中,了解要解决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办法。(3)经历实践操作的过程,进一步理解所学的内容。

  (1)经历有目的、有设计、有步骤、有合作的实践活动。(2)结合实际情境,体验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3)在给定目标下,感受针对具体问题提出设计思路、制定简单的方案解决问题的过程。(4)通过应用和思,进一步理解所用知识和方法,了解所学知识之间的联系,获得数学活动经验。

  第二学段的目标

  人芥小学1-6年级“综合与实践”内容编排体系

  人芥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内容的分类

  根据教材内容的分析共分成七类

  人芥新课标教材“综合与实践”内容的修订

  新人芥课标教材调整或重新设计“综合与实践”活动,努力体现课标的要求和理念。每册只编排了一个“综合与实践”的主题活动,加强了活动的综合性和实践性。加强了对探索解决问题方法的引导,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积累数学活动经验例如:◎将“数字编码”从”数学广角“的内容变为“综合与实践”的主题活动;◎重新设计“量一量比一比”(二上)“小小设计师”(二下)“树影”(六下),等等。

  第一学段(1~3年级)“实践活动”简介

  ●通过分析人芥小学数学1~3年级课本中相关内容,发现这一学段(合计11个活动主题),内容一般比较简单,学生容易发现和提出问题,综合应用到的数学知识较少,计算简单,容易操作。根据新课标,这一学段主要强调数学与生活经验的联系。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学生将初步获得一些数学活动的经验,了解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简单应用,初步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从具体活动内容分析中可以看出,第一学段,学生主要以体验式学习为主,比如“小小商店”、“摆一摆想一想”、“我长高了”等,通过这些体验活动,学生将进一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认识和理解,同时也初步锻炼了应用数学的能力。

  人芥小学数学教材各年级“综合与实践”具体内容分析

  1、教材分析(整体把握、具体分析、知识点)2、教学建议(教学注意事项、教学准备、教学措施)

  人芥一年级上册实践活动——数学乐园

  教材具体内容简析

  人芥一年级下册实践活动——数学乐园

  人芥一年级下册实践活动——摆一摆想一想

上一页:教师普通话培训ppt课件 下一页:大学生就业培训ppt课件

 

标签:实践   综合   活动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皆为本站原创文章。

转载注明出处:http://www.sydw.cn/zhyynl/547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