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题型概述:
此类题型考察源于管理类联考中的论证有效性分析。主要测查应试者的逻辑思维能力,批判性地评价所给材料。
二、考察形式:
通常情况下,此类题型多会在题干中明确给出错误数量,要求根据材料内容指出错误之处并阐明理由。
如:论证评价题:阅读给定材料,指出其中存在的4处论证错误并分别说明理由。请在答题卡上按序号分条作答,每一条先将论证错误写在“A”处(不超过75字),再将相应理由写在“B”处(不超过50字)。
因此,此类题型错误个数是既定的,但内容需要梳理材料确定。
三、常见错误类型:
(一)判断不准确:1.过度推断。2.可能推必然。3.自相矛盾。
(二)论据不充分:1.论据错误。2.以偏概全。3.诉诸情感。
(三)概念不明确。1.偷换概念。2.转移论题。3.稻草人谬误。
(四)推理不严密。1.强加因果。2.因果倒置。3.单因谬误。4.类比谬误。5.选择性论证。6.平均数谬误。
四、答案呈现方式:
A:错误表现(推不出……)+错误类型
B:错误理由。
五、例题示范:
资料1:
2015年M国的研发总支出为2500.3亿美元,同比增长超过10%,占GDP达8%,可见其占GDP的比重保持着惊人的增长速度。
参考答案1:
A:由M国研发总支出同比增长超过10%,占GDP达8%推出其占GDP比重保持惊人增长速度,属于论据不充分。
B:要推出以上结论,至少必须给出两年及以上所占GDP比重增加的数据。
资料2:
2015年M国研发总投入中约75%的经费来自私营企业,私营企业研发中心达1.2万个,可见私营企业已成为M国研发成果的主要贡献者。
参考答案2:
A:从私营企业在M国研发总投入占比推出其已成为研发成果主要贡献者,属于概念不明确。
B:阐述中把研发资金和研发成果混淆。应表述为私营企业已成为M国研发资金的主要贡献者。
资料3:
从研发方向看,M国排名前10的企业90%的研发资金投入高新技术应用领域,排名前100的企业近70%的研发资金也投入上述领域,企业在理论研究领域的投入较少,说明M国科技研发有重技术应用、轻基础理论科学的特点。
参考答案3:
A:由投入高新技术应用领域资金多,推出重技术应用轻基础理论科学为推理不严密,结论不唯一。
B:可能基础理论研究需要资金少或已发展到一定程度,不需要过多资金。
六、总结:
(一)审清题干要求,规范作答(注意字数及作答位置要求)。
一般情况下,这类题型有对于错误和理由的书写位置要求,切勿混乱书写导致失分,同时,明确限定字数要求的,要根据字数限制呈现答案。
(二)分析论证:找准明显论据与结论(可从引导结论的标志词突破)。
大多数的题错误主要位于结论前后部分,因此,在每一条内容要点出现明显结论时,务必要格外关注论据与结论之间的内容呈现,尤其是看到“这说明、可见、因此、故而”等总结性词汇出现时,要提高注意力,注意进行材料内容的判定。
(三)分析错误,判断类型。(不在于类型唯一,而在于如何分析)。
有些材料内容在分析时会出现错误类型不唯一的情况,这种情况确实存在,应对考题时侧重在于作答者的分析内容与错误类型是否匹配,而不在于错误类型的单一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