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村干部应具备的能力素质
村干部,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监督、自我服务的“领头人”,是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协调上下关系,维护社会稳定,推进经济发展,保证工作落实的骨干力量。一名村干部能否在村级事务中发挥积极作用,直接关系和影响到一个村乃至一个地区的社会发展进程。因此,一名合格的村干部应具备以下几点能力素质:
一是服务群众的能力。村级工作看似简单,但实际纷繁复杂,包罗万象,大到执行党的方针、政策,小到村民的生活安排,都是村干部的“分内之事”。一要提高服务意识。每一名村干部从当选的那天开始,就肩负着服务群众的重担,上级关心,百姓关注,任务重大,绝对不能有丝毫的懈怠。一是加强政策理论学习、提高政治素养。新形势下村干部强化自身素质、做好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因此,广大村干部一定要充分认识理论学习对指导工作实践的重要意义,带头学习党的基本路线和党在农村的方针政策,深刻领会精神实质,高度统一思想,不断提高贯彻执行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善于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到服务人民群众中去,真正做到理论与实际、学习与运用、言论与行动的统一,达到学用结合,学以致用的目的。
二是化解矛盾的能力。当前,我县正处在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社会大局稳定是前提,但是,在农村还存在不少矛盾和问题,处理不好就会引发上访,甚至群体性事件,严重影响社会稳定,制约经济发展。村级干部一定要正确面对矛盾困难,这是推不掉、捂不住、躲不了的,化解矛盾纠纷、维持社会稳定已成为村级干部的必备能力。一要能控制局势。当了解矛盾纠纷大概情况后,应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控制矛盾的局势、防止矛盾升级。二要会现场对话。对群众提出的问题能冷静分析,注意掌握尺度和火候,因势利导,因人而异,依照法律政策依据进行解答。
三是推动落实的能力。抓落实是一个重大的实践问题,是每个村干部最重要的工作任务和工作手段。一要善于营造抓落实的氛围。善于调动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善于凝聚各方面的力量,善于建立抓落实的工作机制,从而营造一个真抓实干、争创一流的干事创业氛围,团结和带领广大党员干部以高昂饱满的热情把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二要善于运用抓落实的方法。能够把科学精神和实干精神结合起来,把总结经验和探索创新结合起来,尊重客观规律,尊重群众意愿,不务虚功、讲求实效,善于分清主次、突出重点、明确主攻方向,促进工作整体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