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写作是事业单位综合应用A类的高频考察题型。这种题型,考生在作答时,往往最头痛的就是不同文种的不同格式要求了。而考生最常见的应对策略就是记忆和背诵,这固然是一种好的方法,但是文种多种多样,考试时有可能会碰到备考时没有准备或者没有见过的文种,而且考试时间短,任务重,压力之下可能或出现记忆中断或者记忆混乱的情况,惊慌失措之下难免出错。其实,文种的格式除了死记硬背之外,结合实际来推断也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
一、三要素:标题+称谓+格式
这种格式要求最常见于讲话类的文种,即用嘴巴说出来的文种,如讲话稿、发言稿、演讲稿、导游词等。这个时候大家就想到,我们经常在电视上看到习总书记讲话发言,正式开始之前都会亲切的称呼大家;或者外出旅游,导游在正式介绍前,都会招呼游客一下。那为什么不需要有落款时间呢?结合实际,往往发言者在发言之前可能会做一个自我介绍,挥着有些场合会有主持人为发言者做一个介绍,所这个部分就无需缀写。所以结合实际情况,无需硬记,大家就能判断出格式要求。
二、五要素:标题+称谓+正文+落款时间
这种格式要求,常见于宣传倡议类、信件类,通知通告类等。这一类文种,如倡议书,在现实生活中常见。大家结合实际想一下,如果没有称谓,那么倡议谁这么做,大家就完全不明白,这个倡议书也就失去了作用;同时,如果没有落款,那么被倡议者就会觉得不具有权威性,不知道是谁发出的倡议,有可能就达不到倡议的效果了。所以两者结合,就能得出全格式的要求了。
不同文种不同格式,但是无论怎么变,大家结合文种分析每个格式要素的最用,联系实际,文种格式的难题就迎刃而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