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事业单位考试综合应用能力D类全真模拟题及预测题

事业单位考试网(sydw.cn)最新考试信息:2022事业单位考试综合应用能力D类全真模拟题及预测题,包含报名时间及入口、考试时间、笔试内容等信息,更多综合应用能力请查看:综合应用能力

  

一、辨析题 

1.备课环节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备课时教师应把全部精力放在钻研教材上。 

要求:判断准确,观点明确,分析合理,条理清晰,字数不超过 400 字。 

【参考答案】 此观点不完全正确。备课确实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但是备课的内容很丰富,并不仅仅 局限在钻研教材上,教师不能把全部精力放在教学内容上。 

教师进行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包括备课、上课、课外作业的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学 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备课是教师根据学科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本门课程的特点,结合学生的 具体情况,选择最合适的表达方法和顺序,以保证学生有效地学习。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 只有备好课才有可能上好课。可以加强教学的计划性和针对性,有利于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 用。备课具有三项工作,分别是: 

①备教材,即钻研教材、学习学科课程标准、教科书和阅读有关参考书。 

②备学生,熟悉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了解班级的情况;了解每一个学生的思想状况、知识 基础、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 

③备教法,根据教学目的、内容、学生特点等选择、设计最佳教学方法。 所以,教师首先要树立备课重要的意识,学会备课,备三方面内容,为上课做好充分的 准备。 

2.建构主义在一定程度上对知识的客观性和确定性提出质疑,强调知识的动态性。 

要求:判断准确,观点明确,分析合理,条理清晰,字数不超过 400 字。 

【参考答案】 此观点是正确的。 

建构主义在一定程度上对知识的客观性和确定性提出质疑,强调知识的动态性。首先,建构主义认为知识并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而是随着人类进步而不断改正并随之出现新的假 设和解释。其次,知识并不能精确地概括世界的法则,而是需要针对具体情境进行再创造。 此外,知识不可能以实体的形式存在于具体个体之外,尽管我们通过语言符号赋予了知识一 定的外在形式,但学习者仍然会基于自己的经验背景进行理解并建构属于自己的知识。 

所以教师在教学中不能无视学生的经验,另起炉灶,从外部装进新知识,而是要把儿童 现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儿童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 验。教学不是知识的传递,而是知识的处理和转换。教师不单是知识的呈现者,更应该重视 学生自己对各种现象的理解,倾听他们的看法,洞察他们这些想法的由来,以此为根据,引 导学生丰富或调整自己的理解。教学就是要增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使学生看到不同的观点, 从而促进学习的进行。 

二、案例分析题 

案例一: 

小颖是一名初中生,平时学习不错,考试成绩经常名列班级前茅,是家长和老师眼中 的好苗子。但自从上了初三之后,成绩一天不如一天,愈来愈下滑的厉害。经过老师的谈话, 才知道主要原因有两个:一个主要是学习难度加大了,学习越来越没有信心;另一个是因为 有一次考试失误考的不理想,平时没自己学习好的同学都超过了自己,就觉得自己很笨,再 也提不起学习的兴趣了。 

案例二: 

田雨从一所师范大学毕业后,被某中学录用为语文老师,上岗后,她精神饱满,信心 十足,相信只要积极学习优秀教师的经验,就能够成为一名好老师。在教学中,田雨虚心向 老教师请教,向同事学习,还经常观看精品课视频。然而,期中教学检查后,她的教学效果 并不理想,学生与同事们对她的评价都很一般。这令田雨十分不解,甚是苦恼:自己是院校 毕业的,对工作非常敬业,并努力将优秀教师的经验运用到自己的教学中,可为什么没有取 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呢?她陷入了深深的迷惘中…… 

1.请根据案例一中的材料,谈谈作为教师应该如何开展“学困生”的教育工作。(字数不超 过 400 字) 

2.结合案例二分析田雨没能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主要原因。(字数在 350 字左右) 

3.针对案例二中教师没能取得教学效果的原因,向田雨教师提出改进教学的建议。(字数在 350 字左右) 

【参考答案】 

1.(1)千万不要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对“学困生”进行谴责,保护学生的自尊心,特别是“学 困生”遇到困难,一时无法解决,可能恐慌、自责,甚至有时产生自暴自弃心理。要主动安慰、关心和鼓励学生,和学生一起分析原因,找出解决的办法。要细心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 点,以此为起点,不断激励。 

(2)如果是学习不用功、不刻苦的类型,必须进行严肃认真的思想教育,给他讲清任何成 绩的取得必须靠艰苦的努力,并帮他进一步明确作息时间和学习时间的分配。 

(3)如果是方法不正确,则需要帮助他纠正学习方法,和他一起分析,对成绩偏低学科多 花费时间,多提问、多积累,及时纠正错误。 

(4)如果是这段时间家庭出现了变故,如父母离异,家长关心不够等,应及时和家长联系, 多给予孩子以关心,让学生感觉到老师和家长时刻在关注着他。 

(5)抓反复,反复抓。“学困生”因外界因素干扰和心理情绪波动而出现反复时,不应心灰 意冷,要及时找出“复病”原因。 

2.田雨老师没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的原因如下:

一、田雨老师违背了教师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素质教育教育观。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田雨 老师在学习优秀课程和请教老教师的同时, 忽略了对本班学生的深入了解,没有基于本班 学生的特点展开教学。 

二、田雨老师违背了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没能体现教师劳动的创造性。田雨老师照搬优秀 教师的授课视频,没能根据教学目的、内容、学生特点来设计恰当的教育方案,提高教育的 针对性。没有根据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性格特点等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 

三、田雨老师在处理师生关系上,没能很好的建立民主平等和教学相长的良好师生关系。田 老师没能在平时的工作中多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的心理和学习情况。 

四、田雨老师缺乏有效的教学反思。田老师在教学中没能经常自我反思,及时发现自己教学 中的问题,未能得到及时的调整和改进。 

3.田雨老师可以从如下角度进行改进。 

一、深入了解学生。了解学生个体的思想基础、学习方式、学习态度。了解班级群体特 征。 

二、树立正确教育观,坚持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做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激励学生,鼓 励学生,同时有引导的方式和方法。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对课堂上的出现的问题,教学中遇 到的问题进行思考和探究,大胆假设,反复验证。做课程的开发者和研究者,针对学生的情 况,给学生开发一些适合学生情况的课程或者课外读本。 

三、建立良好的师生观,多与学生沟通和交流,尊重学生的观点和意见,民主平等、教 学相长。课堂上让学生畅所欲言,学生反映问题的时候,认真听取学生意见和建议。 

四、坚持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是提高教学技能的最好的方式。教师可以借助反思日记、 教学札记、行动研究、集体反思等方式提升自己对教育教学觉察和改进能力。 

三、教育方案设计题

2010 年 5 月,老张夫妇将一套楼房赠与独生女小张,并签订赠与协议,同年办理了过户 手续。然而自从房屋过户到女儿名下后,对方不仅不对父母感恩,反而对二老蛮横无理。而 小张甚至花完自己的工资,还向老人索要钱财。面对女儿的种种举动,二位老人寒心至极, 最终决定将女儿诉至法院,要求撤销赠与协议。目前,女儿啃老不感恩父母撤销赠与协议一 案正在进一步审理中。请设计一个以“感恩”为主题的活动方案(至少包括题目、活动目的、 设计依据、活动内容与过程、效果检验方法等) 

要求: 

(1)自选一个选段(如小学、初中或高中); 

(2)设计目的明确、内容详实,活动具有可操作性; 

(3)逻辑严谨,条理清晰; 

(4)总字数 800 字左右。 

【参考设计】 

“心怀感恩 与爱同行”主题班会(初二年级) 

设计依据: 

初二年级的青少年正处于心理的“危险期”,其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日益增强,迫切希 望摆脱父母的监护。他们反对父母把自己当“小孩”,而以成人自居,经常通过顶撞父母来 体现自己的独立存在。 

活动目标:

通过此次主题班会,学生可以知道在自己成长的过程中父母付出了多少努力和关爱;通 过多种活动,掌握一些与父母交流沟通的技能、技巧,引发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与父母相处点 点滴滴的思考,进而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体谅父母,理解父母,体会父母之爱的伟大。 

活动准备: 

1.找部分学生谈心,了解其与父母相处的情况 

2.布置小作文,要求学生写写自己跟父母相处时的种种事情与感受 

3.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与学生家长沟通,收集学生与家长的合照以及家长对学生的寄 语。 

活动过程: 

第一环节:感恩的呼唤——导入 

主持人通过朗诵(父母赋予我们血肉之躯,养育我们长大,教会我们认识自己、认识世 界,让我们成为对世界、对社会有用的人)唤起学生对父母感恩的心。 

在主持人朗诵的同时通过 PPT 播放收集到的学生家庭合照,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 

第二环节:深沉的父爱,温和的母爱——初步感知 

学生表演小品《追星族》,小品主要讲述了学生喜欢追星,家长认为孩子不务正业,严厉禁止的小故事。通过小品引发学生思考日常生活中自己是如何与父母相处的。 

每组派出一名代表讲述自己与父亲、母亲的故事。教师、同伴、学生自己就学生与父母 相处的言行进行评价,并且提出建议。学生获得一些与父母沟通的技巧。 

第三环节:听故事、议感悟——深入理解 

通过视频播放乌鸦反哺、结草衔环的故事,教师引导学生体会故事深层意义。 

播放 VCR 家长寄语,然后学生分小组讨论,说说他们对父爱、母爱的理解,回忆生活中 与父母相处的点滴,反思自己的行为和做法,小组派代表发言。 

第四环节:说出心里话——总结 

学生列举日常生活中可以为爸爸妈妈做的事情,教师进行统计归纳。 

学生通过反思自己的日常言行,写给父母一封信,说出自己的心里话,并由教师寄给每 位家长。

活动效果检验方法: 学生写一篇反思日记。 父母收到子女的信件后,仔细阅读,并写一份反馈信。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皆为本站原创文章。

转载注明出处:http://www.sydw.cn/zhyynl/2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