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数学理科试卷分析
西安市第八十三中学 唐颖鸿 高级教师、中国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优秀教练员
2018年高考数学全国新课标二卷仍以《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为依据,试卷的结构保持了新课程高考数学试卷稳健的一贯风格,试题设计体现了“大稳定、小创新”的成熟设计理念。整个试卷较好地遵循了《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的要求.,很好体现了“一体四层四翼”高考评价体系的思想,注重核心素养的渗透。试题难度较去年略有降低,但试题灵活性依然很强;试题呈现返璞归真,学生容易上手,有利于考生发挥正常水平。
具体来说,整体试题有以下特点:
一、试题整体稳定,结构略有调整
今年试题仍然延续了全国高考数学新课标卷一贯稳健的风格,但大题部分结构略有调整,17题考查等差数列的通项及求和,替换了去年的三角函数内容,在意料之内;概率统计大题位次提前到18题,难度略有减低;变化最大的是解析几何,大题由20题位次提前到19题,考查抛物线与圆,替换了多年考查的椭圆,运算量减小,难度略有降低;立体几何则位次退后两位到20题,考查内容没有变化,但是运算量明显增大;最稳定的属导数题了,稳居压轴题地位,考查内容没有变化,零点问题第三年考查,年年考查,角度不同;极坐标与参数方程核不等式考查的内容也较为稳定,没有大的变化。
二、注重基础考查,突出重点内容
今年的考题仍然注重对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基本技能及高框图数列综合应用能力考什么中数学主干知识的考查。在内容上,主要知识点年年考,从2013年开始,如集合不等式、复数、向量、程序框图、数列、三角函数、数列、函数与导数等内容六年六考,线性规划六年五考(2016年未考);当然,部分内容也有微调,如前面五年五考的三视图和这两年热考的逻辑推理部分今年则退出了高考的舞台。
另外,今年试题的考查更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如第1题、4题、6题、13题、14题等题就是考查基本概念、基本运算和基本方法。总之,试卷既全面考查又突出重点,体现了数学考查的基础性。
三、重视通性通法,注重数学思想
今年的试题还淡化特殊技巧,注重通性通法的考查和对数学思想的考查。如17题数列仅仅考察了等差数列的通项及求和,并没有涉及数列求和等更综合的内容。整个试卷还考查了数形结合思想、函数与方程思想、分类讨论思想、化归思想等重要数学思想方法。
四、突出能力立意,突出数学本质
试题中很多是在知识的交汇处寻找创新点,如第7题是程序框图与数列的综合,第16题是立体几何与解三角形的结合等,这样加强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考查更加科学;试题还突出对数学本质的考查,如第19题是解析几何,第一问就是考查对抛物线本质的理解和应用。整个试卷突出能力立意,考查了抽象概括能力、运算求解能力能能力。
五、贴近实际生活,突出实际应用
近年高考一直加强数学应用的考查,今年也不例外,第18题以某地区环境基础设施投资为背景,考查了线性回归和模型思想,同时也考查了生活中常见的优化预测问题,体现高考改革中加强应用性、实践性的特点。
六、渗透数学文化,培养数学精神
考纲特别强调对于数学文化的考查,今年的考题仍然延续了这一点,如第8题以陈景润和哥德巴赫猜想为背景,考查了概率的内容等;整体试题灵活性强,突出了对思维的考查,有利于培养学生数学精神。
综观今年的数学卷,稳中有新,紧扣大纲;注重基础和能力,更注重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的考查,很好的体现了高考的选拔功能。
今后的复习导向:;
1、严格遵循《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
2、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加强对数学的本质和数学思维的训练;
3、注重数学应用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加强创新意识的培养;
4、加强数学阅读的力度,渗透数学文化,培养数学精神。华商报记者 赵媛
事业单位考试网(sydw.cn)发布·(2022-09-12 07:5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