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分析题申论考试必考题目,但是由于涉及要点种类繁多,且涉及多要素,所以在要点书写的时候,考生对于要点书写的顺序存疑,书写混乱,且要点不全。殊不知,这一题型最大特点在于其有着固定的答题思路,要点的书写顺序其实是极为清晰的。在此,中公教育为备战申论考试的考生分享一下综合分析题目的审题技巧,帮助大家梳理材料。
以谈理解,也就是常说的解释型分析为例:
题干:……请你谈谈对一个关键词/一句话的理解/认识
在题干中,我们可以看到首先对于我们的作答对象,无非就是一个词,例如“种种遮蔽”的理解。提问简单直接,解题时,最起码知道种种遮蔽是什么,而在关键词中,重点在“遮蔽”上,因此,对于关键词理解,一般采用拆词理解。
另外,若作答对象,即理解对象变为了一句话,情况稍微复杂一点:第一种情况,句子表达比较通俗,读一遍便可以了解其内涵,例如“谈谈对于‘奋斗是青春最靓丽的底色“的理解”简单来说这句话强调的是要奋斗。第二种情况,句子表达不清楚,略显晦涩,例如谈谈对“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的理解,在这句话中首先摆脱冷气和向上走表达不明确,所以整个重点子这两者上。
因此,要通过审题,去判断出题人考察的侧重点,确定材料要确定的东西。
1. 解释含义:首先判断理解对象为关键词还是句子,并判断是否有抽象、难理解表述,
其次,整体解释方式有两种,一种用材料原文,一种自己概括、解释。以第一种为主,所以在含义解释部分,希望大家能减轻压力。
2. 多角度分析:这一环节,首先要注意,只要和理解对象相关,所有要素全部书写,
除含义对策之外,例如我们常见的问题、影响、成绩、原因.......,其次,建议将同一要素放在一起,避免要点书写混乱和遗漏要点。
3. 总结:一般以对策收尾,出题人本身在你理解对象的基础上,希望能有所教育性意
义,这与我们申论材料本身所具有的教育性意义是一致的,因此,一般为对策,但也有情况是简综合应用能力作文和申论单的总结。
根据给定资料,谈谈你对“作为城市独特印记的历史文化”这句话的理解。
审题:
1. 解释含义
解释对象=》(作为城市独特印记)的历史文化
历史文化=》城市的作用
解释方式=》材料原文/自己
2. 多角度分析
为什么说历史综合应用能力作文和申论文化是城市独特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