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日
山东德州市作家协会发布的一篇
“廉洁文化主题文学作品征文获奖名单”
引发热议
在获得一等奖的作品名单中
有一篇文章引发关注
它的标题是《我的县长父亲》
作者名为于忠东
![]()
有网友将其视为喜剧电影《夏洛特烦恼》中,
“我的区长父亲”桥段的再现,
质疑此次评选的公正性,
也有网友认为标题容易给人造成歧义,
是在“拼爹”而不是比拼文学功底。
当天晚上,
该协会删除了这条动态。
![]()
![]()
![]()
![]()
记者梳理发现,
此次征文比赛开始于今年6月,
主题作品创作以正风肃纪反腐
弘扬廉洁文化、讴歌本土先模人物
和事迹为主要内容,
要求提炼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廉洁理念,
以及汲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的廉洁营养等。
而于忠东的个人介绍
为中共党员,
山东禹城人,
某银行禹城市支行退休干部,
其爱好写作,敲打文字,
并喜欢通过笔墨,去抒发自己的内心情感。
01
网友质疑“拿父亲头衔刷名次”
这篇名为《我的县长父亲》的文章,最初发表在德州市作家协会的微信公众号上。记者梳理原文内容发现,这篇文章是一篇回忆录,作者的父亲是禹城县的首任县长于志明,作者用第一人称视角,讲述了父辈的情怀与奉献。
作者于忠东在文中介绍“我的父亲是新中国成立后禹城首任人民选举的县长”“在他五十九载的人生旅途中,当过县长,做过饮食员,干过掏粪工,一生几起几落,没给我们子女留下任何物质财富,却给我们留下了129本工作日记。”
![]()
作者还描述了父亲几十年来的人生经历和对整个家庭的影响:早年是一名党政机关的干部,一生起起伏伏,从描写中,能够浮现出一位为人民办实事,俯首甘为孺子牛的“老干部”形象。
作者的父亲还被贴上了3个标签:“无情”“抠门”和“一根筋”,但是从作者对父亲日记本的阅读来看,在当地百姓们心中,县长父亲却是一个“清官”和“好官”。比如,作者在文中说,抗日战争爆发后,参军的新兵很可能会被派上战场,但即便如此,作者父亲依然把年仅16岁的大哥送入军营,过了几年又将作者二哥送去入伍,从抗日战争时期到和平年代,作者的家族中义工参军入伍多达27人。
她还记录了一些细节:作者的堂哥从山东水利厅回到禹城发展时,刚开始是一名临时工,水利局党组多次向时任县长的作者父亲打报告,希望能让作者堂哥转正,但是作者的父亲硬是没批,理由就是上级没有相关政策。
此前,8月3日,山东省禹城市政协官方微信曾发布一篇推文,是作者庞伟伟读老县长于志明“129本工作日志”的读后感。文中称,七十多年前,禹城80万亩耕地中,盐碱地有三十多万亩。于志明在当县长的时候,日志中出现的频率最多的就是种树、打井、抗旱、改碱等字眼,他一门心思的想着如何改变盐碱地、沙土窝,让庄稼多产、高产,让老百姓吃上饭。
但是,当这篇《我的县长父亲》被当作获奖名单发上网后,网友们出现了不同的观点:有人认为,作者有利用父亲官职刷名次的嫌疑;也有网友质疑,作者是“拼爹”而不是比拼文学才情。
![]()
02
作协回应
记者梳理发现,这篇文章的作者于忠东为山东禹城人,是当地某银行的退休干部,平时爱好写作,在当地多家媒体和文学平台都发表过作品。
比如,2020年10月,《齐鲁晚班》曾刊发一篇署名为于忠东的《裹着小脚的母亲,成了父亲的贤内助,撑起家庭半边天》的文章,其中写着禹城的故事,其父亲于1988年病逝,里面提到了悼文,悼文上的称呼是于志明。
同时,在禹城市党史研究中心的官方平台上,也发布过热心市民捐助的91本工作日记,而捐助人为于忠东,日记的作者正是她的父亲于志明。
目前,网上关于“我的县长父亲”等话题引发热议,而也有网友指出,作者在文中并没有卖弄父亲的“县长”身份,反而让大家了解到,身为曾经的县长子女,并没有因此享受到“特殊待遇”,网友们称赞作者的文章能获奖是名副其实。
在文章被删后,也有网友表示不能理解。有看过文章的网友表示“这是一篇因名字而遭到误解,内容朴实无华甚至略有土气,但是仔细读来却让人敬佩的好文章……”
![]()
![]()
![]()
附:《我的县长父亲》原文
![]()
图源:德州市作家协会公号
家人有时候不一定是帮衬,也可能是噩梦。有的家长就能为了学生未来,倾尽所有的铺路。有的家长就信奉儿孙自有儿孙福。
如果是真的没有能力,那也无话可说。安安稳稳地做好,自己当下能做得最好的事情。但有的家长不是,没有事情,还要找些事情来做。
![]()
女孩是高二的一名学生,对于未来有自己的规划。想要报考军校,但自己的梦想是好的,自己也确实在不断地努力着,可最后却被自己妈妈亲手毁了。也让众多网友开始思量,什么是真正的公平?
高二女孩每晚睡3.4个小时,熬夜学习考军校,却被妈妈一个举动毁了
这件事情,来自于一条警方的视频资料。视频中是一名愤怒的女孩,女孩今年在读高中二年级,正在为自己未来能够报考军校努力。
![]()
女生考军校本就严格,本来难考的军校,在女生面前会有更严格的把关。为此女孩每天都学习到很晚,每个晚上的睡眠时间,只有3到4个小时。
这个学习方法和时间规划肯定是不健康的,家长和老师可以给予正确的建议。但这位妈妈却以另一种方式,来意外地打断了女孩的学习节奏。
![]()
警方给出的视频里,是女孩妈妈醉驾,并且拒绝配合执法的一段视频。这样的行为,必定会被记录在案,接受到法律的处罚。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
等女孩以家属的身份赶到的时候,整个人都崩溃了。家长作为最直系的亲属,在学生还有一年就高考的情况下,有了触犯法律的行为,肯定是影响学生政审的。
![]()
而女生想要报考的是军校,政审是不可忽略的一个环节。因此整个视频里都是这名女生愤怒的声音:
“你不要影响我考大学,我初三一个学期就喝了6箱功能饮料。现在我每天就睡3.4个小时,我想多刷点题,上课不瞌睡。你确实喝酒了,你不要闹了。”
![]()
在此期间,这名妈妈应该是还没有醒酒,表现得并不清醒。之后警察也和学校老师了解到,女孩学习成绩很好,未来的目标就是军校和警校。但现在看来,这个目标实现不了了。
为此让不少网友觉得惋惜,这么好的孩子,自己又这么努力,这么懂事。难道真的就应该被妈妈这样的行为,断送自己的梦想吗?这中间是不是有可以商量的余地呢?
![]()
女孩的未来梦想,还可以保证吗?
我国不管是考公,考编还是军校警校,政审的环节是很严格的。如果这次这位家长受到了法律惩罚,记录在案,那女孩的未来肯定和公家无缘了。
如果这次只是批评教育,没有被刑拘,也没有记录在案。那未来还是很有希望的,只是根据现有的情况来看,这名家长醉驾还抗拒执法,估计是难逃处罚。
![]()
至于大家说的,家长做错的事情,是不是要学生承担的问题。这个是一定要的,政审要审三代,爷爷奶奶辈分的也要查,何况是妈妈呢。
有家长觉得这样的做法不公平,祸不及家人,自己做错了事情,已经接受了法律的惩罚。为什么还要让子女还承担,自己错误的余震呢?
![]()
像家长做老赖,或者诈骗一类的。子女跟着享受到了钱财带来的好处,就要一起接受惩罚。但醉驾这种,子女没有得到任何好处,为什么还要被牵连呢?
这么努力的学生,有着清晰的目标。喜欢军校和警校,在警局里也乖乖地劝妈妈,这是一名好学生,就不能通融一下吗?
![]()
在我们看来,这学生确实很可惜。但就目前的规定来看,还是一定要受牵连的。也许以后会改,但最起码短时间内不会。
这也是给广大的家长提个醒,为了自己家学生未来的前途,甚至是为了孙子辈的前途。不要冲动,不要违法乱纪。
如果觉得自己有错自己承担,那其实就错了。什么是一家人,你们是一起的。如果还希望孩子有个光明的未来,不想成为子女口中的罪人,就不要存在侥幸心理。
![]()
笔者有话说:
确实这名学生很可惜,这么努力。但规定就摆在这里,人生就是有很多无奈。也许军人和警察会成为心里终身的遗憾,但并不证明前途无光,试着喜欢其他行业吧。
政审的规定,应该不会轻易地变更。目的也是为了震慑很多存在侥幸心理的家长,虎毒不食子,为了自家孩子的前途,还请三思后行。
今日话题:如果你是这名女生,你怎么办?
综合自伯马教育、封面新闻、观察者网等
事业单位考试网(sydw.cn)发布·(2022-09-29 10:1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