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是事业单位考试中的常考知识模块,公文知识并不像法律、哲学知识那样深奥,公文知识本身相对来说是比较简单的,主要是关键词或者关键语句的直接考查以及日常的公文知识积累。只要认真总结同时进行准确记忆,那么公文知识是比较容易拿分的。接下来事业单位考试网(sydw.cn)就带大家来学习一下公文知识。
一、公文的概念
根据2012年《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规定,党政机关公文是党政机关实施领导、履行职能、处理公务的具有特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文书,是传达贯彻党和国家方针政策,公布法规和规章,指导、布置和商洽工作,请示和答复问题,报告、通报和交流情况等的重要工具。
可见,公文的作者具有法定性。党政机关的公文并不是谁都能够随便撰写的,也不是任何个人都可以任意发布的。公文的作者具有法定性,也是为了保证它的权威性,所以它是由法定的作者制成和发布的,即依据法律和有关的章程成立的并能以自己的名义行使法定的职能权利和担负一定的任务、义务的机关、组织或代表机关组织的领导人才能成为公文的作者。比如,党政机关。
同时也能看出,公文的格式具有严格的规范性,公文并不是普通的信件或者日记,为了维护公文的权威性、准确性与有效性,方便公文的写作与处理,国家有关机关以法规形式,对公文的文体、结构、格式等进行了统一规范。比如,公文中的版头、主体、版记等等,都有特定的格式要求。
【提示】对于作者的法定性、格式的规范性特点,复习时需要牢记!
二、常见公文的分类
1.分类标准一:行文关系不同。
公文可以分为上行文,即下级机关向所属上级机关行文。如请示。下行文,即上级机关向所属下级机关行文。如命令。平行文,即向所属同级机关以及向非同一组织系统或专业系统中不相隶属的任何级别的机关行文。如:函。
【提示】有时候行文关系,也称为行文方向,备考时要注意,这两个词都正确。
2.分类标准二:涉及秘密的程度不同。
公文可以分为秘密公文,指含有一般的秘密,泄露会使国家或团体的安全和利益遭受损害的公文。机密公文,指含有重要的秘密,泄露会使国家或团体的安全和利益遭受严重损害的公文。绝密公文,指含有最重要的秘密,或者在一定的时间内,必须绝对地将知情人限定在极小范围内,泄露会使国家或团体的安全和利益遭受特别严重损害的公文。
【提示】定义考查较多,注意关键词,比如秘密对应遭受损害。机密对应遭受严重损害。绝密对应遭受特别严重损害。
3.分类标准三:来源的不同。
公文可以分为收文,即本机关收到的来自外部的公文。发文,即由本机关制作发往外部的或只供内部使用的公文。
【提示】注意根据来源不同,只能分为收文和发文,不包括国内公文或者国外公文的说法。所以一定要记住标准和种类。
三、实战演练
1.国务院公安部向某省公安厅发送( )。
A.平行文 B.任行文 C.上行文 D.下行文
1.【答案】D。
2.下列属于商洽性的平行文的是( )。
A.函 B.报告 C.意见 D.倡议书
2.【答案】A。
扫一扫,手机继续看
部分数据为事业单位考试网(www.sydw.cn)收集整理,转载或复制请注明出处!-事业单位考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