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5日山西省省直事业单位考试《综合知识》真题(下午场)答案及解析
【事业单位真题】批复、复函、答复报告的相同点不包括:
A.具有答复功能
B.坚持一文一事
C.都有发文依据
D.行文方向一致
答案:D
解析:
《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规定:“批复适用于答复下级机关请示事项;函适用于不相隶属机关之间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请求批准和答复审批事项;报告适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回复上级机关的询问。”三者的相同点在于:①都具有答复功能。这三个文种的适用范围都有“答复”或者“回复”,可知其具有答复性功能。因为函和报告这两个文种还具有其他功能,所以常把具有答复性功能的函和报告称为“复函”和“答复性报告”。②都属于被动行文。即答有所问、被动行文。不问而答,会让受文者莫名其妙。它们的制作都是建立在来文基础之上的---批复和请示对应,复函和发函对应,报告和上级的询问对应。③都坚持一文一事。一份批复针对一份请示,一份复函针对一份来函,一份报告也只能回答上级提出的一个问题,“专事专办”特点明显。④都要有发文引据。批复、复函和答复性报告都属被动行文,正文第一段常用诸如“××报送的关于××的××(××〔2017〕×号)收悉”等句式,交代清楚发文的依据。⑤都有固定的主送机关。实际工作中,批复、复函和答复性报告的受文对象即主送机关均为对自己“有所求”的来文单位,批复的受文对象为报送“请示”的下级机关,复函的受文对象为发出问函的单位,而报告的受文对象是事前有过询问的上级机关。⑥归档时都应“成双作对”。在办理完毕后整理档案时,应将请示与批复、来函与复函、询问件与答复性报告放在一起,合为一件。一般做法是,将两份公文编一个号,批复在前、请示在后,复函在前、来函在后,答复性报告在前、来信来函在后,或者将批复、答复的公文作为正本,将请示或来函作为附件。
由上述分析可知,A项、B项和C项都是批复、复函、答复报告的共同点,不符合题目要求,排除。D项:批复是典型的下行文,用于答复下级机关的请示事项;函是典型的平行文;报告则是典型的上行文,适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所以,D项错误,当选。
本题答案选D。
扫一扫,手机继续看
部分数据为事业单位考试网(www.sydw.cn)收集整理,转载或复制请注明出处!-事业单位考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