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考试题库:公共基础知识文学、艺术知识试题及答案(119)

2023-02-15 08:14:33 阅读()公共基础知识
推荐题库

1.(单选题)2011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标志其发生的事件是:

A.清帝退位

B.南京临时政府成立

C.武昌起义

D.孙中山任临时大总统

【答案】C

事业单位考试网(sydw.cn)解析】A项:1912年2月12日,中国最后一位皇帝爱新觉罗?溥仪颁布退位诏书。

B项: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又称南京临时政府。

C项:武昌起义是1911年10月10日以文学

内蒙华图教育公共基础知识

社和共进会为主的革命党人在湖北武昌发动的一场旨在推翻清朝统治的武装起义,是辛亥革命的开端。

D项: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本题答案选C。

2.(单选题)下列事件与相关人物对应错误的是:

A.三藩之乱:吴三桂、康熙

B.七国之乱:吴王刘濞、汉景帝

C.八王之乱:苻坚、谢玄

D.安史之乱:郭子仪、史思明

【答案】C

事业单位考试网(sydw.cn)解析】

社区考试公共基础知识比例

选项A:三藩之乱是清朝初期三个藩镇王发起的反清事件。三藩是指平西王吴三桂、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精忠。1673年(康熙十二年)春,康熙皇帝作出撤藩的决定。吴三桂首先于这年11月杀云南巡抚朱国治,自称天下都招讨兵马大元帅,提出“兴明讨虏”,将矛头指向朝廷。1681年(康熙二十年)冬,清军进入云南省城昆明,吴世璠自杀,历时8年的三藩之乱被平定。对于清廷来说,是确立稳定的皇朝统治的标志。A项对应正确。

选项B:

绥阳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

七国之乱是发生在中国西汉景帝时期的一次诸侯国叛乱。汉景帝即位后,御史大夫晁错提议削弱诸侯王势力、加强中央集权。景帝三年(前154),汉景帝采用晁错的《削藩策》,先后下诏削夺楚、赵等诸侯国的封地。这时吴王刘濞就联合楚王刘戊、赵王刘遂、济南王刘辟光、淄川王刘贤、胶西王刘昂、胶东王刘雄渠等刘姓宗室诸侯王,以“清君侧”为名发动叛乱。由于梁国的坚守和汉将周亚夫所率汉军的进击,叛乱在三个月内被平定。七国之乱是地方割据势

新密公共基础知识

力与中央专制皇权之间矛盾的爆发。七国之乱的平定,标志着西汉诸侯王势力的威胁基本被清除,中央集权得到巩固和加强。B项对应正确。

选项C:八王之乱是西晋年间司马氏同姓王之间为争夺中央政权而爆发的混战,这场权力角逐中的核心人物有汝南王司马亮、楚王司马玮、赵王司马伦、齐王司马冏、长沙王司马乂、成都王司马颖、河间王司马颙、东海王司马越等八王。谢玄是谢安的侄子,东晋人,参加了淝水之战,谢玄破苻坚。C项对应错误。

银行业公共基础知识

项D:安史之乱是中国唐代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755年12月16日至763年2月17日)由唐朝将领安禄山与史思明背叛唐朝后发动的战争,是同唐朝争夺统治权的内战,为唐由盛而衰的转折点。这场内战使得唐朝人口大量丧失,国力锐减。因为发起反唐叛乱的指挥官以安禄山与史思明二人为主,因此事件被冠以安史之名。 又由于其爆发于唐玄宗天宝年间,也称天宝之乱。D项对应正确。

本题答案选C。

3.(单选题)对于当前的

自收自支公共基础知识

纹身现象,四个大学生从各自的角度表达了他们对诸子百家思想的理解。

甲说:身体天然完整,纹身就是自虐;

乙说:纹身影响仪容,是低俗身份人的爱好,有身份的人不会纹身;

丙说:纹身费财又费力,何必呢?简简单单不很好吗;

丁说:国家应该严格限制纹身,应该规定人们的行为选择。

他们的描述所对应的思想是:

A.甲-儒,乙-墨,丙-法,丁-道

B.甲-道,乙-儒,丙-墨,丁-法

C.甲-儒,乙-法,丙-墨

村协管员公共基础知识

,丁-道

D.甲-道,乙-墨,丙-法,丁-儒

【答案】B

事业单位考试网(sydw.cn)解析】甲认为“身体天然完整”,这符合道家思想提倡的道法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对应道家。

乙认为“纹身影响仪容,是低俗身份人的爱好,有身份的人不会纹身”强调纹身与身份有关,体现等级观念,对应儒家。

丙认为“纹身费财费力”,体现了节用思想,对应墨家。

丁认为国家应限制纹身,体现了法治的观念,对应法家。

安阳教考公共基础知识

应关系为:甲-道,乙-儒,丙-墨,丁-法。本题答案选B。

4.(单选题)黑格尔说:“割下来的手就不是真正的人手了。”这句话表达的哲学道理是:

A.承认世界的统一性

B.承认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的

C.否认联系的形而上学观点

D.承认普遍联系的辩证法观点

【答案】D

事业单位考试网(sydw.cn)解析】割下来的手,脱离了他的本体,所以就不是原来意义上的手了,体现了事物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是一

佛山2020公共基础知识

种辩证法普遍联系的观点。 本题答案为D。

5.(单选题)下列谚语不涉及二十四节气的是:

A.花木管时令,鸟鸣报农时

B.白露脚不露,寒露身不露

C.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

D.秋分早霜降迟,寒露种麦正当时

【答案】C

事业单位考试网(sydw.cn)解析】A项正确,“花木管时令,鸟鸣报农时”,意为不管是花草也好,鸟兽也罢,它们的活动大多呈现出季节性以及规律性,因此,被当作区分时令的重要

公共基础知识18年濉溪

参考。该谚语涉及二十四节气。

B项正确,“白露脚不露,寒露身不露”,意为白露节气一过,应注重足部保暖;寒露节气一过,穿衣服就不能再赤膊露体。该谚语涉及二十四节气。

C项错误,“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意为若出现日晕的话,夜半三更将有雨,若出现月晕,则次日中午会刮风。该谚语不涉及二十四节气。

D项正确,“秋分早霜降迟,寒露种麦正当时”,意为把握种麦时间,秋分时种麦早了,霜降时种麦迟了,而寒露时种麦是最

公共基础知识的论文题目

好的。该谚语涉及二十四节气。

本题答案(不涉及二十四节气的)为C。

公共基础知识行文


扫一扫,手机继续看
    特别声明:文章多为事业单位考试(sydw.cn)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
    部分数据为事业单位考试网(www.sydw.cn)收集整理,转载或复制请注明出处!-事业单位考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