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考试题库:公共基础知识文学、艺术知识试题及答案(367)

2023-02-15 07:58:48 阅读()公共基础知识
推荐题库

1.(单选题)关于中国古典诗歌,下列对应正确的是( 

消防公共基础知识资料

)。

A.《诗经》: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

B.汉乐府: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C.欧阳修: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D.曹操: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答案】A

事业单位考试网(sydw.cn)解析】A项:“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意思是:饥饿的人唱出的歌都是有关他所吃的食物的,劳动的人唱出的歌都是有关他所从事的劳动的,是一种现实主义的表达方式,《诗经》是我国现实主义诗歌的源泉,里面的《国风》大多是描写民间生活。A项正确。

B项:“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出自白居易的《卖炭翁》,此诗是

郑州市事业编公共基础知识

新乐府诗。新乐府诗是新题写时事的乐府诗,不再以入乐与否作标准。B项错误。

C项:“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出自苏轼的《东坡题跋·书摩诘〈蓝关烟雨图〉》,形容描写景物的诗水平很高,可以将读者置身项画当中,与欧阳修没有关系。C项错误。

D项:“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出自李白的《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主要回顾了李白的人生经历,抒发了他自己的政治感慨,与曹操没有关系。D项错误。

本题答案选A。

2.(单选题)最早实行农业“大包干”,即“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被誉为“中国农村改革第一村”的是:

A.河南南街村

B.山西大寨村

C.安徽小岗村

D.广西和寨村

【答案】C

事业单位考试网(sydw.cn)解析】1978年冬,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18户农民,以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在一纸分田到户的“秘密契约”上按下鲜红的手印,实行农业“大包干”,从此拉开我国农村改革的序幕。这18位带头人的红手印催生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并最终上升为我国农村的基本经营制度,彻底打破“一大二公”的人民公社体制,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使我国农业发展越过长期短缺状态,解决了农民的温饱问题。小岗村成为中国农村改革第一村。

正确答案为C。

3.(单选题)《管子·牧民》中指出:“四维不张,国乃灭亡。”这里的“四维”是指:

A.道、德、仁、义

2022湖南公共基础知识

B.礼、义、廉、耻

C.忠、孝、节、义

D.温、良、恭、俭

【答案】B

事业单位考试网(sydw.cn)解析】《管子·牧民》一文中对“四维”的解释是:“国有四维,一维绝则倾,二维绝则危,三维绝则覆,四维绝则灭。倾可正也,危可安也,覆可起也,灭不可复错也。何谓四维?一曰礼,二曰义,三曰廉,四曰耻。礼不逾节,义不自进,廉不蔽恶,耻不从枉”,即“四维”指的是礼、义、廉、耻。本题正确答案为B。

4.(单选题)下列说法中能体现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根本分歧的是:

A.“生死有命富贵在天”与“物是观念的集合”

B.“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与“天不变,道亦不变”

C.“

杜军老师公共基础知识

气者,理之依也”与“理生万物”

D.“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与“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

【答案】C

事业单位考试网(sydw.cn)解析】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是围绕“世界的本原是什么”的问题而产生的。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本原,意识是派生的,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本原的,物质依赖于意识,意识决定物质。也可以说,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根本的分歧是围绕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而形成的。

A项:“ 生死有命,富贵在天”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物是观念的集合”属于主观唯心主义。二者均为唯心主义观点,A项不符合题意。

B项,“世异则事异

工会+公共基础知识

,事异则备变”讲的是一种灵活掌握时势,灵活应变的观点,属于辩证法的观点。“天不变,道亦不变”出自《汉书·董仲舒传》),意思是:封建社会的最高原则是由天决定的,天是永恒不变的,因而按天意建立的封建社会之“道”,也是永恒不变的。“天不变,道亦不变”是客观唯心主义的,而且它还用静止的观点看问题,又属于形而上学的观点。B项不符合题意。

C项,“气者,理之依也”,出自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王夫之。王夫之认为“气”是物质实体,“理”是客观规律,客观规律的存在与发生必须依附于实体而存在。这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理生万物”则是客观唯心主义者的观点,认为万物由理产生,万物由理主宰,本质是

公共基础知识笔记.txt

意识决定物质。C项符合题意。

D项,“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出自《后汉书·班超传》,

峨秀集团公共基础知识考题

比喻不经历艰险,就不能取得成功,也指需通过实践取得真知。“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属于实践论的观点。“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意思是虽然足不出户,但知道外界发生的事情。“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体现的哲理是学习间接知识的重要性,也就是间接经验的重要性。D项不符合题意。

答案选项为C。

5.(单选题)世界各地的建筑风格因受时代的政治、社会、经济、建筑材料和建筑技术的制约以及建筑设计思想、观念和艺术素养的影响而有所不同。下列关于建筑风格的说法错误的是:

A.巴洛克式建筑风格起源于文艺复兴

公共基础知识考公安

时期

B.帕特农神庙是古希腊式建筑的典型代表

C.哥特式建筑风格是以法国为中心发展起来的

D.洛可可式建筑的特点是气势恢宏、简约大气

【答案】D

事业单位考试网(sydw.cn)解析】A项:巴洛克建筑是17—18世纪在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建筑和装饰风格。因此起源于文艺复兴时期。A项说法正确。

B项:帕特农神庙是希腊全盛时期建筑与雕刻的主要代表,有“希腊国宝”之称,也是人类艺术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B项说法正确。

C项:哥特式建筑发源于十二世纪的法国,持续至十六世纪,在当代普遍被称作“法国式”,是以法国为中心发展起来的。C项说法正确。

D项:洛可可式建筑风格,于18世纪20年代产生于法国并流行于欧洲,基本特点是纤弱娇媚、华丽精巧、甜腻温柔、纷繁琐细,而非气势恢宏、简约大气。D项说法错误。

本题答案选D。

公共基础知识大题推荐


扫一扫,手机继续看
    特别声明:文章多为事业单位考试(sydw.cn)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
    部分数据为事业单位考试网(www.sydw.cn)收集整理,转载或复制请注明出处!-事业单位考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