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考试题库:公共基础知识法律知识试题及答案(24)

2023-02-14 07:44:43 阅读()公共基础知识
推荐题库

1.(单选题)对于违法犯罪行为的制裁和惩罚,体现了法律的(  )。

A.评价作用

B.教育作用

C.强制作用

D.指引作用

【答案】C

事业单位考试网(sydw.cn)解析】法律的功能分别是:指引作用、预测作用、评价作用、强制作用、教育作用。其中,对犯罪行为的制裁和惩罚,体现的是法律的强制作用。本题答案为C。

【背景知识】

指引作用:体现在用法律指引自己应该如何行为。评价作用:体现在

公共基础知识科学

通过法律判断他人的行为是否合法。预测作用:体现在掌握法律以后,就可以预测到某种行为会否受到法律制裁、受怎么样的法律制裁。教育作用:是指法律教育所有公民如何守法。强制作用:体现在对个别违法犯罪的人,法律会强制性地制裁。

2.(单选题)老百姓心里有杆秤,这秤杆无时不在掂量着法律的分量,这里的“秤”是指(  )。

A.秩序

B.自由

C.正义

D.效率

【答案】C

事业单位考试网(sydw.cn)解析】

公共基础知识书谁的好

民间有句俗语“老百姓心里有杆秤”,这杆秤无时不在掂量法律是良法还是恶法,这杆秤就是正义。主要强调正义对法律有积极的评价和推动作用。本题答案为C。

3.(多选题)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下面对“纳税人”的理解正确的是(  )。

A.只要负有直接纳税的义务,就是纳税人

B.纳税人包括所有法人和自然人

C.纳税人是由税法和企业或个人所处的经济地位决定的

D.不同的税种有不同的纳税人

【答案】ACD

【事业

公共基础知识需要多久

单位考试网(sydw.cn)解析】A项正确、B项错误,根据《税收征收管理法》第四条第一款规定:“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为纳税人。”纳税人是指税法上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并不是所有的自然人和法人都必须纳税。

C项正确,一个经济单位或个人是否成为纳税人,由税法的规定和企业或个人所处的经济地位决定。

D项正确,税收分为不同的种类,每个税种都有特定的纳税人、征税对象和计税标准。

本题答案为ACD。

4.正常情况下,机动车在高速公路行驶车速超过100m/h时,应当与同车道的前车保持100米以上的距离。( 

公共基础知识仲裁真题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事业单位考试网(sydw.cn)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八十条规定:“机动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车速超过每小时100公里时,应当与同车道前车保持100米以上的距离。车速低于每小时100公里时,与同车道前车距离可以适当缩短,但最

公务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

小距离不得少于50米。”本题判断为正确。

5.(单选题)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  )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A.6个月

B.1年

C.2年

D.3年

【答案】B

事业单位考试网(sydw.cn)解析】《劳动合同法》第十四条:“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无确定终止时间的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

黑龙江公共基础知识教程

合同。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本题答案为B。

教育公共基础知识点归纳


扫一扫,手机继续看
    特别声明:文章多为事业单位考试(sydw.cn)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
    部分数据为事业单位考试网(www.sydw.cn)收集整理,转载或复制请注明出处!-事业单位考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