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考试题库:公共基础知识管理常识试题及答案(546)

2023-02-01 07:59:22 阅读()公共基础知识
推荐题库

1.(单选题)办公室管理的(  ),就是将常规工作按事情进行的先后次序划分成递进步骤,并按规定的步骤办理。

A.程序化

B.自动化

C.制度化

D.多样化

【答案】A

事业单位考试网(www.sydw.cn)解析】办公室管理的程序化,就是将常规工作按事情进行的先后次序划分成递进步骤,并按规定的步骤办理。制定工作程序目的在于把各种规章制度具体化、步骤化。制定工作程序时不仅要注意工作的先后顺序,而且要把每一

公共基础知识讲义和教材

个步骤的做法、要求都要规定得清清楚楚。同时,还要注意前后步骤的衔接。

因此选择A项。

2.(单选题)俗话说:绳在细处断,冰在薄处裂,下列与该俗语所蕴含的管理学原理相同的是:

A.木桶原理

B.丛林法则

C.青蛙效应

D.蝴蝶效应

【答案】A

事业单位考试网(www.sydw.cn)解析】绳在细处断,冰在薄处裂,意思是说问题总是出在薄弱环节上。

A项,木桶原理是指一只水桶能装多少水取决于它最短的那块木板 。与题干原理相同

公共基础知识套路

,当选 。

B项,丛林法则是自然界里生物学方面的物竞天择、优胜劣汰、弱肉强食的规律法则。与题干原理不同。

C项中,青蛙效应是指把一只青蛙扔进开水里,它因感受到巨大的痛苦便会用力一蹬,跃出水面,从而获得生存的机会。当把一只青蛙放在一盆温水里并逐渐加热时,由于青蛙已慢慢适应了那惬意的水温,所以当温度已升高到一定程度时,青蛙便再也没有力量跃出水面了。于是,青蛙便在舒适之中被烫死了。与题干原理不同。

D项中,蝴蝶效应是指在一个动力系统中,初始

公共基础知识中级课程推荐

条件下微小的变化能带动整个系统的长期的巨大的连锁反应。与题干原理不同。

本题答案为A。

3.(多选题)《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于2014年7月1日施行,下列关于聘用合同的规定,正确的是(  )。

A.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受到开除处分的,解除聘用合同

B.事业单位与工作人员订立的聘用合同,期限一般不低于3年

C.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连续旷工超过15个工作日,事业单位可以解除聘用合同

D.初次就业的工作人员与事业单位订立的聘用合同

河南公务员公共基础知识

期限3年以上的,试用期为6个月

【答案】ABC

事业单位考试网(www.sydw.cn)解析】A项,《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第十八条规定:“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受到开除处分的,解除聘用合同”。故正确。

B项,《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第十二条规定:“事业单位与工作人员订立的聘用合同,期限一般不低于3年”。故正确。

C项,《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第十五条规定:“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连续旷工超过15个工作日,或者1年内累计旷工超过30个工作日

公共基础知识经验

的,事业单位可以解除聘用合同”。故正确。

D项,《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第十三条规定:“初次就业的工作人员与事业单位订立的聘用合同期限3年以上的,试用期为12个月”。故错误。

因此本题答案是ABC。

4.(单选题)某公立医院与刚刚大学毕业的徐某签订聘用合同,合同内容符合《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规定的是(  )。

A.签订了三年的聘用合同

B.约定随时解除聘用关系

C.签订了五年的聘用合同,试用期为六个月

D.订立的

陕西省公共基础知识大纲

聘用合同约定徐某的工资在试用期结束后统一发放

【答案】A

事业单位考试网(www.sydw.cn)解析】《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第十二条规定:“事业单位与工作人员订立的聘用合同,期限一般不低于3年。”据此,A项正确。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第十七条:“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提前30日书面通知事业单位,可以解除聘用合同。但是,双方对解除聘用合同另有约定的除外。”据此,B项中,随时解除聘用关系的说法错误。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第十三

西藏公务员公共基础知识

条规定:“初次就业的工作人员与事业单位订立的聘用合同期限3年以上的,试用期为12个月。”据此,C项错误。

D项中工资应该按时发放,而不是试用期结束后统一发放。D项错误。

本题答案为A。

5.(单选题)司马光看到小孩掉入水缸,他不是按照常规让人脱离水,而是打破水缸,让水脱离人。司马光采用的思维模式是( 

中国四大名桥公共基础知识

)。

A.线性思维

B.逆向思维

C.顺向思维

D.立体思维

【答案】B

事业单位考试网(www.sydw.cn)解析】线性思维即线性思维方式,是把认识停留在对物质的抽象而不是本质的抽象,并以这样的抽象为认识出发点的,片面、直线、直观的思维方式。逆向思维也叫求异思维,它是对司空见惯的似乎已成定论的事物或观点反过来思考的一种思维方式。

顺向思维,顺向思维就是常规的、传统的思维方法,是指人们按照传统的从上到下、从小到大、从左到右、从前到后、从低到高等常规的序列方向进行思考的方法。

立体思维也称“多元思维”“全方位思维”“整体思维”“空间思维”或“

公安考哪种公共基础知识

多维型思维”,是指跳出点、线、面的限制,能从上下左右,四面八方去思考问题的思维方式,也就是要“立起来思考”。

一般的惯性思维是人落水后,救人应该使人离开水,而司马光砸缸的思路正好相反,属于逆向思维。本题答案为B。

公共基础知识公文考点梳理


扫一扫,手机继续看
    特别声明:文章多为事业单位考试(sydw.cn)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
    部分数据为事业单位考试网(www.sydw.cn)收集整理,转载或复制请注明出处!-事业单位考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