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唐代诗人李白对山东的湖光山色、风土人情极为喜爱,留下了许多优美诗篇。其中《古风·昔我游齐都》写到“昔我游齐都,登华不注峰。兹山何峻拔,绿翠如芙蓉”。诗中的“华不注”位于( )。
A.泰安
B.曲阜
C.淄博
D.济南
【答案】D
【事业单位考试网(sydw.cn)解析】华不注山又名华山,金舆山。地处济南市东北角,位于黄河以南,小清河以北。古时称“华不(fū夫)注”,为历史名山。本题答案为D。
2.(单选题)下列选项中属于红外线的具体应用的是( )。
A.杀菌
B.电梯感应
三支一扶考试公共基础知识
C.验钞D.促进人体合成维生素
【答案】B
【事业单位考试网(sydw.cn)解析】红外线的主要应用有夜视仪,监控设备,手机的红外端口,宾馆的房门卡,汽车、电视机的遥控器、洗手池的红外感应,饭店门前的感应门。杀菌、验钞、促进人体合成维生素为紫外线的主要应用。本题答案为B。
3.(单选题)下列典故中体现“工匠精神”的是( )。
A.曹冲称象
B.精卫填海
C.愚公移山
D.庖丁解牛
【答案】D
【事业单位考试网(sydw.cn)解析】工匠精神,是指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更完美的精神理念。A项,曹
松原辅警考试公共基础知识
冲称象,用“等量替换法”以同等重量的石头代替大象称重,这是创新思维方法的体现。B项,精卫填海,比喻意志坚决,不畏艰难,有锲而不舍的精神,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C项,愚公移山,形容做事坚持不懈、不畏艰难。
D项,庖丁解牛,比喻经过反复实践,掌握了事物的客观规律,做事得心应手,运用自如。庖丁解牛所体现的古代工匠精神与当代工匠精神一脉相承。
本题答案为D。
4.明朝初期,钓鱼岛就已经明确为中国领土,明,清两朝均将钓鱼岛划为我国海防管辖范围之内,并非“无主地”。(
学业水平考试公共基础知识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事业单位考试网(sydw.cn)解析】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明朝初,杨载发现钓鱼岛列岛;1582年,明朝将钓鱼岛归入中国版图,隶属福建。本题判断为正确。
5.豆蔻原是一种植物,多形容十三四岁的少年的青春年华。( )
A.正确
B.错误
【答案】B
【事业单位考试网(sydw.cn)解析】豆蔻年华,源于唐代诗人杜牧的《赠别》诗。里面写到“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这里诗人用早春时节美丽的豆蔻花形容一个可爱的歌女,人们都觉得相当贴合甚至于妙趣横生,所以一直传到了现在。豆蔻年华特指的十三四岁的少女,而并非少年。本题判断为错误。
中国气象局公共基础知识
扫一扫,手机继续看
部分数据为事业单位考试网(www.sydw.cn)收集整理,转载或复制请注明出处!-事业单位考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