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2019年3月4日,习近平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文化艺术界、社会科学界委员联组会,讲话时引用“大鹏之动非一羽之轻也;骐骥之速,非一足之力也”,强调实现中共十九大描绘的宏伟蓝图,必须紧紧依靠人民。“大鹏之动非一羽之轻也;骐骥之速,非一足之力也”出自:
A.《道德经》
B.《孟子》
C.《潜夫论》
D.《论语》
【答案】C
【事业单位考试网(sydw.cn)解析】“大鹏之动非一羽之轻也,骐骥之速,非一足之力也”出自东汉思想家王符的《潜夫论·释难》,意思是大鹏冲天飞翔,不是靠一根羽毛的轻盈;骏马急速奔跑,不是靠一
辅警公共基础知识重点必背
只脚的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引用此典故意在表明:中国要飞得高、跑得快,就得依靠13亿人民的力量。本题答案选C。
【背景扩充】
《道德经》是春秋时期老子(李耳)的哲学作品,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
《孟子》是战国时期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所著。书中记载有孟子及其弟子的政治、教育、哲学、伦理等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
《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语录结集,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至战国前期成书。全书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
2022年公共基础知识书
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2.(单选题)关于中国特色小镇建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未来可以行政建制镇和房地产项目命名
B.以发展特色产业为核心
C.要避免出现“洋名化”问题
D.2016年7月1日,住建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联合发布通知,决定在全国范围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
【答案】A
【事业单位考试网(sydw.cn)解析】本题事业单位考试网(sydw.cn)解析详见老吴公考《2020年行测名师带飞班》或者《2020年国考(京考)网络长线班》课程中的《常识判断专项测验讲解4》。老吴公考,师资更好!
3.(单选题)“商君尤称
定西公共基础知识2019
刻薄,又处战攻之世,天下趋于诈力,犹且不敢忘信以畜其民,况为四海治平之政者哉!”这段话评价的是哪个历史事件?A.商鞅变法
B.盘庚迁殷
C.武丁盛世
D.焚书坑儒
【答案】A
【事业单位考试网(sydw.cn)解析】“商君”指的就是商鞅,“商君尤称刻薄,又处战攻之世,天下趋于诈力,犹且不敢忘信以畜其民,况为四海治平之政者哉!”出自《资治通鉴·卷二》,评价的是商鞅变法。本题答案为A。
【背景知识】
盘庚迁殷是发生在商朝中后期的一次历史事件,是指盘庚继位后,为了挽救政治危机,决定迁都于殷(今河南安阳),今殷墟遗址。
武丁盛世又称武丁
公共基础知识党的知识
中兴,盘庚侄子武丁执政时,殷商国势达到鼎盛。武丁在位共五十余年,他日夕思复兴殷,苦于未得忠良之佐,后来傅说等辅佐下,国势强盛,政治清明,百姓富庶。商王武丁惟才是举,衣食朴素,推进了商朝最鼎盛的时期。焚书坑儒,又称“焚诗书,坑术士(一说述士,即儒生)”,西汉之后称“焚书坑儒”。秦始皇在公元前213年和公元前212年焚毁书籍、坑杀“犯禁者四百六十余人”。
4.(单选题)下列关于中国教育史的表述错误的是:
A.我国最早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学记》
B.严复的“三育论”是指“鼓民力”、“开民智”、“兴民德”
C.《三字经》、《百家姓》和《
公共基础知识错几道题正常
千字文》是我国古代的蒙学教材D.蔡元培提倡“五育并举”,五育是指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美感教育和劳动教育
【答案】D
【事业单位考试网(sydw.cn)解析】A项正确。《学记》是我国古代典章制度专著《礼记》中的一篇,写于战国晚期,是我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和教学问题的论著。
B项正确。严复受达尔文的进化论和斯宾塞社会学说的影响,在教育作用问题上,提出“三育论”, 主张鼓民力、开民智和兴民德。
C项正确。《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简称“三百千”,是我国古代影响较大且流行较广的儿童启蒙读物。
D项错误
公共基础知识古代史题库
。“五育并举”是由我国教育思想家蔡元培提出的教育思想主张,“五育”指的是“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美感教育”,“劳动教育”不属于“五育”之一。本题答案(表述错误的)为D。
5.(单选题)我国大气,地表水环境与资源管理中实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这一规定体现的生态规律是:
A.物质循环转换与再生规律
B.环境资源的有效极限规律
C.物质输入输出的动态平衡规律
D.相互依存与相互制约的互生规律
【答案】B
【事业单位考试网(sydw.cn)解析】污染物的排放要与大气、地表水的承受能力相对应,而不能超过承受极限
公共基础知识考啥呀
,否则会造成更为严重的后果,说明环境资源的承受能力是有极限的。环境资源的有效极限规律,是指生态系统中作为生物赖以生存的各种环境资源,在质量、数量、空间、时间等方面,都有一定的限度,而不能无限制地供给,因此,每一个生态系统对任何外来干扰都有一定的忍耐极限,当外来干扰超过此极限时,生态系统就会被损伤、破坏甚至瓦解。这一规律要求我们要注意极限,坚持适度原则。本题答案为B。【背景知识】
物质循环转换与再生规律,是指生态系统中,植物、动物、微生物和非生物成分,借助能量的不停流动,由此形成不停顿的物质循环。
物质输入输出的平衡规律,是指当一个自然生态系统
公共基础知识全集初中物理
不受人类活动干扰时,生物与环境之间的输入与输出是相互对立的关系,对生物体进行输入时,环境必然进行输出,反之亦然。相互依存与相互制约的互生规律,主要分为两类:(1)普遍的依存与制约,也称“物物相关”,是指有相同生理、生态特性的生物构成生物群落或生态系统;(2)通过“食物”而相互联系与制约的协调关系,也称“相生相克”规律,即每一种生物在食物链或食物网中,都占据一定的位置,并具有特定的作用。
公共基础知识题型及答案
扫一扫,手机继续看
部分数据为事业单位考试网(www.sydw.cn)收集整理,转载或复制请注明出处!-事业单位考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