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行政处罚法》2021年7月15日起施行。
考点一:行政处罚的定义(新增内容)
公共基础知
行政处罚是指行政机关依法对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以减损权益或者增加公共基础知
义务的方式予以惩戒的行为。
定义中明确了行政处罚的对象和明确了行政处罚的方式。
公共基础知
考点二:行政处罚的基本原则(无改动)
(一)处罚法定原则
(二)公正公开原则
公共基础知
(三)处罚与教育相结合原则
(四)保障当事人程序权利原则
考点三:行政处罚的公共基础知
种类(有修改和新增)
(一)警告、通报批评
(二)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公共基础知
物
(三)暂扣许可证件、降低资质等级、吊销许可证件
(四)限制开展生产经营活动、公共基础知
责令停产停业、责令关闭、限制从业
(五)行政拘留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公共基础知
行政处罚
考点四:行政处罚的设定
(一)法律:可以设定各种行政处罚,限制人身自由公共基础知
的行政处罚只能由法律设定。
(二)行政法规:可以设定除限制人身自由以外的行政处罚。
公共基础知
(三)地方性法规(有改动):可以设定除限制人身自由、吊销营业执照以外的行政处罚。
公共基础知
(四)规章:如果尚未制定法律、法规的,可以设定警告、通报批评或者一定数额罚款的行政处罚。
公共基础知
记忆口诀:法律可以设所有,行政法规不拘留
地方法规不吊拘,规章警罚和通报
考公共基础知
点五:行政处罚的管辖
(一)地域管辖(无改动)
行政处罚一般由违法行为发生地的行公共基础知
政机关管辖。
(二)级别管辖
1.一般情形(无改动)
行政处罚由县级以上地公共基础知
方人民政府具有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机关管辖。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2.管辖公共基础知
权下放(新增)—“省下乡”
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可以决定将基层管理迫切公共基础知
需要的县级人民政府部门的行政处罚权交由能够有效承接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行使,并定期组织公共基础知
评估。决定应当公布。
(三)管辖争议(有修改)
两个以上行政机关都有管辖权的,由公共基础知
最先立案的行政机关管辖。对管辖发生争议的,应当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报请共同的上一级行政机关公共基础知
指定管辖;也可以直接由共同的上一级行政机关指定管辖。
【练习题】
1.【单选题】公共基础知
根据新修订的《行政处罚法》,下列不属于行政处罚种类的是( 公共基础知
)
A.通报批评
公共基础知
B.没收财产
C.降低资质等级
D.限制开展生产经营活动
【正确答案】B。根据《刑法》第三十四条,【附加刑种类】附加刑的种类如下:(一)罚金;(二)剥夺政治权利;(公共基础知
三)没收财产。附加刑也可以独立适用。故“没收财产”属于附加刑,不属于行政处罚。B项错误。因此公共基础知
,选择B选项。
2.【单选题】下列属于行政处罚的是( )
A.市场监督管理公共基础知
局对假冒伪劣商品予以扣押
B.环保部门对不符合排污要求的许可申请不予审批
C.税公共基础知
务机关对偷税漏税的张三加收滞纳金
D.住建部门对违法建设的某建筑公司减低资质等级
公共基础知
【正确答案】D。A项扣押属于行政强制措施,B项属于行政许可中不许可的范畴,C项加收滞纳金属公共基础知
于行政强制执行。
3.【判断】某省人大常委会制定《条例》规定“对哄抬物价的经营者,予以公共基础知
吊销营业执照。”
【正确答案】错误。题干中属于地方性法规,不能设定吊销营业执照的行政处公共基础知
罚。
4.【多选】关于行政处罚的管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行政处罚由违法行为发公共基础知
生地的行政机关管辖
B.行政处罚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具有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机关管辖
公共基础知
C.省政府可以将部分行政处罚管辖权下放到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行使
D.两个以上公共基础知
行政机关都有管辖权的,由最先受理的行政机关管辖
【正确答案】ABC。D项两个以上行政机公共基础知
关都有管辖权的,由最先立案的行政机关管辖。受理不等同于立案。
考点六:行政处罚的适用(公共基础知
有变动,重要考点)
(一)不予处罚
1.不满十四周岁的未成年人有违法行为的,不予公共基础知
行政处罚,责令监护人加以管教;
2.精神病人、智力残疾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公共基础知
时有违法行为的,不予行政处罚,但应当责令其监护人严加看管和治疗;
3.违法行为轻微并及公共基础知
时改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不予行政处罚。初次违法且危害后果轻微并及时改正的,可以不予行政处公共基础知
罚。(此处为新增,简单记忆为:首违可不罚)
4.当事人有证据足以证明没有主观过错的,不公共基础知
予行政处罚。
5.追究时效:违法行为在二年内未被发现的,不再给予行政处罚;涉及公民生命公共基础知
健康安全、金融安全且有危害后果的,上述期限延长至五年。(新增加)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前款规定公共基础知
的期限,从违法行为发生之日起计算;违法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从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
公共基础知
(二)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1.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智力残疾公共基础知
人有违法行为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行政处罚。
2.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有违公共基础知
法行为的,应当从轻或者减轻行政处罚。
3.当事人有下列情形之一,应当从轻或者减轻行政处公共基础知
罚:
(1)主动消除或者减轻违法行为危害后果的;
(2)受他人胁迫或者诱骗实施违公共基础知
法行为的;
(3)主动供述行政机关尚未掌握的违法行为的;
(4)配合行政机关查处公共基础知
违法行为有立功表现的;
(5)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其他应当从轻或者减轻行政处罚的。
公共基础知
(三)一事不再罚
对当事人的同一个违法行为,不得给予两次以上罚款的行政处罚。同一个公共基础知
违法行为违反多个法律规范应当给予罚款处罚的,按照罚款数额高的规定处罚。
【练习题】
公共基础知
1.【单选题】下列关于行政处罚的追究时效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违法行为在公共基础知
二年内未被发现的,不再给予行政处罚
B.涉及公民生命健康安全、金融安全且有危害后果的,公共基础知
追究时效为五年
C.一般情况下,追究时效从违法行为发生之日起计算
D.如果违法行公共基础知
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从行为开始之日起计算
【正确答案】见下期更新,欢迎各位考生在留公共基础知
言区给出答案
扫一扫,手机继续看
部分数据为事业单位考试网(www.sydw.cn)收集整理,转载或复制请注明出处!-事业单位考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