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公共基础知识真题四川]2021四川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公共基础笔试》真题试卷及答案(可编辑)(23页)

2022-11-19 09:04:02 阅读()公共基础知识
推荐题库

2021四川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公共基础笔试》真题试卷及答案(可编辑)(23页)

2021四川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公共基础笔试》真题试卷及答案(可编辑)

四川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

教育公共基础笔试真题试卷

(总分100分 时间120分钟)

一、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的正误,并在题后括号内打“√”或“×”。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

1.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基本观点认为:现代教育与现代大生产劳动的结合不仅是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重要方法,也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 )

1.√【解析】马克思主义教育学主要观点包括:(1)教育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在阶级社会中具有鲜明的阶级性,不存在脱离社会影响的教育;(2)教育起源于生产劳动;(3)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4)现代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不仅是发展社会生产力重要方法,也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5)在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关系上,教育一方面受其制约,另一方面又具有相对独立性,并反作用于政治、经济、文化;(6)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是教育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基础。

2.教师职业生涯周期中,处于入职阶段的教师以学习书本知识为主,知识和经验具有表面化的特点。( )

2.√【解析】骨干教师的成长过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即准备期、适应期、发展期、创造期。在每个阶段结束时,他们可以分别称为新任教师、合格教师、骨干教师、专家教师。其中,准备期是指教师从事教育工作以前的阶段,是接受教育和学习的阶段。这个阶段的活动是学习,包括在基础教育阶段的学习和专业阶段的学习。这个阶段教师素质的特点是:(1)以学习书本知识为主;(2)他们的知识和经验具有一般化和表面化的特点;(3)形成了教师所需要的一部分独特的优势素质。

3.师生不同的经历和生活经验属于校外课程资源。( )

3.×【解析】校内课程资源,除了教科书之外,还有教师、学生,师生本身不同经历、生活经验和不同的简历、学习方式、教学策略都是非常宝贵的非常直接的课程资源。校内各种专用教室和校内各种活动也是重要的课程资源。

4.某小学语文老师在《挑山工》一课的教学设计中,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设为“通过学习,让学生受到挑山工坚持不懈顽强意志的感染,在学习中遇到困难不绕着走”。这体现了德育的渗透性原则。( )

4.√【解析】人们常说“文以载道”,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都是经过精心挑选的,课文的字里行间无不蕴含着社会主义的思想教育因素,这就决定了语文教学中德育因素的渗透性。在语文教学的整个过程中,我们要充分发挥德育因素的渗透作用。题干中的语文老师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设为“通过学习,让学生受到挑山工坚持不懈的顽强意志的感染,在学习中遇到困难不绕着走”即体现了德育的渗透性原则。

5.小刚坚持“投之以木桃,报之以琼瑶”的生活准则,他的道德发展处于习俗水平。( )

5.×【解析】题干所述名言译为“你送我木桃,我回谢你一块美玉”,意指“你对我好,我对你更好”。这体现了个体道德发展中的互惠利他性。道德发展处于后习俗水平的个体不只是自觉遵守某些行为规则,而是在考虑全人类的正义和个人尊严的基础上形成了某些超越法律的普遍原则。后习俗水平的人的道德发展达到了一个很高的境界,有自己的人生哲学和价值观念。所以,小刚的道德发展处于后习俗水平。

6.教师的基本板书要能体现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内在联系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点,能够表现教学中心内容的基本事实、基本思想。( )

6.√【解析】系统板书,也叫基本板书、主板书。其特点是能体现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内在联系的重点、难点,能够表现教学中心内容的基本事实、基本思想。

7.国家课程具有普遍适用性,但难以顾及各学校的特殊性。( )

7.√【解析】设置“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固然有必要,但这种课程免不了带有普遍适用性和更新周期长,难以反映学校的特殊性,也不足以在课程中及时吸纳新信息,反映社会生活变化的弊病,而“学校课程”可弥补一些此类不足。

8.小组讨论是一种教学策略。( )

8.√【解析】小组讨论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教师在选择这一策略时,要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学生的发展水平和特点,结合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讨论形式,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9.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要循序渐进地开展工作。( )

9.×【解析】人的发展的顺序性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教育工作要遵循这种顺序性,循序渐进地促进人的发展。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要抓住关键期。

10.一般认为,初中生的思维已经发展到形式运算阶段,但面临新问题时往往会退回到具体运算阶段。( )

10.√【解析】按照皮亚杰的智力发展阶段说,初中生的思维发展正处于形式运算阶段。皮亚杰认为大多数人只能在他们有经验和有兴趣的少数领域运用形式运算。同一个人在某一学科领域


扫一扫,手机继续看
    特别声明:文章多为事业单位考试(sydw.cn)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
    部分数据为事业单位考试网(www.sydw.cn)收集整理,转载或复制请注明出处!-事业单位考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