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事业单位考试题库及答案:6月26日公共基础知识测试题

2024-06-26 07:46:30 阅读()公共基础知识
推荐题库

1.我国洛阳的白马寺创建于东汉年间,被称为“中国第一古刹”,与白马寺有关的宗教是()。

A.伊斯兰教

B.印度教

C.基督教

D.佛教


正确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人文历史。

白马寺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创建于东汉永平十一年,它被称为“中国第一古刹”,是佛教传入中国后最早兴建的寺院,有中国佛教的“祖庭”和“释源”之称,距今已有1900多年的历史。

故正确答案为D。





2.称谓礼仪是在对亲属、朋友、同志或其他有关人员称呼时所使用的一种规范性礼貌语,它能恰当地体现出当事人之间的隶属关系。下列选项中对应错误的是()。

A.令爱-敬称他人的女儿

B.家母-对别人称自己的母亲

C.姻兄-姻亲中同辈弟兄的互称

D.舍弟-对自己弟弟的敬称

正确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人文历史。

A项正确,令爱也称令嫒,是对他人女儿的敬称。

B项正确,家母是对别人称呼自己母亲的谦辞。

C项正确,姻兄是姻亲中同辈弟兄的互称。

D项错误,舍弟是对别人称呼自己弟弟的谦辞。“舍弟”属于谦辞而非敬称。

本题是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D。





3.景德镇素有“瓷都”之称,瓷器造型优美、品种繁多、装饰丰富、风格独特,以“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著称。下列不属于景德镇四大传统名瓷的是()。

A.白瓷

B.玲珑瓷

C.粉彩瓷

D.颜色釉瓷

正确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人文历史。

景德镇瓷器造型优美、品种繁多、装饰丰富、风格独特。瓷质“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玲珑、粉彩、青花、颜色釉,合称景德镇四大传统名瓷。

A项错误,白瓷一般是指瓷胎为白色,表面为透明釉的瓷器。白瓷历史悠久,邢窑是中国最早的白瓷窑址。

B项正确,玲珑瓷是镂花瓷的一种,玲珑剔透,精巧细腻,具有清新明快之感。据记载,清代景德镇御窑厂制作的玲珑瓷就已具较高水平,但产量甚少,仅供宫廷使用。

C项正确,粉彩亦称软彩,自清康熙晚期开始,到雍止、乾隆年代,粉彩制作工艺益臻完善。粉彩瓷颜色柔和,画工细腻工整,有国画风味,又有浮雕感,画面充满着浓郁的民族特色。

D项正确,颜色釉瓷是依靠釉水色彩的变化来装饰瓷器的。通过在釉料里添加金属氧化物,经过特定的温度和窑炉气氛,呈现不同的颜色。

本题是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A。





4.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誉满中外的中国京剧、中国医学、(),被世人称为“中国的三大国粹”。这三大国粹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显示出中华民族独特的艺术渊源。

A.中国画

B.中国书法

C.中国瓷器

D.敦煌壁画

正确答案:A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文化常识。

第二步,誉满中外的中国京剧、中国画、中国医学,被世人称为“中国的三大国粹”。这三大国粹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显示出中华民族独特的艺术渊源以及技艺发展轨迹。

因此,选择A选项。





5.在祖国统一问题上,我们有“一国两制”,也有“九二共识”。这两者的不同之处有:

A.以尊重历史和现实为依据

B.由中国中央政府提出,后发展为法律文件

C.以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

D.在一定范围内得到了实践

正确答案:B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中国历史知识。

第二步,1992年,海协会与台湾海基会受权就在两岸事务性商谈中表述坚持一个中国原则事宜进行协商。经过1992年10月香港会谈及其后一系列函电往来,达成了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述“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后来被概括为“九二共识”。一国两制,即“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是中国政府为实现国家和平统一而提出的基本国策,后发展为法律文件。“九二共识”并不是中国政府提出的,“一国两制”是中国政府提出的。

因此,选择B选项。





6.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体现了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中的()。

A.实事求是

B.群众路线

C.独立自主

D.武装斗争

正确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毛泽东思想概论。

中国共产党人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鲜明体现党的本质和建党初衷,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根和魂,具有深邃的理论渊源,同时也鲜明体现党的奋斗目标和前进方向,彰显的是中国共产党人以人民至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赤子之心。人民至上的中心思想体现了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中的群众路线。

故正确答案为B。





7.下列不属于《春秋三传》的是:

A.《左氏春秋传》

B.《春秋公羊传》

C.《春秋榖梁传》

D.《春秋邹氏传》

正确答案:D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文学常识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春秋三传》分别是《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春秋榖梁传》。《春秋》经文言简义深,若无注释,则难以理解。注释《春秋》的书,有左氏、公羊、谷梁三家,另有邹氏、夹氏二家,早在汉朝即已失传。所以自汉,学者仅仅凭借“三传”研读《春秋》。

因此,选择D选项。





8.成语“沧海桑田”“斗转星移”“日月如梭”所反映的地理现象分别是:

A.地壳运动、地球自转运动、地球公转运动

B.地壳运动、地球公转运动、地球自转运动

C.地球自转运动、地壳运动、地球公转运动

D.地球自转运动、地球公转运动、地壳运动

正确答案:B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自然地理知识。

第二步,“沧海桑田”出自东晋·葛洪《神仙传·麻姑》,意思是大海变成农田,农田变成大海;比喻世事变化巨大。由于地球内部的物质总在不停地运动着,所以会促使地壳发生变动,有时上升,有时下降。

“斗转星移”出自《陈抟高卧》,意思是星斗变动位置,指季节或时间的变化。北斗七星围绕北极星自东向西转被叫做“斗转星移”,而通过“斗转星移”的规律,人们能够判断季节和节气时间。地球公转运动引起四季的更替。

“日月如梭”出自《侯鲭录》,意思是太阳和月亮像穿梭一样地来去,形容时间过得很快。“日月如梭”反映了日月交替的现象,而地球的自转运动产生的现象有昼夜交替、太阳的东升西落。

因此,选择B选项。





9.下列古代名医与其所在朝代对应错误的是:

A.张仲景-隋朝

B.孙思邈-唐朝

C.华佗-东汉

D.李时珍-明朝

正确答案:A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文化常识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张仲景,名机,字仲景,南阳涅阳县(今河南省邓州市穰东镇张寨村)人。东汉末年医学家,建安三神医之一,被后人尊称为“医圣”。张仲景广泛收集医方,写出了传世巨著《伤寒杂病论》。它确立的“辨证论治”原则,是中医临床的基本原则,是中医的灵魂所在。所以张仲景是东汉末年人物。

因此,选择A选项。





10.下列变法与事件对应正确的是:

A.秦穆公:商鞅变法

B.明太祖:张居正改革

C.宋神宗:王安石变法

D.康熙帝:戊戌变法

正确答案:C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中国历史知识。

第二步,王安石变法,是北宋宋神宗时以王安石为首的改革派的一次政治改革。变法自熙宁二年(1069年)开始,至元丰八年(1085年)宋神宗去世结束,故亦称熙宁变法、熙丰变法。

因此,选择C选项。




 


扫一扫,手机继续看
    特别声明:文章多为事业单位考试(sydw.cn)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
    部分数据为事业单位考试网(www.sydw.cn)收集整理,转载或复制请注明出处!-事业单位考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