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公共基础知识复习资料(转载)[计算机公共基础知识网课]

2022-11-13 08:51:37 阅读()公共基础知识
推荐题库

第四章数据库设计基础

4.3关系代数

  关系数据库系统的特点之一是它建立在数据理论的基础之上,有很多数据理论可以表示关系模型的数据操作,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关系代数与关系演算。

  关系模型的基本运算:(1)插入(2)删除(3)修改(4)查询(包括投影、选择、笛卡尔积运算)


4.4数据库设计与管理

  数据库设计是数据应用的核心。

  数据库设计的两种方法:

  (1)面向数据:以信息需求为主,兼顾处理需求;(2)面向过程:以处理需求为主,兼顾信息需求。

  数据库的生命周期:需求分析阶段、概念设计阶段、逻辑设计阶段、物理设计阶段、编码阶段、测试阶段、运行阶段、进一步修改阶段。需求分析常用结构析方法和面向对象的方法。

  结构化分析(简称SA)方法用自顶向下、逐层分解的方式分析系统。用数据流图表达数据和处理过程的关系。对数据库设计来讲,数据字典是进行详细的数据收集和数据分析所获得的主要结果。

  数据字典是各类数据描述的集合,包括5个部分:数据项、数据结构、数据流(可以是数据项,也可以是数据结构)、数据存储、处理过程。数据库概念设计的目的是分析数据内在语义关系。设计的方法有两种(1)集中式模式设计法(适用于小型或并不复杂的单位或部门);

  (2)视图集成设计法。设计方法:E-R模型与视图集成。视图设计一般有三种设计次序:

  自顶向下、由底向上、由内向外。视图集成的几种冲突:命名冲突、概念冲突、域冲突、约束冲突。关系视图设计:关系视图的设计又称外模式设计。

  关系视图的主要作用:

  (1)提供数据逻辑独立性;(2)能适应用户对数据的不同需求;(3)有一定数据保密功能。

  数据库的物理设计主要目标是对数据内部物理结构作调整并选择合理的存取路径,以提高数据库访问速度有效利用存储空间。一般RDBMS中留给用户参与物理设计的内容大致有索引设计、集成簇设计和分区设计。


扫一扫,手机继续看
    特别声明:文章多为事业单位考试(sydw.cn)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
    部分数据为事业单位考试网(www.sydw.cn)收集整理,转载或复制请注明出处!-事业单位考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