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基础刑法真题3[公共基础知识刑法3李梦娇]

2022-11-13 08:33:45 阅读()公共基础知识
推荐题库

1. 李某去赵某家偷东西的路上,遭遇了车祸,后被送去医院,其行为属于()。

A. 犯罪预备

B. 犯罪中止

C. 犯罪既遂

D. 犯罪未遂

2. 下列关于老年人犯罪说法正确的是()。

A. 已满75周岁的 人犯罪的应当一律减轻处罚

B. 已满75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一律免除处罚

C. 已满75周岁的 人故意犯罪的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

D. 已满75周岁的人过失犯罪的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

3. 贾某教唆郭某去杀情敌杨某,在郭某买好枪支弹药准备出发时,贾某怕情人责怪且感到悔悟,就让郭某不要再去杀杨某,但是郭某仍然执意前往并将杨某杀死。贾某的教唆行为属于()。

A. 犯罪预备

B. 犯罪未遂

C. 犯罪中止

D. 犯罪既遂

4. 张某长期单身,为了能达到和王某结婚的目的,谎称自己是美籍华侨,拥有巨额资产,以此骗取了王某的信任,结婚后王某发现上当受骗,导致精神失常。对张某的行为应当如何处断?()

A. 诈骗罪

B. 招摇撞骗罪

C. 强奸罪

D. 不构成犯罪

5. 行为人在实施抢劫行为后,出于灭口的目的而将被害人杀害。对行为人的行为如何认定?()

A. 抢劫罪的加重情节

B. 抢劫罪

C. 抢劫与故意杀人罪并罚

D. 故意杀人罪

6. 小王的母亲想要一个孙子,因不满意儿媳所生为孙女,便将儿媳刚生下的女婴放到荒无人烟的深山里,小王母亲的行为构成()。

A. 过失致人死亡罪

B. 故意杀人罪

C. 遗弃罪

D. 虐待罪

7. 根据我国《刑法》关于犯罪中止的规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构成犯罪中止,不要求犯罪分子必须出于真诚悔罪的动机

B. 犯罪既遂后,仍然可以中止犯罪

C. 犯罪中止只能发生在犯罪实行过程中

D. 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从轻处罚或减轻处罚

8. 甲正在一偏僻地段对一名女性实施抢劫,被正在路过的乙看到,乙捡起旁边的石头朝甲扔去,正打中甲的头部,导致甲死亡。乙的行为属于()。

A. 紧急避险

B. 正当防卫

C. 防卫过当

D. 过失致人死亡

9. 甲举报乙逃税,乙怀恨在心,意图杀害甲,某日乙趁甲家中无人潜入其家中,将剧毒致命药物放入甲家饮水机内,但饮水机已坏,甲回家后即将该饮水机卖给了废品回收站。乙的行为()。

A. 构成故意杀人罪的犯罪预备

B. 构成故意杀人罪的犯罪未遂

C. 构成故意杀人罪的犯罪既遂

D. 未造成损害后果,不构成犯罪

10. 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限为()。

A. 原判刑期以上五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二年

B. 原判刑期以上五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一年

C. 原判刑期以上三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二年

D. 原判刑期以上三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乙年


参考答案:

1. A 2.D 3.D 4.D 5.C

6. B 7.A 8.B 9.B 10.B


扫一扫,手机继续看
    特别声明:文章多为事业单位考试(sydw.cn)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
    部分数据为事业单位考试网(www.sydw.cn)收集整理,转载或复制请注明出处!-事业单位考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