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刁舒公共基础知识百度云]公共基础知识之政经重难点总结

2022-11-09 08:50:51 阅读()公共基础知识
推荐题库

公共基础知识是一门综合性知识总集,涵盖了政治、经济、法律、管理、人文、科技等多个知识面,其中政治部分又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经济部分包含政治经济学基本常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微观经济、宏观经济以及国际经济学等内容,法律部分包括法理学、宪法、行政法、民法和刑法等。从上来看,其考察的范围广泛,内容庞杂,考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把所有的内容都详细看一遍是很不现实的,“眉毛胡子一把抓”的做法也是很不科学的。

关于公共基础知识这个科目的考试,历来被认为是比较难以复习,比较难以的高分的。然而,从近几年的公共基础科目考试命题的特点来看,公共基础知识的考题越来越灵活,考查方式也日趋多样化。如何“以不变应万变”、快速掌握指定考点、有效提高应试成绩是每个考生颇为关注的问题,这里涉及到复习备考的方法和技巧问题。因此,考生必须要掌握该科目要复习的重难点,才能稳中求胜,顺利通过考试。

一、政治部分

政治部分的知识在整个公共基础知识考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而且属于必考知识。其中的哲学知识由于较为抽象,出题也较为灵活多变,是很多考生头疼的部分。因此,笔者通过对多年公共基础考题的分析发现,考生不需要掌握所有的哲学知识,因为考试的题数有限,不可能每个考点都考到,考生只需要把握住常考的重难点即可。以下是对政治部分复习重难点的总计整理:

第一,哲学概述部分。这一部分的考点不多,考生要记住哲学的定义,能够区分清楚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较为重要的是弄懂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以及两者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同时记住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含义内容及各自不同的历史形态。

第二,马克思主义哲学部分。本部分主要包括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和历史唯物主义四大块。其中认识论和历史唯物主义这两大块出题相对较少,而且题目简单,所以考生要把重点放在唯物论和辩证法。

第三,毛邓三部分。毛泽东思想主要考察其思想发展的历史过程,比较容易出而又不太好复习的题目是毛泽东的某本代表作发表于哪个时期。比如毛泽东同志的《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发表于?时期。这类题目需要考生对于知识点的记忆很清晰完整,因此考生记忆时要善于自我总结,巧用小方法。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个总纲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问题、三大法宝、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文化领域的“二百方针”、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等内容也是需要重点复习的知识。 本部分需要实际记忆的部分较多,因此,考生需要更多的耐心来复习毛邓三的理论知识。

二、经济部分

总的来看,经济部分的重点相对来说不多,但是某些知识点较难,对于非经济专业的考生来说较为难以理解,因此这些知识点需要考生多花力气准备。比如:

第一,社会劳动生产率和价值量的关系。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与个别劳动生产率无关。因此,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单位商品的价值量降低,价值总量不变;个别劳动生产率提高,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不变,价值总量增加。

第二,微观经济中要能够明白企业和公司的区别。企业并非就是指公司,它包括公司和非公司,其中公司是指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非公司是指业主制和合伙制。重难点在于弄懂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的异同点。

第三,影响需求的因素。比较重要的因素有7种,不要求考生每一种因素都要背下来,只要知道会区分哪些是其影响因素即可。但是对于其中的相关商品的价格这个因素要特别注意,会涉及到互替品和互补品的问题,这是题点,不弄懂的话很容易出错。

第四,涉及到市场类型的划分。重点是比较完全竞争市场、垄断竞争市场、寡头垄断市场和完全垄断市场在厂商数量、商品异同、价格控制、进出市场的难易程度四方面的不同,熟悉这四种市场类型各自的特点,能够举出相对应的典型行业。

第五,宏观经济。重点在于掌握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以及国家如何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调控经济,处理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难点在于掌握国内生产总值和国民生产总值的含义,区分二者,国内生产总值是指本国人在国内加上外国人在国内,国民生产总值是指本国人在国外加上本国人在国内。同时,作为知识点的扩展,弄清楚什么是实际GDP,什么是名义GDP。

第六,对于常见经济指数和当前经济热点的理解。常见常考的经济指数比如基尼系数、恩格尔系数等,比较简单,难度不大,考生一定要记住。当前中国的宏观经济热点如人口红利、刘易斯拐点、绿色GDP等,属于考点的扩展,也是比较新的知识,考生只要知道大致含义即可。

公共基础考试当中,政治和经济部分比较重要,也都各有难点,因此需要考生在考前对重难点进行精确把握,才能对症下药,使复习更加有效果。

更多备考资料,就在微信号俺要考教师(iwantkaojiaoshi)


扫一扫,手机继续看
    特别声明:文章多为事业单位考试(sydw.cn)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
    部分数据为事业单位考试网(www.sydw.cn)收集整理,转载或复制请注明出处!-事业单位考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