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二重性公共基础知识]公基学霸笔记

2022-11-04 07:56:56 阅读()公共基础知识
推荐题库

学习之余不要忘记关注哟!!!

商品有二因素、同样劳动也有二重性。

生产商品的劳动可区分为具体劳动抽象劳动

所谓具体劳动,就是可以看的见的具体的劳动形式,比如去理发店理发时,理发师给我们进行洗、剪、吹的操作,这就是具体的劳动。

洗剪吹的操作只是流于表面,能看的见的内容,但洗剪吹用的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是我们看不见,而这些看不见的体力和脑力劳动则是抽象劳动。

具体劳动:是能够看的见具体工作步骤,而这些具体的步骤,人类对于自然的改造才能生产出对于我们有用的商品,这些商品的产生没有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生成,那么所形成的则是使用价值。

总结:具体劳动→人与自然→使用价值

抽象劳动: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如生产杯子和汽车都是无差别的(都需要消耗脑力和体力劳动),只有时间上的长短,时间长说明劳动量大(生产汽车的时间比水杯时间长,汽车贵),价值高,所形成的是商品的价值

通过两个定义我们可以看出,具体劳动形成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

考试中常见的考法:

1.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两此不同的劳动。(×)

这句话是错的,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生产商品的同一劳动的两个方面或两重属性,而不是两次劳动,更不是两种劳动。比如光头强砍树,那就要有电锯砍树的形式(具体劳动),同时这种形式之下会有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消耗(抽象劳动),而这两种劳动,都是在同一种劳动之下所形成的。

2.理解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中的理论枢纽是——劳动二重性。

原因:马克思把生产商品的劳动区分为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提出劳动二重性学说,第一次科学地回答了什么劳动创造价值的问题,从而使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家提出的劳动价值理论发生了革命性变革,成为完全科学的理论。其次,劳动二重性学说为剩余价值理论奠定了理论基础。马克思运用此学说,论证雇佣劳动者的具体劳动,在生产出新的使用价值同时,转移了旧价值,而抽象劳动则形成新价值。科学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两重性,区分了资本的不同组成部分在价值增殖过程中的不同作用,揭示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源泉,从而创立剩余价值理论。再次,劳动二重性学说,还为其他一系列理论提供了理论基础。马克思从科学的劳动价值论出发,在剩余价值理论的基础上,创立了资本有机构成理论、资本积累理论、资本主义再生产理论,等等。总之,马克思的全部经济理论都是建立在劳动二重性理论基础之上的。


扫一扫,手机继续看
    特别声明:文章多为事业单位考试(sydw.cn)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
    部分数据为事业单位考试网(www.sydw.cn)收集整理,转载或复制请注明出处!-事业单位考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