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计算机二级公共基础知识]【计算机二级考试】公共基础知识

2022-10-22 09:00:40 阅读()公共基础知识
推荐题库

【计算机二级考试】公共基础知识

01

算法与数据

1.算法的基本运算和操作:算术运算,逻辑运算,关系运算,数据传输。

2.算法基本设计方法:列举法、归纳法、递推、递归、减半递推技术。

3.数据元素:数据元素是数据的基本单位。

4.数据对象:数据对象是性质相同的数据元素的集合。

5.数据结构:是指由某一数据对象中所有数据成员之间的关系组成的集合。

6.数据的逻辑结构包括数据对象和数据对象之间的关系。

7.数据的存储结构包括数据元素的存储方式和关系的存储方式。

8.一种数据的逻辑结构可以表示成多种存储结构。


02

线性结构

1.线性结构的条件(一个非空数据结构):
(1)有且只有一个根结点;
(2)每一个结点最多有一个前件,也最多有一个后件。

2.栈、队列、双向链表是线性结构;树、二叉树为非线性结构。

3.线性表是由一组数据元素构成,数据元素的位置只取决于自己的序号,元素之间的相对位置是线性的。具有“一对一”逻辑关系的数据,最佳的存储方式是使用线性表。除根结点与终端结点外,其他所有结点有且只有一个前件,也有且只有一个后件。

4.线性表的存储结构:顺序存储结构和链式存储结构

5.线性表的顺序存储结构有两个特点:
(1)线性表中所有元素所占的存储空间连续;
(2)线性表中各数据元素在存储空间中是按逻辑顺序依次存放的。

6.线性表的链式存储结构存储数据结构的存储空间可以不连续,各数据结点的存储顺序与数据元素之间的逻辑关系可以不一致。结点包含:数据域、指针域。(注:链式存储方式既可用于表示线性结构,也可用于表示非线性结构)。


03


1.栈和队列隶属于线性表,是特殊的线性表,因为它们对线性表中元素的进出做了明确的要求。

2.栈具有记忆功能,队列没有记忆功能。栈的特点是先进后出,后进先出,所以对一个栈进行出栈操作,出来的元素肯定是最后存入栈中的元素,所以栈有记忆功能。而队列是先进先出,取队列的第一个元素,得到的是最先存入队列的元素,而不是上一个存入队列的元素,所以没有记忆功能。

3.栈、队列的存储结构:
(1)顺序存储结构:用一组地址连续的存储单元即一维数组来存储;
(2)链式存储:线性链表。

4.计算循环队列的元素个数:“尾指针减头指针”,若为负数,再加其容量即可。


04

1.树是n(n>0)个结点的有限集合,是一种非线性结构。

2.结点的度:结点所拥有的子树的个数。

3.叶子结点:度为0的结点。

4.分支结点:除叶子结点以外的结点。

5.结点的层次:根结点在第一层。

6.树的深度:所处层次最大的那个结点的层次。

7.树的度:树中所有结点的度的最大值。

8.二叉树每个结点最多只有两棵子树,且有左右之分,不能互换,二叉树有五种不同的形态。

9.在二叉树的第k层上,最多有2k-1(k>1)个结点。

10.深度为m的二叉树最多有2m-1个结点。

11.在任意一棵二叉树中,度为0的结点(叶子结点)总是比度为2的结点多一个。

12.具有n个结点的二叉树,其深度不小于[log2n]+1,其中[log2n]表示为的log2n整数部分。

13.满二叉树:每一层上的结点数都达到最大值,即在满二叉树的第k层上有2k-1个结点。

14.完全二叉树:除最后一层外,每一层上的结点数均达到最大值;在最后一层上只缺少右边的若干结点。

15.具有n个结点的完全二叉树的深度为[log2n]+1。

16.完全二叉树中度为1的结点数为0或1。

17.前序遍历:先访问根结点、然后遍历左子树,最后遍历右子树;并且,在遍历左、右子树时,仍然先访问根结点,然后遍历左子树,最后遍历右子树。

18.中序遍历:先遍历左子树、然后访问根结点,最后遍历右子树;并且,在遍历左、右子树时,仍然先遍历左子树,然后访问根结点,最后遍历右子树。

19.后序遍历:先遍历左子树、然后遍历右子树,最后访问根结点;并且,在遍历左、右子树时,仍然先遍历左子树,然后遍历右子树,最后访问根结点。

20.顺序查找是从表的一端开始,依次扫描表中的各个元素,并与所要查找的数进行比较。

只能采用顺序查找:
(1)线性表为无序表,则不管是顺序存储结构还是链式存储结构,只能用顺序查找。(2)    有序线性表,如果采用链式存储结构,也只能用顺序查找。

21.二分查找的条件:
(1)用顺序存储结构,
(2)线性表是有序表。

22.对于长度为n的有序线性表,在最坏情况下,二分法查找只需比较log2n次,而顺序查找需要比较n次。


05

排序算法

1、交换类排序
(1)冒泡排序法,在最坏的情况下,冒泡排序需要比较次数为n(n-1)/2。
(2)快速排序法 ,在最坏的情况下,快速排序需要比较次数为n(n-1)/2。
2、插入类排序:
(1)简单插入排序法,最坏情况需要n(n-1)/2次比较;
(2)希尔排序法,最坏情况需要O(n1.5)次比较。
3、选择类排序:
(1)简单选择排序法,最坏情况需要n(n-1)/2次比较;
(2)堆排序法,最坏情况需要O(nlog2n)次比较。相比以上几种(除希尔排序法外),堆排序法的时间复杂度最小。

06

例题分析

01

以下数据结构中不属于线性数据结构的是______。  

A. 队列  B. 线性表  C. 二叉树  D. 栈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答案]C  

[考点]数据结构与算法  

[评析] 一棵二叉树的一个结点下面可以有2个子结点,故不是线性结构(通俗地理解,看是否能排成条直线)。  A是先进先出的线性表;B是宏观概念,包括顺序表、链表、堆栈、队列…;D是先进后出的线性表。

02

2. 在一棵二叉树上第5层的结点数最多是______。  

A. 8  B. 16  C. 32  D. 15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答案]B  

[考点]数据结构与算法  

[评析]依次从上到下,可得出:第1层结点数为1; 第2层结点数为2*1=2;第3层结点数为2*2=4;第n层结点数为2的n-1次幂,所以第5层为2^4=16。

03

3. 下面描述中,符合结构化程序设计风格的是______。 

A. 使用顺序、选择和重复(循环)三种基本控制结构表示程序的控制逻辑  

B. 模块只有一个入口,可以有多个出口  

C. 注重提高程序的执行效率  

D. 不使用goto语句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答案]A  

[考点]程序设计基础  

[评析] B没有这项目规定,模块之间的可以通过多个接口来耦合。C结构化程序设计提倡程序的可读性(可理解性),超过程序执行效率的要求。D结构化程序设计限制goto语句的使用,因为goto语句的功能可以用三种基本的控制结构来代替,但也不是绝对不能用,只是限制使用(少用)。

04

下面概念中,不属于面向对象方法的是______。  

A. 对象  B. 继承  

C. 类  D. 过程调用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答案]D  

[考点]软件工程基础  

[评析] 面向对象=对象+类+继承+通过消息的通信  

对象:一组属性及其上的操作的封装体类:一组有相同属性和操作的对象的集合  继承:一个类为另一个类上的扩充的方式,子类继承父类,主要目的是代码复用  消息:对象间通信的手段  D是结构化程序设计或过程式(函数式)语言中的,一般的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语言兼容这种方式,但不是其特征,故最佳选项为D。 

05

在软件开发中,下面任务不属于设计阶段的是______。  

A. 数据结构设计  

B. 给出系统模块结构  

C. 定义模块算法  

D. 定义需求并建立系统模型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答案]D  

[考点]软件工程基础  

[评析] A、B为概要设计中的,C为详细设计中的,D为分析阶段中的。

06

 数据库系统的核心是______。  

A. 数据模型  B. 数据库管理系统  

C. 软件工具  D. 数据库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答案]B  

[考点]数据库设计基础  

[评析] 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是数据库系统的核心,上层与用户打交道,底层与操作系统接口。

注意点:数据库系统与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区别:前者指的一整套业务系统,包括用户、应用程序、DBMS及操作系统的支持。


理苑传媒

微信号:ncutlxy

文字来源:综合协调部

排版编辑:娄佳豪

封面制作:韩晶

责任编辑:李颖


扫一扫,手机继续看
    特别声明:文章多为事业单位考试(sydw.cn)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
    部分数据为事业单位考试网(www.sydw.cn)收集整理,转载或复制请注明出处!-事业单位考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