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的公共基础知识]政治和经济的不同(一)

2022-10-17 08:04:02 阅读()公共基础知识
推荐题库

原始社会的初期,原始人类与其它动物的区别不太大,就像今天的狒狒和黑猩猩群落。那个时候没有现代政治经济学,没有宗教信仰。从大英博物馆的史前文明文物表明:有记载的人类历史大约在一万年前,埃及的可考证历史距今约五六千年,中国的可考证历史约四千年。

在打猎与采摘食物的发展过程中,收获大于需求出现了过剩。这种过剩我们把他成为剩余价值,家畜、家禽和驯化的植物开始为人类进步提供了不同于其它生物的发展模式。相较于狩猎的不确定性和性价比,以驯化植物为主的农耕文明优于游牧文明,围绕多个流域产生的古埃及、古印度、两河流域、中华文明、玛雅文明点缀了最灿烂的文明星座。剩余价值的持续出现是生产力进步的成果,生活从朝不保夕的不确定状态中逐渐走入了稳定可持续发展,掌握了先进技术的族群可以不断繁衍壮大,没有掌握这种技术的族群在饥寒交迫中逐渐被吞并最终消亡。

剩余价值的产生让疲于奔命的某些个体可以不那么匆忙,有些人开始呈现出区别于大多数的个性。人类成长的标志性事件是学会掩饰自己的内心想法,第一个掩饰自己内心想法的原始人获得了有利于自己生存发展的条件—不劳而获。与别人忙于生计不同,这类原始人开始编撰故事,让大家相信自己的与众不同。一个虚无缥缈的存在创造出来了,这可以称之为“神”,其它人无法见到这个存在,只有发明者才可以与之沟通,信息不对称的巨大利益孕育其中。通过创造不可知带来的神秘和恐惧,拼命劳作的人心甘情愿做牛马,不劳而获成为了至高无上的代表。掌握着与特殊存在沟通能力的人成为特权阶层,阶级的雏形逐渐形成。在原始宗教时期,祭司就扮演了至高无上的权利。通过解答众人的困惑,传递不可知存在的信息,领导与被领导者一步步分层。以自己心中的“神”为核心的族群凝聚起来,如此这般的不同族群创造了属于自己的神。多神论的社群不断在各地成长,物资极大丰富的好年头,大家相安无事和平共处。遇到饥荒和灾害,为了自己的生存占领其它族群的资源,杀死对手并抢夺对手的生活资料。占领与征服充吗血腥,胜利者的神统治失败的神,神的阶级也应运而生。通过不同的祭司讲故事,在虚幻世界的尽头众神不断合并重组,族群也跟着神不断合并重组。大祭司只能有一个,打猎和耕地的劳动力却多多益善。你死我活的斗争在祭司之间展开,领土与食物的来源不断分分合合。政治和经济的相互作用不断推动族群社会发展。


扫一扫,手机继续看
    特别声明:文章多为事业单位考试(sydw.cn)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
    部分数据为事业单位考试网(www.sydw.cn)收集整理,转载或复制请注明出处!-事业单位考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