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01.以下有关党的民主集中制的叙述,正确的有()。
A.党员个人服从党的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组织服从上级组织
B.党的重大问题都要按照个别集中、集中酝酿、领导决定的原则作出决定
C.党的各级委员会向同级的代表大会负责并报告工作
D.党的各级组织要按规定实行党务公开,使党员对党内事务有更多的了解和参与
【答案】ACD。《中国共产党章程》第十条:党是根据自己的纲领和章程,按照民主集中制组织起来的统一整体。党的民主集中制的基本原则是:
(一)党员个人服从党的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组织服从上级组织,全党各个组织和全体党员服从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中央委员会。
(二)党的各级领导机关,除它们派出的代表机关和在非党组织中的党组外,都由选举产生。
(三)党的最高领导机关,是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它所产生的中央委员会。党的地方各级领导机关,是党的地方各级代表大会和它们所产生的委员会。党的各级委员会向同级的代表大会负责并报告工作。
(四)党的上级组织要经常听取下级组织和党员群众的意见,及时解决他们提出的问题。党的下级组织既要向上级组织请示和报告工作,又要独立负责地解决自己职责范围内的问题。上下级组织之间要互通情报、互相支持和互相监督。党的各级组织要按规定实行党务公开,使党员对党内事务有更多的了解和参与。
(五)党的各级委员会实行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凡属重大问题都要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由党的委员会集体讨论,作出决定;委员会成员要根据集体的决定和分工,切实履行自己的职责。
(六)党禁止任何形式的个人崇拜。要保证党的领导人的活动处于党和人民的监督之下,同时维护一切代表党和人民利益的领导人的威信。故本题选ACD。
3502.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这一规定所包括的含义有()。
A.所有公民平等地享有权利和平等地履行义务
B.所有公民在司法上一律平等,即实施法律,执行法律和适用法律上平等
C.公民在立法和守法上一律平等
D.法律赋予公民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上平等
【答案】AB。法律面前一律平等,这项原则表明公民平等地享有权利,平等地履行义务,公民平等地适用法律,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C项,立法上是不能一律平等的。D项,公民的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也会因个体的不同而区别。故本题选AB。
3503.以下情况下发生的民事行为属无效的是()。
A.恶意串通,损害国家利益的
B.违反公共利益
C.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所为的
D.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
【答案】ABCD。《民法通则》第58条规定,下列民事行为无效:(一)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依法不能独立实施的;(三)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所为的;(四)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的;(五)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的;(六)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无效的民事行为,从行为开始起就没有法律约束力。故本题选ABCD。
3504.下列选项中,属于市场机制的优势和长处的有()。
A.灵活有效地配置资源,使产需及时协调
B.给企业以动力和压力,提高效率和效益
C.体现公平收入分配,防止社会两极分化
D.实行优胜劣汰,促进技术和管理的进步
【答案】ABD。市场机制的优势和长处包括:(1)能把资源配置到效益比较好的环节中去;(2)实行优胜劣汰,促进技术和管理的进步;(3)对经济信号反应灵敏,使产需及时协调。C项错误,单纯依靠市场没有宏观调控不会防止两极分化。故本题选ABD 。
3505.对重大行动作出安排的决定的写作要求()。
A.分清层次、明确词义,便于读者理解和执行
B.讲清形式以说明其必要性、紧迫性
C.阐明原则、措施以增强执行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D.分工明确,责任到人
【答案】ABC。本题考查决定的写作要求。对重大行动作出安排的决定属于指挥性决定,指挥性决定的正文要求讲明道理,布置任务,指出原则,拟出规定,交代办法,提出要求。具体来说就是:讲清形势以说明其必要性、紧迫性;阐明原则、措施以增强执行的准确性和规范性;分清层次、明确词义,便于读者理解和执行。故本题选ABC。
3506.关于甲午战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
B.发生在中国和日本之间
C.距今已经180年
D.首先在武昌爆发
【答案】ACD。中日甲午战争爆发时间为1894年,C项表述错误。武昌爆发的是辛亥革命,D项表述错误。甲午中日战争后,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并没有推翻清王朝的统治,A项表述错误。故本题选ACD。
3507.以下民族信仰伊斯兰教的有()。
A.傣族
B.藏族
C.回族
D.哈萨克族
【答案】CD。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有: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乌孜别克族、塔塔尔族、塔吉克族、东乡族、撒拉族、保安族。另外在汉族、藏族、蒙古族和云南的傣族、白族等少数民族中也有信仰伊斯兰教的,但人数不多,他们都是中国穆斯林大家庭中的一员,他们把伊斯兰教与本民族的生活习惯混合在一起,使中国伊斯兰文化多姿多彩。故本题选CD。
3508.我国法律规定,年满16岁的公民才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答案】B。我国《民法通则》第11条规定:“18周岁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可以独立进行民事活动,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的公民,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按照最高人民法院的解释,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的自然人,能够以自己的劳动收入,并能维持当地群众一般生活水平的,可以认定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3809.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是由行政法规定的。()
【答案】B。我国《宪法》序言中提到,本宪法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了中国各族人民奋斗的成果,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并且负有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的职责。
3510.数罪并罚时,如果数罪中有判处附加刑的,附加刑可以不执行。()
【答案】B。数罪中被判处有附加刑的,附加刑也应当执行,并且有几个执行几个,《刑法》规定,“如果数罪中有判处附加刑的,附加刑仍须执行,其中附加刑种类相同的,合并执行,种类不同的,分别执行”。
3511.我国政府通过政府定价或政府指导价对少数重要商品和服务实行价格管制。()
【答案】A。政府根据形势和既定政策,运用行政权力直接规定某些产品的价格或价格变动幅度,并强制执行。
3512.政府不是公共产品和服务的唯一提供者。()
【答案】A。其他非盈利组织,例如医院、学校等也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
3513.现代冲突理论认为,冲突对组织是不利的,因此,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防止和消除冲突。()
【答案】B。今天的冲突理论认为,冲突具有正面与反面、建设性和破坏性两种性质,冲突对于组织来说,不完全是不利的,而管理的重点应该是减少其不利影响,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而不是防止和清除冲突。
3514.市场经济通过市场机制把社会资源配置到经济效益好的部门和企业,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答案】A。资源配置是指为使经济行为达到最优和最适度的状态而对资源在社会经济的各个方面进行分配的手段和方法的总称。市场经济区别于计划经济的根本之处就在于不是以习俗、习惯或行政命令为主来配置资源,而是使市场成为整个社会经济联系的纽带,成为资源配置的主要方式。在经济运行中,社会各种资源都直接或间接地进入市场,由市场供求形成价格,进而引导资源自由流向经济效益好的各个部门和企业,使社会资源得到合理配置。
35153公文处理工作应当坚持实事求是、准确规范、精简高效、安全保密的原则。()
【答案】A。《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第5条规定,公文处理工作应当坚持实事求是、准确规范、精简高效、安全保密的原则。
3516.根据工作需要,报告中可以夹带请示事项。()
【答案】B。《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规定,请示应当一文一事,不得在报告等非请示性公文中夹带请示事项。
3517.不经签发人同意,任何人不得改动公文定稿的内容。()
【答案】A。公文的签发人代表的是机关的意志,经其签发后,文件即为有效文件,不经其同意而改动文件内容是违法的。
3518.毛泽东提出要向一切国家学习的文章有()。
A.《论十大关系》
B.《我们党的一些历史经验》
C.《纪念孙中山先生》
D.《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答案】AD。B项《我们党的一些历史经验》是对党内经验的总结,排除;C项《纪念孙中山先生》是对国内经验的总结,排除。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D。
3519.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标志着()。
A.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
B.奠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C.初步建立起独立的服务体系
D.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答案】ABD。第一个五年计划是我国制订的从1953年到1957年发展国民经济的计划。1953年5月14日,全国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指导思想是“把重点转到基本建设上来”,安排总投资766.4亿元人民币。计划所规定的建设任务于1957年底完成。通过第一个五年计划,我国初步建立起独立的工业体系,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对个体农业、手工业以及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基本确定。故答案为ABD。
3520.下列措施属于健全收入初次分配调节机制的是()。
A.提高劳动者工资收入
B.加强个人所得税调节
C.促进就业的机会公平
D.加强国企高管薪酬管理
【答案】ACD。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完善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初次分配机制,加快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B项个人所得税的调节属于再分配的内容。因此,ACD选项为初次分配调节机制中的内容。
3521.中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和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的转变的共同之处是()。
A.领导力量都发生了转变
B.革命的主要对象都发生了转变
C.革命的基本纲领都发生了转变
D.革命指导思想都发生了转变
【答案】BC。本题考查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这两个转变之间的相同点。两个转变的共同之处有二:一是革命的对象都发生了转变,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转变的过程中,主要革命对象由封建主义转变为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过程中,革命的主要对象转变为以民族资产阶级为主要对象。二是革命的基本纲领发生了转变,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过程中,由资产阶级制定的反封建革命纲领转变为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制定的反帝反封建的基本革命纲领;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过程中,由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制定的反帝反封建的基本革命纲领转变为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纲领。A项,革命领导力量的变化只发生在新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变时期,即由资产阶级转变为无产阶级;D项,革命指导思想只在第一次转变过程中发生了变化,即以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作为指导思想转变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因此AD项被排除。
3522.王某伙同曹某将位于某市主干道的几个价值500元的窨井盖偷走。两天后,该市突降暴雨,女大学生小奚在赶路时不慎跌入未盖井盖的下水道身亡。下述表述正确的有()。
A.王某、曹某构成破坏交通设施罪
B.小奚家人可向王某、曹某提出侵权赔偿之诉
C.王某、曹某对小奚的死亡是故意的
D.小奚家人可向该市市政管理部门提出行政赔偿请求
【答案】AD。《刑法》第117条中对破坏交通设施罪作了这样的规定:破坏轨道、桥梁、隧道、公路、机场、航道、灯塔、标志或者进行其他破坏活动,足以使火车、汽车、电车、船只、航空器发生倾覆、毁坏危险,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案中王某与曹某偷的是主干道的窨井盖,并且足以使在主干道上行驶的车辆等发生危险。故应成立破坏交通设施罪。A项正确。在两天的时间里,市政管理部门都没有任何补救措施,导致了女大学生的死亡,市政管理部门应承担赔偿责任。D项正确,B项错误。王某与曹某对小奚的死亡是无法预知的,不是故意。C项错误。
3523.下列关于五四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A.近代中国第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B.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C.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作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准备
D.开创了“科学、民主、进步、爱国”的“五四精神”
【答案】ABCD。五四运动是1919年5月4日在北京爆发的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五四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束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中国革命从此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五四运动是近代中国第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作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准备,开创了“科学、民主、进步、爱国”的“五四精神”,故选ABCD。
3524.边塞诗历来是诗歌的重要体裁,或描写边塞风光,或诉说边疆战士的艰苦生活,或表达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抱负,其思想深刻、想象力丰富、艺术性强,下列诗歌名句中属于边塞诗的有()。
A.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B.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C.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D.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答案】ABC。选项D出自王维《送元二使安西》,全诗“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是一首送别诗,并非边塞诗。A、B、C项均属于边塞诗。
3525.垄断竞争市场的特征包括()。
A.市场上存在众多的消费者和厂商
B.市场上存在众多的消费者和少数厂商
C.长期看来,厂商进入或退出一个行业是自由的
D.厂商生产的产品是有差别的,并且不同厂商的产品之间存在替代性
【答案】AD。垄断竞争市场,即以竞争为主要特征但同时又有垄断因素的市场。其具有以下三个特点:(1)市场中存在大量的企业;(2)产品之间存在差异,但有差异的产品相互之间又是很相似的替代品;(3)企业进入或退出一个行业是自由的。
3526.甲为602室居民,乙为楼下501室居民,甲房卫生间与乙房靠北小房间有部分交叠。乙房小房间出现渗水导致天面、墙壁潮湿霉变。乙遂在外租住,并找甲交涉,要求甲解决漏水问题并赔偿损失。但经甲检查,甲卫生间地面、落水管道壁面干燥,甲因此表示乙房只是部分与甲卫生间重叠,所以并不能说是自己卫生间漏水,不同意重新铺设给排水管道。后经诉讼,专业机构鉴定结论为甲卫生间漏水,但甲不同意鉴定结论。下列判断正确的有()。
A.甲应该重新铺设卫生间给排水管道
B.乙不需要承担甲重新铺设卫生间给排水管道的费用
C.甲应该赔偿乙房屋霉变的损失
D.甲应该赔偿乙在外租住的费用
【答案】ABCD。经专业机构鉴定,乙房屋的渗水确实是由甲卫生间漏水引起的,甲构成了对乙的侵权,应承担侵权责任。根据《侵权责任法》规定,承担侵权责任的方式主要有:(1)停止侵害;(2)排除妨碍;(3)消除危险;(4)返还财产;(5)恢复原状;(6)赔偿损失;(7)赔礼道歉;(8)消除影响、恢复名誉。故ABCD四项正确。
【知识多一点】对于精神损失的赔偿,该法第22条规定,侵害他人人身权益,造成他人严重精神损害的,被侵权人可以请求精神损害赔偿。而本案例中甲侵害的是乙的财产权益,乙不得要求甲承担精神损失赔偿。
3527.下列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的是()。
A.王某将换溶血症的女儿丢弃在山上,致使女儿死亡
B.贾某和李某是情侣关系,由于家里反对其恋爱关系,两人相约自杀,但李某在欺骗贾某先自杀后逃走
C.齐某将某女强奸,某女受不了打击选择了自杀
D.张公共基础知识真题手译本某发现自己饲养的宠物撕咬邻居小孩故意不制止,导致邻居小孩被咬死
【答案】ABD。故意杀人是指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王某得知自己的女儿得了溶血症,将其丢弃到山上,表面上是构成了遗弃罪,但本质上是犯了故意杀人罪。原因是王某对女婴有抚养义务,但是王某放弃了这种义务导致其死亡,属于不作为故意杀人罪,故意杀人罪和遗弃罪的区别在于主观上是否故意剥夺他人的生命,女儿的死亡是在王某预料之中的。故A项当选。贾某和李某相约自杀,李某欺骗贾某先自杀,而自己并未真要自杀,这是一种致他人死亡的手段,属于故意杀人罪。C项某女的自杀与齐某的行为没有直接必然的关系,齐某属于强奸罪,而不是故意杀人罪。D项张某的行为属于不作为故意杀人罪,当选。
3528.“眼见不一定为实”主要是因为()。
A.认识包括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B.现象包括真象和假象
C.经验有直接的和间接的
D.本质是眼睛看不见的东西
【答案】B。A项与题干不构成因果关系。C项讲的是人们获得知识的两条途径,D项讲的是本质隐藏在事物内部,都不能构成因果关系。“眼见”的是现象,而现象有真象与假象之分,如果不对其深入分析判断,就会被其迷惑。本题解答的关键还是对这句话的理解,眼所见的是假象视为虚,只有眼所见的真象才为实。故本题选B。
3529.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他们()。
A.占人口大多数
B.具有先进的思想
C.通晓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
D.是社会生产力的承担者
【答案】D。生产力是人们改造和认识自然的能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动力,也是历史前进的根本力量。而人民群众是生产力的最直接的承担者,因此才说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故本题选D。
3530.()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
A.社会主义制度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民主集中制
D.一国两制
【答案】A。《宪法》第1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破坏社会主义制度。故本题选A。
【知识多一点】政治制度一根本三基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3个基本制度。
3531.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党的领导主要是 ()的领导。
A.法律事务
B.行政事务
C.发展改革事务
D.政治、思想和组织
【答案】D。《中国共产党章程》规定:党的领导主要是政治、思想和组织的领导。故本题选D。
【知识多一点】党的最高领导机关,是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它所产生的中央委员会。
3532.我国公民行使选举权的必备条件不包括 ()。
A.具有中国国籍
B.年满18周岁
C.未被剥夺政治权利
D.无精神障碍
【答案】D。我国公民享有选举权的条件如下:(1) 具有中国国籍;(2) 年满18周岁;(3) 依法享有政治权利。故本题选D。
3533.下列关于正当防卫的叙述,错误的是()。
A.正当防卫不能明显超过必要限度
B.正当防卫必须是针对不法侵害行为者本人实行防卫
C.正当防卫必须是对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行为实行防卫
D.正当防卫只能是为了保护本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合法权利而实行防卫
【答案】D。正当防卫应符合以下条件:①正当防卫所针对的必须是不法侵害;②必须是在不法侵害正在进行的时候;③正当防卫所针对的必须是不法侵害人;④正当防卫不能超越必要的限度;⑤必须是为了保护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合法权利而实行防卫。故本题选D。
3534.甲在出国前将自家的一件古董交由朋友乙保管。在甲出国期间,乙由于缺钱,便在未告知甲的情况下私自将该古董出售给丙。丙在购买前对古董的实际所有人为甲这一情况毫不知情。甲回国后发现这一情况,则()。
A.甲不得向丙要求返还古董
B.甲应该要求丙返还古董
C.甲可要求乙与丙共同承担赔偿责任
D.甲可要求丙赔偿损失
【答案】A。《物权法》第106条规定,无处分权人将不动产或者动产转让给受让人的,所有权人有权追回;除法律另有规定外,符合下列情形的,受让人取得该不动产或者动产的所有权:(一)受让人受让该不动产或者动产时是善意的;(二)以合理的价格转让;(三)转让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依照法律规定应当登记的已经登记,不需要登记的已经交付给受让人。受让人依照前款规定取得不动产或者动产的所有权的,原所有权人有权向无处分权人请求赔偿损失。当事人善意取得其他物权的,参照前两款规定。丙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是善意且合理地受让该古董,构成善意取得,因此甲不得向丙要求返还古董,只能向无处分权人乙请求赔偿损失。故本题答案选A。
3535.根据现代统计学的研究成果,“关键的事情总是少数,一般的事情常常是多数”。这意味着管理工作最应该重视()。
A.协调计划和组织工作
B.客观、精确、具体
C.突出重点,强调例外
D.灵活、及时、适度
【答案】A。题干强调的是,管理工作不仅要重视“关键的事情”,还要善于处理“一般的事情”,由此推断,最应重视的是不同事情之间的协调计划和组织工作。故本题选A。
3536.为了保证管理控制系统的有效运行,从根本上说,管理者应()。
A.严加管制有关人员
B.对有关人员重奖重罚
C.与有关人员亲密相处
D.增强有关人员对组织目标的认同感
【答案】D。从根本上讲,为了保证管理控制系统的有效运行,管理者应增强有关人员对组织目标的认同感。故本题选D。
3537.当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光同时聚焦在某一点时,会出现什么颜色?()
A.黄色
B.黑色
C.红色
D.白色
【答案】D。根据光学原理可知,七色光汇聚到一点就会形成白色光。
【知识多一点】七种相同量的颜料混合时颜色为黑色。颜料显色的原理是此颜料吸收了除它的颜色以外的其他色光,只反射它的颜色的那个色光,所以当不同的颜料混合时,所有的色光都被吸收了,等效于吸收了白光,于是就呈现出了黑色。
3538.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也是党内政治生活正常开展的根本保证。
【答案】A。十八届六中全会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也是党内政治生活正常开展的根本保证。
3539.由于经济发展日新月异和国际环境的变动,我们一定根据情况的变化,随时更改党的基本路线。()
【答案】B。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即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要坚持基本路线不动摇。
3540.错误思想是对客观存在的一种反映。()
【答案】A。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反映的性质有两种,即正确的、错误的。正确的意识是人对客观存在的正确反映,错误的意识是人对客观世界的歪曲反映。所以,不论意识是对是错,都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3541.“苍蝇不叮无缝的蛋”这一说法直接表达的哲学思想是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答案】B。“苍蝇不叮无缝的蛋”表达的哲学思想是: 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3542.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工人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
【答案】B。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3543.标志邓小平理论成熟的讲话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答案】B。标志邓小平理论成熟的讲话是南巡讲话。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是邓小平同志在1978年12月13日的中共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的讲话。
3544.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所实行的改革之所以被称为第二次革命,是因为通过改革,彻底改革了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答案】B。基本经济制度没有变。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3545.党的十八大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
【答案】A。十八大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
3546.治党必先治国,治国务必从严。()
【答案】B。打铁还需自身硬。我们党作为执政党,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
3547.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答案】A。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3548.“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在这一时期,我们必须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的新发展理念是()。
A.和平、发展、合作
B.全面、协调、可持续
C.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D.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答案】C。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强调,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这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全党同志要充分认识这场变革的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故本题选C。
3549.毛泽东思想的根本点和出发点是()。
A.实事求是
B.群众路线
C.独立自主
D.党的路线
【答案】A。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毛泽东思想的根本点和出发点。故本题选A。
3550.邓小平理论的主题是()。
A.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B.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C.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理论
D.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答案】B。邓小平理论:①核心内容: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②精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③主题: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邓小平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故本题选B。
事业单位考试网(sydw.cn)发布·(2022-09-15 07:28:21)
扫一扫,手机继续看
部分数据为事业单位考试网(www.sydw.cn)收集整理,转载或复制请注明出处!-事业单位考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