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基础小抄
1. 宏观经济学:研究整体经济现象,包括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失业等。
2. 微观经济学:研究个体经济行为,包括消费、生产、市场竞争等。
3. 供给和需求:供给是指生产者提供的商品和服务,需求是指消费者对商品和服务的需求。供给和需求的平衡价格是市场价格。
4. 市场结构:市场结构是指市场中的竞争程度。完全竞争市场中有许多小型生产商和消费者,垄断市场中有一个主要生产商。
5. 生产要素:生产要素包括劳动力、资本、土地和自然资源。这些要素组成了生产过程的基础。
6. 生产函数:生产函数描述了生产要素的组合如何影响生产量。生产函数可以用来确定最佳生产要素组合。
7. 边际效用:边际效用是指增加一个单位的消费所带来的额外效用。边际效用递减意味着消费者对同一商品的额外效用逐渐减少。
8. 成本:成本是生产商品和服务所需的资源和劳动力的价值。成本分为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
9. 利润:利润是指销售收入减去成本后的剩余金额。利润是企业经营的主要目标。
10. 机会成本:机会成本是指选择某种行动所放弃的最好的替代选择的成本。它是经济学中重要的概念,因为资源是有限的。
11. 外部性:外部性是指生产或消费活动对第三方产生的影响。外部性可以是正面的(如教育的社会效益)或负面的(如污染)。
12. 公共物品:公共物品是指任何人都可以使用的物品,无论他们是否为其付费。公共物品的供应通常由政府提供。
13. 税收:税收是政府收取的针对个人和企业的强制性费用。税收是政府获得收入和实现公共目标的主要途径之一。
14. 货币:货币是用来购买商品和服务的通用媒介。货币的主要功能是作为交换媒介、价值储藏和计量单位。
15. 通货膨胀:通货膨胀是指货币供应量增加导致物价上涨的现象。通货膨胀可以导致购买力下降和经济不稳定。
16. 失业:失业是指正在寻找工作但找不到工作的人数。失业率是衡量经济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
17. 国际贸易:国际贸易是指不同国家之间的商品和服务交换。国际贸易可以带来经济增长和更广泛的消费选择。
18. 经济增长:经济增长是指国家经济产出的增加。经济增长可以通过提高生产率、增加生产要素和创新来实现。
19. 发展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研究如何促进贫困国家的经济增长和发展。发展经济学的主要关注点包括贫困、教育、卫生和基础设施建设。
20. 环境经济学:环境经济学研究经济活动对环境的影响。环境经济学的主要目标是寻找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平衡点。 河南省公共基础知识小抄河南省公共基础知识小抄
扫一扫,手机继续看
部分数据为事业单位考试网(www.sydw.cn)收集整理,转载或复制请注明出处!-事业单位考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