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基础知识与政治理论:简述公共选择理论对政府管理的影响?

2023-03-18 12:25:29 阅读()公共基础知识
推荐题库

公共选择理论以经济人假设为前提,认为政治领域中的人都是“经济人”,都是以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为行为目标的。政治家追求选票最大化,选民追求投票净收益最大化,执行决策的政府官员追求预算最大化。

(1)公共选择理论的特点

公共选择理论的特点不在于做出价值观和道德上的判断。公共选择理论是经济分析工具在政治领域的应用,其重心不在于判断“选择”的结果,而在于研究“交易”的过程。即它并不在意人们选择的结果究竟是好还是坏,是对还是错,而仅是着力于研究作为集体的国民为什么选择这样而不是那样。因此,公共选择理论不涉及价值观和道德观上的判断,而只是对普遍规律的总结。

(2)公共选择理论对传统政府管理模式的论断

公共选择理论认为,在选民投票选择政府的过程中,或者说在个人偏好转化为社会偏好的过程中,中位选民、利益集团、官僚集团、政治经济周期等因素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也正是在这些因素的作用下,最终使政府失败成为必然。

①个体“经济人”的性质使得个体行为与集体行为不容易达成一致。因为组织行为产生的收益是公共物品,其典型特征之一是消费上的非排他性,组织中任何个人都有平等的消费权,因此,每个人所能享受到的只是组织整体收益的一小部分。假定某人的活动使组织产生了收益,并且这个人的活动所付出的成本与组织取得的收益是等价的,从效用最大化的角度看,这个人应享受与组织收益相等的份额,但由于组织收益的非排他性,使得其他人也能不付出成本就参与享受,“搭便车”问题也就产生了。因此经济人或理性人都不会为组织的共同利益而主动采取行为,反而会指望能“搭便车”。

②公共选择理论认为政府及其官员是预算最大化者。政府作为经济人,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由于政府被要求追求非金钱目标,并且处于垄断的环境中,自身又没有提高效率、降低损耗的激励机制,过分增加政府产出不但没有被指责为浪费的危险,反而可从中提高其公共基础知识与政治理论在公众中的声誉和威望,增加官员的薪水与特权,这完全符合自身利益最大化原则,因此,政府总是想尽一切办法来增加预算,扩大支出。这公共基础知识与政治理论也解释了政府规模为何一直膨胀的现象。


扫一扫,手机继续看
    特别声明:文章多为事业单位考试(sydw.cn)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
    部分数据为事业单位考试网(www.sydw.cn)收集整理,转载或复制请注明出处!-事业单位考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