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基础知识真题演练]公考真题公共基础真题解析

2022-08-21 09:55:19 阅读()公共基础知识
推荐题库

公考真题公共基础真题解析

1、我国《宪法》第三十八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该条规则的类型是()。

A.授权性规则 B.确定性规则 C.权义复合规则 D.义务性规则

2、社会正义主要指社会制度的公正性、合理性,其核心是社会()的公正性问题。

A. 产权制度 B.生产制度 C.分配制度 D.消费制度

3、下列对法律谚语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法无禁止即自由:不管是公权力还是私权利,法律没有禁止的人们都可以做

B.没有救济就没有权利:法律上有相应的救济途径是权利存在和最终实现的前提

C、言论自由是一切权利之母:在人们的一切自由权利中,言论自由排在第一位

D.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即使是最低层的人,在他们的小屋里也能抵抗国王的权威

4、“礼”已具备法的性质是在()。

A.夏朝时期 B.西周时期 C.春秋时期 D.战国时期

5、甲、乙双方签订了货物买卖合同,由甲方向乙方提供货物。后经甲方同意,乙方将合同中的权利、义务转给丙方。这样,法律关系的()就发生了变更。

公共基础知识真题演练

A.主体、客体 B.内容 C、客体 D、主体

<答案>

1. 答案D

2. 答案C

3. 答案A

4. 答案B

5. 答案D

以上是公共基础知识法理学部 公共基础知识真题演练分真题,备考的小伙伴们和我们一起刷题吧!




事业单位考试网(sydw.cn)发布·(2022-08-21 09:55:19)


扫一扫,手机继续看
    特别声明:文章多为事业单位考试(sydw.cn)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
    部分数据为事业单位考试网(www.sydw.cn)收集整理,转载或复制请注明出处!-事业单位考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