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之管理常识复习资料及试题(205)

2023-03-07 08:17:24 阅读()公共基础知识
推荐题库

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之管理常识复习资料及试题(205)

【导读】

事业单位考试网(sydw.cn)事业单位为大家带来事业单位法律知识《事业单位公共基础备考知识点——行政主体》,希望可以帮助各位考生顺利备考事业单位考试。

行政法主要是调整“官与民”之间发生的各种关系,我们生活中所说的官在行政法中称之为行政主体。但是生活中的“官”有很多,科长、局长、厅长等等,这些人能否成为行政法上的行政主体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下行政法中一个重要概念——行政主体。

一、概念

1.行政主体,是指享有公共行政权力,能够以自己的名义独立从事行政管理活动,并能独立承担由此产生的法律责任的组织。

【重难点】1.公务员不是行政主体,行政主体一定是组织;

2.行政主体必须同时具备“权”、“名”、“责”。

【易错点】行政机关一定是行政主体。这个表述是错误的。

行政机关例如工商局,可能需要购买办公用品,那在购买办公用品的时候工商局就不是行政主体,工商局在购买办公用品时并未行使国家公“权”力,“买办公用品”也需要支付合理对价,是平等主体之间的买卖行为,受民法调整。因此,行政机关并不是所有时候都是行政主体。行政机关只有同时具备以自己的“名”去行使“权”并承担相应“责”的时候才是行政主体。

二、行政主体的分类

根据行政主体资格取得的法律依据和方式不同,可将行政主体划分为职权性行政主体和授权性行政主体。

1.职权性行政主体——“先天贵族”,本身就具有行政主体资格。

事业单位考试网(sydw.cn)解读】是指根据宪法和行政机关组织法的规定,在机关依法成立时就拥有相应行政职权并同时获得行政主体资格的组织。

【重难点】只能是国家行政机关,包括各级人民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县以上人民政府的派出机关。派出机关包括行政公署、区公所、街道办事处。

2.授权性行政主体——“后天权臣”,后天授权之后才具有行政主体资格。

事业单位考试网(sydw.cn)解读】又称为法律、法规、规章授权的组织,是指根据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可以以自己的名义从事行政管理活动、参加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并承担相应法律责任的非政府组织。包括行政机构(法律、法规、规章授权的内设机构和派出机构以及专门设立的机构)和被授权的组织(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基层群众自治组织)。

【易错点】被委托的组织和个人不是行政主体。比如税收的代扣代缴人。因为税收代扣代缴人只有代扣缴税的“权”力,是以税务局的“名”义作出的,最终也是由税务局承担“责”任。“权”、“名”、“责”三个条件未同时具备,因此被委托的组织和个人不是行政主体。

练习:以下有可能成为行政主体的是:( )

A.被授权的个人 B.被授权的组织

C.被委托的个人 D.被委托的组织

答案:B。解析:这题考查的是行政主体的概念和分类。首先行政主体只能是一个组织,排除A、C两个选项,其次被委托的组织由于无“名”无“责”不是行政主体,排除D选项,故本题答案为B。此类题目一般用排除法来作答。

祝大家备考成功!


扫一扫,手机继续看
    特别声明:文章多为事业单位考试(sydw.cn)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
    部分数据为事业单位考试网(www.sydw.cn)收集整理,转载或复制请注明出处!-事业单位考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