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基础知识复习资料:政治常之哲学概述考点及试题汇总

2022-02-15 20:35:31 阅读()综合知识
推荐题库

第1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内容导读)

一、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目的和方法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国家公务员考试内容中约占15%的比重,因此对该部分的掌握是非常重要的。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其根本目的,在于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历史观、价值观、人生观。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最根本的方法要求,就是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原则。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最本质的特性。理论与实际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最基本要求。所谓理论联系实际,就是要自觉地从各方面、各层次的实际出发来学习理论、理解理论、应用理论、发展理论。应当看到,实际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变动不居的。

1理论联系实际,首先要求我们认真学习和全面准确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掌握好理论

,联系实际就是一句空话。理论掌握不好,就不懂得如何去认识和把握实际。因此,必须全面、准确、系统地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要反对在学习中浮光掠影、浅尝辄止,反对一知半解,自以为是,要在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理论、根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上下功夫。

2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就必须反对教条主义和实用主义。教条主义貌似重视理论,事 事从“本本”出发,实际上是把理论与实践脱离开来,不管实践的发展变化,机械地硬套硬搬理论,其结果是把活生生的理论变成了僵死的教条。这不仅窒息了理论,也必然危害实践。实用主义貌似重视实际,但往往是从自己的主观需要出发,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寻章摘句,为自己的行为或主张辩护。它把严密完整的理论体系分割成互不相关的只言片语,硬套到实践上去,结果恰恰破坏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活的灵魂。这不仅背离了科学理论,也歪曲了客观实际。

3发扬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精神和批判精神。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批判的、革命的。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就要学习和发扬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精神和批判精神,勇于和善于与各种割裂理论与实践关系的错误倾向做斗争,在科学的理论指导下自觉从事合理的实践,又在合理的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科学的理论。

学完本部分后掌握以下重要考点

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性和科学性统一的原理。

2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唯物论。

3物质世界普遍联系原理和发展的规律原理——辩证论。

4认识和实践关系的原理——辩证唯物认识论。

5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原理——唯物史观。

 

第一章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内容导读)

一、考纲框图(请自己扫描)

二、关键词

哲学世界观方法论唯物主义、唯心主义形而上学辩证法马克思主义哲学、可知论和可不知论哲学基本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革命性和科学性相统一的哲学。

三、考点速记

哲学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哲学既是世界观的理论,又是方法论的学说,是二者的统一。 世界观世界观又称宇宙观,它是人们对整个世界总的看法、根本的观点。

方法论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的理论。

唯物主义凡是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原,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的哲学,都称之为唯物主义哲学。

唯心主义凡是认为意识是世界的本原,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意识决定物质,物质是意识的产物的哲学,都称之为唯心主义哲学。

形而上学形而上学就是认为世界是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如果说有变化,也只是数量上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这种变更的原因,不在事物的内部,而在事物的外部,即由于外力的推动。

辩证法它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最一般规律的科学。它认为,世界是互相联系和变化发展的,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源泉。

马克思主义哲学它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最一般规律的科学,是无产阶级和革命人民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

 

可知论和不可知论可知论是主张世界可以被认识的哲学理论,可知论承认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不可知论是否认认识世界的可能性,或否认能彻底认识世界可能性的哲学理论,他们否认思维和存在有同一性,主张世界是不可知的。

 

第一节哲学和哲学的基本问题

一、哲学是世界观的理论形态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世界观系统化和理论化的体系。从人类整个知识的角度看,哲学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从对象角度看,哲学的对象是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的最一般的本质和规律,从意识形态看,哲学是社会意识的一种形式,在阶级存在的条件下,它具有阶级性。从历史发展角度看,整个哲学史就是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辩证法与形而上学斗争的历史。

世界观是指人们对周围世界的根本看法和观点;方法论是指在一定世界观指导下形成的观察事物、解决问题最一般的方法和原则。世界观中包含方法论,方法和原则中渗透着世界观,所以,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统一的。

二、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恩格斯指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这个问题包括两方面的内容。第一,思维和存在,精神和自然界,意识和物质谁是第一性的问题,即谁是本质、谁是派生的问题。对此问题的不同回答,划分了哲学上的两大阵营。凡是主张存在、物质是第一性,是本质的属于唯物主义阵营;凡是认为思维、意识是第一性,是本质的属于唯心主义的阵营。第二,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问题,即人们的思维能不能认识和反映现实世界的问题。依照对这个问题做出肯定和否定的不同回答,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由哲学基本问题引伸出哲学的党性,即任何哲学或哲学家不是属于唯物主义阵营就是属于唯心主义阵营,不存在超越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阵营以外的哲学派别。

三、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主要形态


 

哲学概述

  完整的哲学概述思维导图请添加微信公众号shiyebiannet后回复“2”获取,还有更多资料等着你。

  一、哲学的概念

  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哲学是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

  二、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中提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1.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这是区别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 

  2.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这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三、哲学的基本形态

  (一)哲学的两个基本派别: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1.唯物主义: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阴阳五行说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机械唯物主义):以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眼光看世界

  庸俗唯物主义:认为精神这个物质是物质的人脑分泌出来的。说人脑分泌精神就如同肝脏分泌胆汁一样。

  辩证唯物主义:用运动、联系、发展的观点看世界。

  2.唯心主义:

  主观唯心主义:主要强调人的内心是怎么想的,过分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

  客观唯心主义:主要强调的就是有神论,强调上帝或者神能创造一切

  (二)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辩证法是用运动、联系、发展的观点看世界

  形而上学是以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眼光看世界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对立的实质是: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1.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源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来源:德国的古典哲学

  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来源: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来源:英法空想社会主义

  19世纪人类三个最先进国家中三种主要思潮:德国的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

  2.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基本观点:实践的观点。马克思主义哲学最重要、最显著的特征是实践性。

  3.马克思一生最伟大的两大发现: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

  4.马克思主义哲学精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5.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 一、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是革命性和科学性相统一的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批判的、开放的和不断发展学说。

 

 马克思主义哲学概述部分主要包括三部分内容: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的基本派别和马克思主义哲学概述,了解过哲学的基本派别的相关知识点后,一起来了解下马克思主义哲学概述的相关内容。

 
1.理论来源及其特征
 
来源:德国古典哲学的唯心辩证法(代表人物黑格尔)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代表人物费尔巴哈)
 
特征:科学性、实践性、革命性
 
2.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区别:
 
研究对象:
 
①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包括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在内的整个世界的最一般规律为研究对象
 
②具体科学:以世界某一特殊领域的具体规律为研究对象
 
理论特征:
 
①马克思主义哲学:一般性、普遍性;②具体科学:个别性、特殊性。
 
联系:
 
①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具体科学为基础,没有具体科学的发展,马思主义哲学既不可能产生,也不可能发展
 
②具体科学: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马克思主义哲学为具体科学的研究提供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练兵场
 
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是( )
 
A.整体和局部的关系
 
B.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C.代替和被代替的关系
 
D.绝对和相对的关系
 
【参考答案】B


扫一扫,手机继续看
    特别声明:文章多为事业单位考试(sydw.cn)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
    部分数据为事业单位考试网(www.sydw.cn)收集整理,转载或复制请注明出处!-事业单位考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