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成长新视点,分享问题看法。
什么是公知?在中国社会的实践中,"公知",是对那些貌似公正博学,实则摇摆不定,自视甚高,以天下评判为己任,视政府和百姓问题多多,自认担纲启蒙责任,诲人不倦的一群文化人。
公知,原是褒义词汇。原指参与公共话题讨论,具备跨学科性,对自己专业之外的公共话题发言,有专业背景具有权威性及影响力的公共知识分子。
早期的公知,有五个基本特点:1.具备学术背景和专业知识;2.拥有普遍价值的基本底线;3.保持个人独立和正义立场;4.具有强烈的批判精神;5.能够对重要公共事务发表真实意见。

自从有公共媒体以来,就有公知的存在。早期公知,是知识分子群体中最亲民的一类人,肩负着开启民智、引导舆论的作用,在中国鲁迅先生就是是杰出的代表。
苏珊·桑塔格(英文原名:Susan Sontag,1933年1月16日-2004年12月28日),美国作家、艺术评论家。 著作主要有《反对阐释》、《激进意志的风格》、《论摄影》等。
桑塔格的写作领域广泛,在文学界以敏锐的洞察力和广博的知识著称。2000年,她的历史小说《在美国》获得了美国图书奖。
除了创作小说,她还创作了大量的评论性作品,涉及对时代以及文化的批评,包括摄影、艺术、文学等,被誉为"美国公众的良心"。

最近的和最好的例子,是"9·11"之后,她批评美国政府及各大媒体的片面报道和煽动反伊斯兰情绪。
2001年5月9日,她在为她颁发"耶路撒冷文学奖"的颁奖典礼上,发表了题为《文字的良心》的演说,毫不客气地指斥以色列人对巴勒斯坦的野蛮行径,"除非以色列人停止移居巴勒斯坦土地,并尽快拆掉这些移居点和撤走集结在那里保护移居点的军队,否则这里不会有和平。"
2004年5月23日,她在《纽约时报》发表长文《关于对他人的酷刑》,针对美军在伊拉克的虐囚丑闻进行了言辞激烈的批评,将美国士兵与萨达姆的行刑队,甚至纳粹军队相提并论。
2011年以来,公共知识分子在互联网和大众媒体中开始被简称为"公知"。在中国网络社会,一些人有目的性引导舆论,或自以为是地发表不成熟的批判言论,并自诩为"公共知识分子",使"公共知识分子"的形象受到了颠覆。
使得许多人把冒充"公共知识分子"的人讽刺为"公知"。很多语境中,"公知"成为到处乱喷、水平不高、道德至上、居高临下的代名词。
当前,国内公知主要分为爱国类和汉奸类,这两类公知具有截然相反的典型特点:
1.爱国派。他们是各个行业、各个领域脚踏实地、奉献祖国、关爱社会、一心为公、不计私利的代表人物,在重大事件下,他们会冲锋在前,战斗一线,默默工作,积极奉献。他们是民族的脊梁、国家的栋梁、人民的榜样,他们以自己是中国人为荣耀,善于学习他人的优点,吸收转化为自己的知识。
公共基础知识视频课看谁的
他们不盲目地崇拜西方价值观、理论、技术。他们会立足国内及自己工作现实,创造性的开展工作,面对存在的问题,不是指责,而是站在全局高度,想办法、提意见,亲力亲为,协助解决。
这一类代表人物有很多,两弹一星功勋人物,屠呦呦、袁隆平、黄旭华、南仁东,今年抗击新冠疫情的钟南山、李兰娟、陈薇、张伯礼等,及张召忠、金一南、罗援、邱毅、李莉、徐焰、尹卓、杜文龙等。
他们深得广大人民的爱戴、称颂,他们是全国人民学习的榜样、奋斗的标杆。

2.汉奸派。他们在各行各业有一定的成绩,喜欢沾沾自喜,自以为是,总喜欢以代表民意为幌子,到处指责、挖苦国家、社会及各级政府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偏盖全,以小夸大,颠倒黑白。这些人,
他们崇洋媚外,只要是西方世界的一切都是最好的、最棒的,没有任何问题的。他们喜欢言论上攻击国家、社会存在的不足,指手画脚的说一下大道理、空洞的话语,但自己不去实际践行。因为,他们知道自己说的就是空话,根本落不了脚。
在他们的心里,中国永远都是落后、贫穷、腐败的国家,中国的所有都是不好的、错误的,不值得赞美的。
他们痛恨自己生长在中国,他们无时无刻不在利用一切机会,向国外反华势力提供能够提供的信息资料,出卖自己的祖国和灵魂灵魂。

这一类代表人物也有不少,他们多数是文化教育领域的人,最近比较出名的湖北省前作协主席汪芳(作家方方)、张抗抗、梁艳萍、王小妮,方舟子、乔木、金刻羽等。
观其言,看其行。汉奸公知,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批评中国所有的事情。在他们眼里,中国没有一件事情做的好的!
在美国等西方国家,出现问题时,他们极尽全力去维护、洗地。在中国出现一点小事,他们都会放大到全宇宙的角度,去批评、曲解、鄙视。
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历史,海纳百川,心胸开阔,支持言论自由,但不代表自由言论,不代表支持你抹黑、攻击、出卖中国的言论和行为。
公共基础知识视频课看谁的
一个人,不爱国,再高的文化,再强的能力,也不算是一个真正的人!
扫一扫,手机继续看
部分数据为事业单位考试网(www.sydw.cn)收集整理,转载或复制请注明出处!-事业单位考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