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编考试公共基础知识之人文历史常识复习资料及试题(755)

2023-03-14 07:48:58 阅读()公共基础知识
推荐题库

事业编考试公共基础知识之人文历史常识复习资料及试题(755)

【导读】

事业单位考试网(sydw.cn)事业单位为大家带来公共基础知识公共基础知识之“吴中四士”》,希望可以帮助各位考生顺利备考事业单位考试。

吴中四士指的是贺知章、张若虚、张旭和包融。他们四个人都是今天江浙一带的人,而在古代,这一地区被称为吴中,因此人们称他们为吴中四士。

贺知章,字季真,唐代著名诗人,越州永兴(今浙江萧山)人。由于狂放不羁,因而自称四明狂客。贺知章最脍炙人口的两首诗是《咏柳》和《回乡偶书》。其中《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是一首描写柳的诗,诗的前两句连用两个比喻的修辞手法,描写了春天的柳树生机勃勃,特别地葱郁,将柳叶比喻成了一块碧玉,把柳树枝比作绿丝带,特别形象生动。后两句更是别有新意地把将二月里的春风比喻为一把剪刀,形象地表现出来了春风的捉摸不定。《回乡偶书》中“少小离乡老大回,乡音难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意思是年轻时离开家乡,回家时已经两鬓斑白。家乡的儿童也不认识他,把他认为是异乡人,笑着问他来自何处。表现了时间飞快流逝,世事沧桑。

张若虚,初唐诗人,扬州人。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中尤以“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最为著,意识是人生一代一代是无穷无尽的,时间匆匆运动不止,但是江上的月亮却永远长明,感叹江月长明而人生短促。

张旭,字伯高,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唐代诗人、书法家,书法方面以草书为著,与怀素合称“颠张狂素”。代表性的诗作是《桃花溪》,“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意思是在山谷中,溪上高桥被烟雾遮挡,显得若隐若现,站在岩石西侧问那捕鱼的渔夫。河上的桃花终日随着水流在不停地漂流,这不就是世外桃源吗,你可知桃花源洞口的溪水在哪边?诗句透露出诗人浮想联翩,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包融,唐朝著名诗人,润州延陵(今江苏省丹阳市)人。其中以诗作《武陵桃源送人》为著,“武陵川径入幽遐,中有鸡犬秦人家。先时见者为谁耶?源水今流桃复花。”意思是武陵源在幽静的深处,进入后,村落里能到处看到秦时人家的鸡犬。能最先看到这幅景象的是何人呢?现在武陵源的河水依然在流动,桃花也重新开花了。

【例题】下列人物不属于吴中四士的是:

A.张旭

B.张若虚

C.贺知章

D.李白

【答案】D。解析:吴中四士指的是贺知章、张若虚、张旭和包融。他们四个人都是今天江浙一带的人,而在古代,这一地区被称为吴中,因此人们称他们为吴中四士。李白是唐朝著名诗人,不属于吴中四士,还有一个人物应是包融。故本题答案为D。

【方法总结】事业单位中,文史常识占有比例比较多,在文史常识的题目中,都是以记忆性为主,所以授课老师在讲解时可以拓展一些相关的知识,方便学员加强记忆。


扫一扫,手机继续看
    特别声明:文章多为事业单位考试(sydw.cn)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
    部分数据为事业单位考试网(www.sydw.cn)收集整理,转载或复制请注明出处!-事业单位考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