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之经济常识复习资料及试题(632)

2023-03-09 11:36:32 阅读()公共基础知识
推荐题库

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之经济常识复习资料及试题(632)

【导读】

事业单位考试网(sydw.cn)事业单位为大家带来经济知识《宏观调控最主要的目标---经济增长》,希望可以帮助各位考生顺利备考事业单位考试。

一.衡量经济增长的两大指标

(一)国内生产总值(GDP)

1.含义:指经济社会(即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2.考试易混点:

(1)GDP--一国或一地区,是地域概念。例如,中国的一年GDP,指的是在中国领域内一年内新增的市场价值。

(2)GDP是在一定时期内--是流量而不是存量。流量说的是每年所创造的新增加的价值,在计算期内生产的最终产品价值,因而GDP是流量不是存量。例如,去年增加的10亿,今年增加的12亿,都是新增加的,这叫流量,而每年有折旧消耗的,还有一部分积累下来的,积累下来的叫存量。

(3)GDP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GDP是哪年生产算哪年的。例如,一批生产设备2018年生产2019年卖出,根据生产的年份计入2018年GDP.

(4)GDP是全部最终产品--包括物品和劳务。例如,2019年某房产中介通过付出服务获得劳务报酬1000元,计入当年GDP。

(5)GDP是市场价值--用于自产自销的产品不计入。市场价值是指一项资产在交易市场上的价格,只有在市场上流动体现交易价值才能计入当年GDP。

(6)GDP是经济增长的核算指标,在GDP中并不能显示为获得GDP的增长而付出的环境、资源消耗的成本。

知识链接:绿色GDP

绿色GDP是指名义GDP(现期价格)中扣除各种自然资本消耗之后,在经过环境调整的国内生产总值。因此从绿色GDP中能够看出为了发展经济所付出的相应环境、资源消耗的成本代价,更能满足我们国家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增长的需要。

(二)国民生产总值(GNP)

1.含义: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常住居民在一定时期所拥有的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包括商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

2.考试易混点:

(1)GNP--一国或一地区的常住居民,是国民概念(以国籍划分)。例如,德国公民在中国投资建厂所获得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计入中国的GDP,计入德国的GNP。

(2)GNP同GDP相同点:流量;按生产时间划分;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市场价值。

二.国民经济的“三驾马车”

投资、出口、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三大动力,投资是指政府发行过国债,对教育、科技、国防和卫生等社会公益事业的支出,是辅助性扩大内需,因此投资和消费统称为内需,出口称为外需。

相关推荐

影响需求的要素

2019年事业单位经济学之微观经济学的复习策略


扫一扫,手机继续看
    特别声明:文章多为事业单位考试(sydw.cn)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
    部分数据为事业单位考试网(www.sydw.cn)收集整理,转载或复制请注明出处!-事业单位考试网-